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 創建區塊鏈新金融最佳實踐的生成

大會現場

7月19日由中關村眾籌聯盟、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主辦,

太庫科技創業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2017區塊鏈新金融論壇暨中關村眾籌聯盟成立兩周年大會在京舉行。中關村管委會科技金融處領導同志出席會議。來自眾籌行業、投融資機構、金融機構和區塊鏈創業公司的近200人參加了會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楊濤出席會議並發表主題為“中國金融科技的現狀與未來發展”的演講。楊濤教授首先對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核心內容作瞭解讀。

他認為,利用金融科技做金融,需突出“服務實體經濟”。金融科技可能使得金融與非金融的邊界進一步模糊,但無論怎樣,金融運行的底線不能突破,相應的穿透式、功能式監管體系也需完善。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楊濤

楊濤教授表示,無論金融還是類金融機構,都要減少對制度紅利和套利的迷戀,消除金融科技騰飛的幻覺,真正把科技驅動作為服務創新的核心動力,強化金融科技的正外部性。

中關村大河資本創始合夥人張翊欽、網錄科技CEO呂旭軍、博晨公司CTO崔金峰、雲投匯創始人兼CEO董剛、區塊鏈新金融協會副會長武源文、因果樹聯合創始人滕放等業內專業人士做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在區塊鏈創業公司項目路演環節,牛比特數位貨幣交易平臺、基於區塊鏈網路的可信數位身份與數位檔案服務、Delphy區塊鏈+預測市場等三個項目的負責人向與會人士介紹了各自創業項目的亮點。

的確,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正在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正在孕育著一大批創新創業的公司。金融科技的發展也在不斷走向深入,

也時刻提醒著人們,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

在過去的兩年裡,中關村眾籌聯盟作為經政府部門合法審批的國內唯一一家全國性眾籌行業社團組織,一直在推動創新創業的新模式、新生態方面積極探索和努力著,也在積極引導著眾籌行業的規範化、健康化發展。此次主辦2017區塊鏈新金融論壇,

就是看到了,區塊鏈技術正逐步成為互聯網金融乃至整個金融業的關鍵底層技術設施,互聯網金融也將步入“區塊鏈+”時代。推動區塊鏈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將是必然的選擇和趨勢。

專家指出,從技術上來講,區塊鏈是一種分散式的記帳方法,是多種已有技術集成創新的結果。其特點包括去中心化、公開透明、安全可靠和開放共識。但區塊鏈技術及相關應用的迅速發展,可能大大出乎很多人意料。如今,區塊鏈已經成為金融科技領域最熱門的技術之一。區塊鏈技術與金融領域有著天然的契合,被譽為下一代金融的基礎設施。

金融科技的未來,是金融與科技的高度融合、相互推動。在區塊鏈的創新和應用探索中,金融是最主要的領域,現階段主要的區塊鏈應用探索和實踐,也都是圍繞金融領域展開的。在金融領域中,區塊鏈技術在數位貨幣、支付清算、智慧合約、金融交易、互聯網金融等多個方面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網錄科技CEO呂旭軍在演講中,重點分享了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五大應用場景:供應鏈金融、區塊鏈+精准扶貧、金融監管、交易所、基於數位貨幣的未來銀行生態。

區塊鏈新金融協會副會長、井通科技CEO武源文在題為《區塊鏈金融為實體經濟創新服務》的演講中,結合大資料與區塊鏈技術推動貴陽金融創新的實踐案例,談到了區塊鏈價值的三個方向,即共用經濟的場景、產業互聯藍海、大資料的結合。他也介紹了貴陽在金融創新方面的“監管沙箱”計畫及應用案例。

中關村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有著天然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創新創業公司聚集的優勢,和政策先行先試的領先優勢,在推動金融科技發展中,也必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據統計,全球已經有20多個國家正在投資區塊鏈技術,80%的銀行將在2017年前啟動區塊鏈項目。在過去三年裡,區塊鏈的風險投資超過了14億美元。

截至2017年4月底,全球455家區塊鏈和比特幣相關公司累計獲得融資額為19.47億美元,其中國內1.14億美金;美國一個國家就有197家獲投公司,占所有獲投創業公司的43.30%,中國共有61家獲投公司,排名第二。

全國擁有區塊鏈初創企業約150家,中關村、北京地區約30餘家(不包含數位貨幣及交易所相關),11家區塊鏈初創企業獲得VC投資,總計投資額約2.26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快區塊鏈在金融、公共服務等行業的試點應用,加速形成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示範推廣效應,就顯得非常有意義。

為了積極推動中關村區塊鏈產業的健康發展,服務於中關村打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戰略目標,中關村眾籌聯盟今年6月聯合中關村大河資本、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北京股權登記管理中心、網錄科技等多家單位,聯合發起成立了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

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將重點跟蹤研究國外先進的區塊鏈技術在新金融領域的創新趨勢,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國內新金融領域的示範應用,吸引國內外優秀的區塊鏈相關創業公司到中關村聚集發展。通過行業調研、專題研討、應用培訓、投融資對接、社群互動、示範應用展示等多種形式,營造區塊鏈新金融生態在中關村創新引領發展的良好氛圍。

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將鼓勵和支持中關村的區塊鏈新金融相關機構和企業積極創新,在符合央行等行業監管部門的政策導向、強化風險防範意識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創新實驗試點和創新示範應用。

本著開放、共用、平等合作的原則,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將面向國內外的領先研究機構、技術公司、金融企業和行業組織廣泛開展合作與交流,堅持“推動區塊鏈在金融創新領域的示範應用、推動區塊鏈新金融在中關村聚集發展”的明確定位,積極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儘快推動一批示範應用,為中關村的金融科技創新做出貢獻,真正服務好中關村科技創新創業公司的健康成長。

本次論壇的另一個熱點話題是股權眾籌。雲投匯創始人兼CEO董剛做了主題為《創業投資與涅槃之後的股權眾籌方向》的演講。

正如雲投匯·雲天使研究院此前所預測的,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行業(注:業界普遍稱之為股權眾籌)在2017年將處於持續、深度洗牌階段。整體來看,根據雲投匯·雲天使研究院跟蹤的資料,全國超過50%的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平臺已經關閉、轉型或近1年無專案上線。

雲投匯·雲天使研究院判斷,在經過2016年至今的大浪淘沙之後,行業洗牌的第一階段“劣幣出,良幣存”基本上已經接近尾聲,湊熱鬧、趕風口、投機、套利、偽眾籌等類型的平臺基本悉數出局,真正堅持互聯網眾籌“初心”、秉承金融專業性、敬畏市場規則並且有能力存活的平臺將進入洗牌的第二階段。

在第二階段,生存依然是平臺面臨的基本和底層問題。但在此之上,優勝劣汰的基本規則是誰能最快地、真正地實現互聯網眾籌的初衷,即投資的低門檻、低成本、高效率和去仲介化。從這個角度講,中國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行業的內涵式發展和真正競爭或許才剛剛開始。同時也應該看到,行業發展的六大基礎:居民的財富積累和增長速度、投資人市場的成熟程度、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程度、新技術的出現和更迭、創新創業的發展勢頭、政府的監管態度,都在朝利好方向發展。

據雲投匯·雲天使研究院觀察,部分平臺已經開始默默深耕,展開新一輪佈局。總之,行業的新一輪洗牌將在蟄伏中進行,唱衰不必過早,看多亦需等待。

論壇高峰對話環節,雲投匯創始人兼CEO 董剛,亮中國合夥人、海草資本創始人林濤,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諾亞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金海年,36氪股權投資總裁袁俊,天使街市場總監李之惠等嘉賓就股權眾籌的未來發展之路這一話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可能大大出乎很多人意料。如今,區塊鏈已經成為金融科技領域最熱門的技術之一。區塊鏈技術與金融領域有著天然的契合,被譽為下一代金融的基礎設施。

金融科技的未來,是金融與科技的高度融合、相互推動。在區塊鏈的創新和應用探索中,金融是最主要的領域,現階段主要的區塊鏈應用探索和實踐,也都是圍繞金融領域展開的。在金融領域中,區塊鏈技術在數位貨幣、支付清算、智慧合約、金融交易、互聯網金融等多個方面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網錄科技CEO呂旭軍在演講中,重點分享了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五大應用場景:供應鏈金融、區塊鏈+精准扶貧、金融監管、交易所、基於數位貨幣的未來銀行生態。

區塊鏈新金融協會副會長、井通科技CEO武源文在題為《區塊鏈金融為實體經濟創新服務》的演講中,結合大資料與區塊鏈技術推動貴陽金融創新的實踐案例,談到了區塊鏈價值的三個方向,即共用經濟的場景、產業互聯藍海、大資料的結合。他也介紹了貴陽在金融創新方面的“監管沙箱”計畫及應用案例。

中關村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有著天然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創新創業公司聚集的優勢,和政策先行先試的領先優勢,在推動金融科技發展中,也必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據統計,全球已經有20多個國家正在投資區塊鏈技術,80%的銀行將在2017年前啟動區塊鏈項目。在過去三年裡,區塊鏈的風險投資超過了14億美元。

截至2017年4月底,全球455家區塊鏈和比特幣相關公司累計獲得融資額為19.47億美元,其中國內1.14億美金;美國一個國家就有197家獲投公司,占所有獲投創業公司的43.30%,中國共有61家獲投公司,排名第二。

全國擁有區塊鏈初創企業約150家,中關村、北京地區約30餘家(不包含數位貨幣及交易所相關),11家區塊鏈初創企業獲得VC投資,總計投資額約2.26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快區塊鏈在金融、公共服務等行業的試點應用,加速形成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示範推廣效應,就顯得非常有意義。

為了積極推動中關村區塊鏈產業的健康發展,服務於中關村打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戰略目標,中關村眾籌聯盟今年6月聯合中關村大河資本、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北京股權登記管理中心、網錄科技等多家單位,聯合發起成立了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

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將重點跟蹤研究國外先進的區塊鏈技術在新金融領域的創新趨勢,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國內新金融領域的示範應用,吸引國內外優秀的區塊鏈相關創業公司到中關村聚集發展。通過行業調研、專題研討、應用培訓、投融資對接、社群互動、示範應用展示等多種形式,營造區塊鏈新金融生態在中關村創新引領發展的良好氛圍。

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將鼓勵和支持中關村的區塊鏈新金融相關機構和企業積極創新,在符合央行等行業監管部門的政策導向、強化風險防範意識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創新實驗試點和創新示範應用。

本著開放、共用、平等合作的原則,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將面向國內外的領先研究機構、技術公司、金融企業和行業組織廣泛開展合作與交流,堅持“推動區塊鏈在金融創新領域的示範應用、推動區塊鏈新金融在中關村聚集發展”的明確定位,積極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儘快推動一批示範應用,為中關村的金融科技創新做出貢獻,真正服務好中關村科技創新創業公司的健康成長。

本次論壇的另一個熱點話題是股權眾籌。雲投匯創始人兼CEO董剛做了主題為《創業投資與涅槃之後的股權眾籌方向》的演講。

正如雲投匯·雲天使研究院此前所預測的,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行業(注:業界普遍稱之為股權眾籌)在2017年將處於持續、深度洗牌階段。整體來看,根據雲投匯·雲天使研究院跟蹤的資料,全國超過50%的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平臺已經關閉、轉型或近1年無專案上線。

雲投匯·雲天使研究院判斷,在經過2016年至今的大浪淘沙之後,行業洗牌的第一階段“劣幣出,良幣存”基本上已經接近尾聲,湊熱鬧、趕風口、投機、套利、偽眾籌等類型的平臺基本悉數出局,真正堅持互聯網眾籌“初心”、秉承金融專業性、敬畏市場規則並且有能力存活的平臺將進入洗牌的第二階段。

在第二階段,生存依然是平臺面臨的基本和底層問題。但在此之上,優勝劣汰的基本規則是誰能最快地、真正地實現互聯網眾籌的初衷,即投資的低門檻、低成本、高效率和去仲介化。從這個角度講,中國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行業的內涵式發展和真正競爭或許才剛剛開始。同時也應該看到,行業發展的六大基礎:居民的財富積累和增長速度、投資人市場的成熟程度、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程度、新技術的出現和更迭、創新創業的發展勢頭、政府的監管態度,都在朝利好方向發展。

據雲投匯·雲天使研究院觀察,部分平臺已經開始默默深耕,展開新一輪佈局。總之,行業的新一輪洗牌將在蟄伏中進行,唱衰不必過早,看多亦需等待。

論壇高峰對話環節,雲投匯創始人兼CEO 董剛,亮中國合夥人、海草資本創始人林濤,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諾亞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金海年,36氪股權投資總裁袁俊,天使街市場總監李之惠等嘉賓就股權眾籌的未來發展之路這一話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