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民到底該不該在農村創業?

對下一步是繼續種地還是選擇外出打工,或者到底該不該乾脆在農村創業,農民自己其實也很苦惱……

都說農村機會很多,可真正能看見,能抓住的不多。看得見,得有能力抓住才是,關鍵是這個能力,農民一輩子就在那種地收成,一般沒什麼技能,有技能的大部分都去靠技能吃飯了,剩下的大部分人沒有的。為了緩解城市壓力,大力發展農村,已經開始鼓勵農民返鄉創業,各地方都給予了不小的支援。

返鄉創業大家都不抵觸,

就是不知道回來能點啥,加上想幹點啥都需要本錢,這個本錢的問題也不知道咋解決。這些問題不解決,創業什麼的,都是個噱頭,想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動真格的。前不久,吉林省表示,要積極有效的引導返鄉創業的大學生、軍人、農民等,不能只是說說,要真的給製造機會才行。

1、創建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基地、孵化基地等各類基地(園區)200個以上,每個縣(市)至少創建一個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基地。要像教學一樣,按批次對返鄉人員進行正規的創業培訓,制定組織規劃,按部就班的實施,可以帶領創業人員去參觀學習當地一些做的比較好的企業,學習先進的管理模式等,有這麼個專業的“課堂”,農民倒是真的放心真正可以學到本事了。

2、降低返鄉創業門檻。比如註冊公司的時候,要放款登記條件;落實“三權分置”的優勢,讓農民合作社可以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等作價出資等。當然了,降低門檻不是隨便來,只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給予最大的便利,省去那些不必要程式而已。

3、資金支持。有政策支持,有了技術培訓等,現在就差錢了。對於資金支持,分三個方向:加大財政投入,放寬貸款額度,引導合法融資管道。關於資金支持這塊都是比較常見的支持,關鍵是能先給錢的話,就是個希望,當然,大家也要量力而為,畢竟錢也不是白給的,要是圖個好奇再背一身債務就不好了。

4、還有一些其他細節上的支持。

所有的支援,目的就只有一個,要讓創業的農民,不再那麼盲目,有正規的支持和引導,也心裡有底些。不過創業畢竟是個大事,得先看看自己有沒有承受能力。涉及到抵押貸款可能要把土地經營權和宅基地等都抵押進去,這玩意兒要是掙錢了還好說,要是賠錢了,可能就是全部家當,一定要慎重,至少不要盲目投入過多,小規模的嘗試也未嘗不可。

至少不要盲目投入過多,小規模的嘗試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