華文網

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誠品不想活|紀念吳清友

如果提起最廣為人知的書店品牌,誠品書店一定算得上一個。創辦近30年來,誠品書店已經成為廣大愛書人心中一處安靜溫馨的閱讀港灣。

7月18日,誠品書店集團董事長、創辦人吳清友先生因心臟病突發離世,

終年67歲。吳清友39歲時創辦誠品,一度連續虧損15年,但如今誠品已經從臺灣走向香港及大陸,成為華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創品牌之一。

吳清友,1950年10月出生于台南。1989年創辦誠品書店,逐漸發展出獨特的經營模式,成為遊客們到臺灣必去的一處觀光勝地。據悉,吳清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生前曾進行過3次大手術。

今天我們請了臺灣著名作家陳念萱為大家撰文,

共同紀念吳清友先生。圍繞商業與文化的衝突,不少人曾經質疑誠品為了賺錢變得商業化,而吳清友先生對此的回答是:“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誠品也不想活。”簡單一句話,道盡了誠品的智慧與堅守。

誠品,早已經不只是一家書店,它既是閱讀的圖書館,也是休息小憩的咖啡廳,更是每一個愛書人的心靈驛站。茫茫城市裡,有這樣一個溫柔貼心的去處,誰能不為此感謝吳清友先生。

這樣一個用愛打造的空間,它背後的故事,也是一場關於閱讀與信念的心靈實踐。

撰文 | 陳念萱

(臺灣著名作家)

堅守經營理念

人,是誠品的終極關懷

歲月,是把誠實的刀,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利他,是最好的盈利方式,吳清友先生如是說。

任意放置與取閱的文藝活動宣傳品,是第二家敦南誠品開啟的純服務模式。那是閱讀激勵藝文活動最好的年代,

各類音樂舞蹈劇場蓬勃發展,誠品提供許多免費的空間,協辦或主辦各種當代藝術展與表演藝術、文學甚至學術性論壇。無論是否是由誠品出面承辦的活動,入口處有免費開放空間,也有詢問服務,在網路科技日新月異,誠品開啟販售藝文活動票券前,這樣的服務行之有年。

臺北文青都知道,想看展、表演或獨立藝術電影,或者想辦活動又窮得買不起廣告,去誠品,秒解決。

後來,臺北地區許多咖啡館,尤其是在文教區,都自動開闢小空間,讓人放置宣傳卡片或張貼活動海報。免費,形成臺北咖啡生活文化的另一道風景。

2013年8月14日,誠品生活臺北松煙店舉行開幕記者會,誠品集團董事長吳清友到場。

賣一個美好生活的想像,

是誠品的經營理念。吳清友先生說:“只有以生命寫的書,才能感動我。”四十不惑,在吳先生身上得到證實,他在之前以最快的速度累積超越想像的財富,進而舊疾復發與鬼門關擦邊,重生後思考存在之必要,從閱讀裡,找到了新生命,以及一再的啟示。他多次引用弘一大師、史懷哲與赫爾曼·黑塞等大師的生命故事,來激勵自己並分享出去。

如果說誠品是最早把書店轉型成人人趨之若鶩的臺灣文創,進入國際視野,成為臺灣最美的一道人文風景,應該沒有人反對。推廣閱讀,不以賣書為宗旨,服務優先,且為提升服務品質而讓員工不斷地自我提升再教育,進而讓服務有更豐富的面向,在職教育與員工旅遊,都能得到公司的補助。如今誠品不再只是一家書店,營運規模擴及出版、咖啡廳、畫廊、講堂、音樂廳、電影院、酒店與策展文創平臺等多重事業交疊,進而吸引品質越來越好的廠商加入,形成小規模而帶文化氣息的商場,打造逐漸成型的複合式經營,相輔相成的創意互利模式。

蘇州誠品書店

多年來,除面臨經營困境,吳清友先生還要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他是誠品創始者,該讓這家獨特書店長成什麼樣子,自然是他說了算。他燒的是自己的錢,卻為何仍需要一再解釋,在書店的包覆與包袱裡,增加商業經營模式?且讓週邊知情好友出面協助說明,誠品存在的方式。他說:“人,是誠品的終極關懷。”為達到服務永遠可以更好的目標,讓消費者清楚並參與被服務的內容,是誠品責無旁貸的堅守精神。商場的存在,是為支撐書店的服務宗旨,這一點,是人都會理解。

簡體版《誠品時光》即將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吳清友先生謙稱自己是趕上好時代的暴發戶,短短時間累積了超過自己需要的財富,他說:“當今社會不缺精明的生意人,唯缺對好理念的堅持。生命應在事業之上,心念應在能力之上。”他說:“沒有錢,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我活不下去。沒有人文,誠品只是一個空洞的軀殼。”誠品經歷了幾次財務困境,與經營模式的演變,始終沒有放棄一再賠錢的書店空間,為的就是創業初衷與底線,守護人文素養的分享。

雖學機械卻對建築感興趣的吳先生,曾經營餐飲器材貿易公司,誤打誤撞地以房地產投資致富。因先天性疾病帶來的痛苦,讓自幼閱讀不多的吳先生,在有限的閱讀裡體驗出閱讀對生命的重要,進而希望能將閱讀的好處分享出去。因此,誠品做為書店卻不主打賣書,而是推廣閱讀。

打造靈魂空間

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誠品不想活

赫爾曼·黑塞在《輕微的喜悅》中說:“我們都是生命的過客,都是時空中的流浪者,縱然每個生命的功課和經歷的風景皆不同。我認為生命是一連串生生不息的思索、瞭解、覺察、抉擇、創造與精進的迴圈歷程。”克裡希那穆提的“真理純屬個人的了悟”成為吳先生的座右銘,體悟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

他說:“赫爾曼·黑塞的《流浪者之歌》是生命中絕不能錯過的。我在青壯年鵬程萬里的時候讀,我在經營誠品虧損不堪的年代讀,我也在病痛苦悶的時光中讀。《流浪者之歌》最令人讚歎的是永恆的、私密的,成為不同讀者在不同生命情境時的心靈知音。此刻再讀,我依然想說,這是深秋的生命遇見生命的深秋。”

《流浪者之歌》

作者: 赫爾曼·黑塞

譯者: 徐進夫

版本: 上海三聯書店 2013年8月

他享受到閱讀的啟示與喜悅,堅持燃燒自己的口袋,去照亮別人的心靈。

“企業的良好理念,就是要利他,要利己,能夠利眾生,之後才能理所當然地創造利潤。”把顧客當成一個人一位讀者而非消費者來服務,讓創造者與消費者一起參與。這是吳清友先生一再警惕員工並自我惕勵的座右銘。

有生命的空間具備靈氣,人與空間的互動,是建築設計產生的文化力量,是人類重要的心靈場所。秉持這樣的信念,誠品每家連鎖店都長成自己需要的樣貌,融入當地生活文化與景觀,既維持著獨有的人文氣質,亦不製造突兀的孤芳自賞。畢竟,與人互動,才是誠品創辦的真正追求。

建築空間宏大而引人步步深思的蘇州誠品,邀請跨世紀詩人演講,余光中說:「科技催未來快來,文化求歷史慢走。」科技與文化該如何在新世紀生活裡並存?這讓打造蘇州誠品與地產結合的里程碑,有了進一步的思考方向。

吳先生喜歡觀察人,到各地誠品書店巡視,最大的樂趣就是看人,看閱讀中的人會有什麼樣的表情變化。他表示,從知道、體驗到隨心所欲地應用深信不移的理念,將耗掉半世紀的生命。誠品書店內,親子共同閱讀的空間裡,人人自動降低音量,自我要求管理,讓堅持空間自帶文化靈魂的吳先生感到莫大的鼓舞。

吳清友先生在書店開幕發佈會上。

商業活動比例越來越高的誠品書店,是否偏離了初衷?吳先生的答覆是: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誠品不想活。連鎖不複製,書店預留足夠的閱讀空間,任人來去自由,不強迫消費,沒有經營效益,卻是誠品服務理念的堅持。

忠於內心的聲音

閱讀精神繼續在誠品傳承

我曾經在敦南誠品的兒童區,擔任閱讀義工。這個區塊的存在是真正的服務,讓家長能放心將孩子交給誠品,自己去參與藝文講座,或者自由自在地流覽書店空間。任何人都可以去登記擔任義工的時段,各行業的人,以各自意願參與服務,這裡面有名人有作家也有一般家庭主婦。你可以選擇閱讀書籍,更可以自己編故事,但必須事先與誠品主辦方溝通內容,避免引起尷尬。剛巧手中有不丹王國的民俗傳奇故事,我擅自翻譯了傳真給誠品,受到欣喜的邀約。

當天,我要求誠品員工準備一大張畫紙,以及各種容易使用的彩色筆。我沒有生養過孩子,首度走入兒童區時,嚇了一跳。許多家長,利用這樣的服務,把誠品當免費托兒所,孩子年齡從地上爬的到國中生都有。一開始,我邊說邊讓孩子想像,並集體創作,爬在地上的大海報紙上,孩子們逐漸安靜下來,就連站在旁邊觀望的大孩子們,也開始加入創作,慢慢地,便能順暢說著故事而欣賞一幅集體插畫故事的形成。

香港誠品書店

這種類似社區服務的多面向活動,誠品每週有固定的腦力激蕩會議,開發構思日新月異的共同成長方式,消費者與誠品員工互相激勵,一起參與了吳清友先生投入的未來人文世界,讓閱讀變成生活的養分。

即便是在過去沒有手機仍有閱讀的時代,對一個在商言商的商人而言,書店,不是一門好生意,但吳清友認為這是一件對的事情。人文、藝術與創意,是這家書店的未來方向,在這個清楚的方向下,按照自己的理念,忠於內心的聲音,當作自我生命實踐,其餘的考量便會自動淡化。誠品轉型成複合式經營後,受到許多人的詬病,但堅持自己的路與明確的經營理念,生存下去,應該是所有搖旗吶喊之人能夠想像的經歷。

吳清友

傳遞美好的生活,推廣閱讀,吳清友先生以一己之力,用不到三十年的光陰,達到品牌效應,一家書店,變成國際知名高度的生活品牌,應該史無前例。如果閱讀,能吸引人提升生活品質,而開始追求美好,那麼,商業與否,便沒有討論的必要,市場會說話。

換言之,若賣書能邁出商業價值與品牌效應,對企業家們來說,是更高的禮贊,對讀者們而言,便是終生受用的福音。

吳清友先生走了,他最親愛的女兒早已完成管理輪替的任務,就像誠品員工們給吳先生最後的禮敬:“我們很榮幸,能與您在愛中相遇。”陳明芳老師在臉書上描述,那偷偷去幫他結帳的身影,是吳先生始終默默禮敬文人的方式。如此這般的閱讀年代,這種禮敬仍在敦南誠品的夜讀身影裡,延續下去。

直接點擊 關鍵字查看以往的精彩~

可以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進入國際視野,成為臺灣最美的一道人文風景,應該沒有人反對。推廣閱讀,不以賣書為宗旨,服務優先,且為提升服務品質而讓員工不斷地自我提升再教育,進而讓服務有更豐富的面向,在職教育與員工旅遊,都能得到公司的補助。如今誠品不再只是一家書店,營運規模擴及出版、咖啡廳、畫廊、講堂、音樂廳、電影院、酒店與策展文創平臺等多重事業交疊,進而吸引品質越來越好的廠商加入,形成小規模而帶文化氣息的商場,打造逐漸成型的複合式經營,相輔相成的創意互利模式。

蘇州誠品書店

多年來,除面臨經營困境,吳清友先生還要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他是誠品創始者,該讓這家獨特書店長成什麼樣子,自然是他說了算。他燒的是自己的錢,卻為何仍需要一再解釋,在書店的包覆與包袱裡,增加商業經營模式?且讓週邊知情好友出面協助說明,誠品存在的方式。他說:“人,是誠品的終極關懷。”為達到服務永遠可以更好的目標,讓消費者清楚並參與被服務的內容,是誠品責無旁貸的堅守精神。商場的存在,是為支撐書店的服務宗旨,這一點,是人都會理解。

簡體版《誠品時光》即將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吳清友先生謙稱自己是趕上好時代的暴發戶,短短時間累積了超過自己需要的財富,他說:“當今社會不缺精明的生意人,唯缺對好理念的堅持。生命應在事業之上,心念應在能力之上。”他說:“沒有錢,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我活不下去。沒有人文,誠品只是一個空洞的軀殼。”誠品經歷了幾次財務困境,與經營模式的演變,始終沒有放棄一再賠錢的書店空間,為的就是創業初衷與底線,守護人文素養的分享。

雖學機械卻對建築感興趣的吳先生,曾經營餐飲器材貿易公司,誤打誤撞地以房地產投資致富。因先天性疾病帶來的痛苦,讓自幼閱讀不多的吳先生,在有限的閱讀裡體驗出閱讀對生命的重要,進而希望能將閱讀的好處分享出去。因此,誠品做為書店卻不主打賣書,而是推廣閱讀。

打造靈魂空間

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誠品不想活

赫爾曼·黑塞在《輕微的喜悅》中說:“我們都是生命的過客,都是時空中的流浪者,縱然每個生命的功課和經歷的風景皆不同。我認為生命是一連串生生不息的思索、瞭解、覺察、抉擇、創造與精進的迴圈歷程。”克裡希那穆提的“真理純屬個人的了悟”成為吳先生的座右銘,體悟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

他說:“赫爾曼·黑塞的《流浪者之歌》是生命中絕不能錯過的。我在青壯年鵬程萬里的時候讀,我在經營誠品虧損不堪的年代讀,我也在病痛苦悶的時光中讀。《流浪者之歌》最令人讚歎的是永恆的、私密的,成為不同讀者在不同生命情境時的心靈知音。此刻再讀,我依然想說,這是深秋的生命遇見生命的深秋。”

《流浪者之歌》

作者: 赫爾曼·黑塞

譯者: 徐進夫

版本: 上海三聯書店 2013年8月

他享受到閱讀的啟示與喜悅,堅持燃燒自己的口袋,去照亮別人的心靈。

“企業的良好理念,就是要利他,要利己,能夠利眾生,之後才能理所當然地創造利潤。”把顧客當成一個人一位讀者而非消費者來服務,讓創造者與消費者一起參與。這是吳清友先生一再警惕員工並自我惕勵的座右銘。

有生命的空間具備靈氣,人與空間的互動,是建築設計產生的文化力量,是人類重要的心靈場所。秉持這樣的信念,誠品每家連鎖店都長成自己需要的樣貌,融入當地生活文化與景觀,既維持著獨有的人文氣質,亦不製造突兀的孤芳自賞。畢竟,與人互動,才是誠品創辦的真正追求。

建築空間宏大而引人步步深思的蘇州誠品,邀請跨世紀詩人演講,余光中說:「科技催未來快來,文化求歷史慢走。」科技與文化該如何在新世紀生活裡並存?這讓打造蘇州誠品與地產結合的里程碑,有了進一步的思考方向。

吳先生喜歡觀察人,到各地誠品書店巡視,最大的樂趣就是看人,看閱讀中的人會有什麼樣的表情變化。他表示,從知道、體驗到隨心所欲地應用深信不移的理念,將耗掉半世紀的生命。誠品書店內,親子共同閱讀的空間裡,人人自動降低音量,自我要求管理,讓堅持空間自帶文化靈魂的吳先生感到莫大的鼓舞。

吳清友先生在書店開幕發佈會上。

商業活動比例越來越高的誠品書店,是否偏離了初衷?吳先生的答覆是: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誠品不想活。連鎖不複製,書店預留足夠的閱讀空間,任人來去自由,不強迫消費,沒有經營效益,卻是誠品服務理念的堅持。

忠於內心的聲音

閱讀精神繼續在誠品傳承

我曾經在敦南誠品的兒童區,擔任閱讀義工。這個區塊的存在是真正的服務,讓家長能放心將孩子交給誠品,自己去參與藝文講座,或者自由自在地流覽書店空間。任何人都可以去登記擔任義工的時段,各行業的人,以各自意願參與服務,這裡面有名人有作家也有一般家庭主婦。你可以選擇閱讀書籍,更可以自己編故事,但必須事先與誠品主辦方溝通內容,避免引起尷尬。剛巧手中有不丹王國的民俗傳奇故事,我擅自翻譯了傳真給誠品,受到欣喜的邀約。

當天,我要求誠品員工準備一大張畫紙,以及各種容易使用的彩色筆。我沒有生養過孩子,首度走入兒童區時,嚇了一跳。許多家長,利用這樣的服務,把誠品當免費托兒所,孩子年齡從地上爬的到國中生都有。一開始,我邊說邊讓孩子想像,並集體創作,爬在地上的大海報紙上,孩子們逐漸安靜下來,就連站在旁邊觀望的大孩子們,也開始加入創作,慢慢地,便能順暢說著故事而欣賞一幅集體插畫故事的形成。

香港誠品書店

這種類似社區服務的多面向活動,誠品每週有固定的腦力激蕩會議,開發構思日新月異的共同成長方式,消費者與誠品員工互相激勵,一起參與了吳清友先生投入的未來人文世界,讓閱讀變成生活的養分。

即便是在過去沒有手機仍有閱讀的時代,對一個在商言商的商人而言,書店,不是一門好生意,但吳清友認為這是一件對的事情。人文、藝術與創意,是這家書店的未來方向,在這個清楚的方向下,按照自己的理念,忠於內心的聲音,當作自我生命實踐,其餘的考量便會自動淡化。誠品轉型成複合式經營後,受到許多人的詬病,但堅持自己的路與明確的經營理念,生存下去,應該是所有搖旗吶喊之人能夠想像的經歷。

吳清友

傳遞美好的生活,推廣閱讀,吳清友先生以一己之力,用不到三十年的光陰,達到品牌效應,一家書店,變成國際知名高度的生活品牌,應該史無前例。如果閱讀,能吸引人提升生活品質,而開始追求美好,那麼,商業與否,便沒有討論的必要,市場會說話。

換言之,若賣書能邁出商業價值與品牌效應,對企業家們來說,是更高的禮贊,對讀者們而言,便是終生受用的福音。

吳清友先生走了,他最親愛的女兒早已完成管理輪替的任務,就像誠品員工們給吳先生最後的禮敬:“我們很榮幸,能與您在愛中相遇。”陳明芳老師在臉書上描述,那偷偷去幫他結帳的身影,是吳先生始終默默禮敬文人的方式。如此這般的閱讀年代,這種禮敬仍在敦南誠品的夜讀身影裡,延續下去。

直接點擊 關鍵字查看以往的精彩~

可以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