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米6難搶,背後的“饑餓行銷”是如何從初級到高級?

端倪君參與了小米六發佈以來的每一次搶購,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搶到。直到昨天才到京東商城上搶到了小米6(端倪君搶到小米6的經驗就是:手機電腦都登錄京東,京東比小米官網好搶),

雖說搶到了,但是這一路的搶購體驗TM難受了,也只能說小米6真的很難搶,那為什麼小米6就這麼難搶呢?

端倪君就從個人的購買小米手機的經歷來分析一下,總結一下小米這次為什麼這麼難搶,背後又是怎樣的行銷理念與實戰。(最後的升級版的饑餓行銷細思極恐)

1.手機硬體的漲價,小米的高性價比似乎有點吃不消

簡單說就是成本問題,小米6採用的驍龍835,四曲面玻璃或者是陶瓷機身,不銹鋼邊框和超聲波指紋等頂級配置,外加全NFC、光學防抖等一系列黑科技,成本一定會很高,只賣2499,相對於努比亞和一加使用的全金屬機身和市面上主流的規模化的手機元件來說,不敢說利潤有多大,十有八九是貼近成本,

或者是稍微虧損的在賣。

有人會說了,小米你別搞成這樣,你多加幾百我們也會買,搶購太難受了,但是真的賣到2799/2999(標準版)相對於之前的1999漲價了近一千多塊,你會買嗎?你可能會說,小米不是原來的那個小米了,小米的初心變了。

端倪君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因為小米從創立之初就是一款互聯網手機,依託網路銷售策略給小米帶來足夠的網路曝光度,降低管道成本,以高性價比進入消費者的心智。雖然很多小米的“真愛粉”表示就算小米6買到3000元也會買,但大多數消費者選擇小米手機還是因為性價比。如果小米6真的賣到3000塊,固然是不用搶購了,但銷量也會下降很多,所以,性價比依舊是小米作為口碑和安身立命打造辨識度的關鍵因素。

2.小米6需求量太大,京東電商節銷量前幾說明了供貨量還是很大的,只是市場需求太大了

6月1日零點開始,京東手機銷售排行爭奪異常激烈。蘋果三星華為等高端旗艦手機售價大幅下調,零售價2499元起的小米6則在銷量榜上步步緊逼並與蘋果等展開拉鋸戰。

截至6月1日當天結束,小米也是不負眾望,出人意料斬獲當天手機銷量品牌、手機銷售額雙第一的殊榮。變焦雙攝,拍人更美的小米手機6在當天供貨充足,儘管當天依然分時段搶購,依然拿下單品銷售金額第一的排名。

所以被黑也驕傲,小米6太爭氣的,米粉們也是相當給力,京東618小米6的銷量也在一路猛增!可見小米難搶是與商場需求太大直接掛鉤的。

3.資金回籠,黃牛以及大多數電商平臺批量購買

小米6不是買不到,如果一定要買的話,天貓、京東能搜出來一大堆,就是價格要比官網貴個三到五百塊錢。所以算下來,小米6的實際價格也在接近3000塊。當然如果你運氣好、有耐心的話,2499元的原價也可以買到。

為什麼官網買不到,黃牛和電商平臺就有呢,資金回籠很重要,就好比你是把貨賣給大客戶還是吃力不討好的賣給小的消費者呢,而且賣給大的客戶能一下讓大量的資金回籠,雖然小米在資金上不會很擔心資金短缺,但是快速的資金回籠對企業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

4.小米6作為爆款,通過爆款帶來大量的品牌曝光以及周邊產品的曝光(重點)

對於小米公司來說,旗艦手機的利潤是公司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通過上面的成本分析也可以看出,小米手機賺錢從來就不是靠那幾款旗艦,相反,反而是那幾款紅米手機給小米帶來了很大的利潤,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小米請代言人優先考慮紅米,小米的旗艦手機就像小米的招牌,在這一塊小米基本上是撈不著什麼利潤的,但靠著小米旗艦的招牌帶來曝光,給旗下紅米手機的宣傳才是小米的重要手段。此外小米一方面壓低旗艦產品的價格,給競爭對手以壓力,一方面限制小米6的產能,營造出小米6成為爆款的銷售火爆現象。在人云亦云的消費者市場,國人的消費觀念就是跟隨大流,認為需要搶的、買不到的東西就是好的,所以現在除了小米之外,不少國產手機也喜歡玩搶購,這就是所謂的“饑餓行銷”了,但這只是“饑餓行銷”的初級。

“饑餓行銷”的高級階段就是,小米用“爆款”小米6吸引用戶的眼球,然後向他們推銷其它的產品,比如大家訪問小米天貓旗艦店,出現在推薦位的永遠是小米Max 2、紅米Note 4X等不需要搶購的機型,因為這些機型雖然價格便宜,但利潤不會比小米6好得多。雖然大部分訪問小米店鋪的消費者都是沖著小米6去的,但是在發現小米6沒貨之後,很有可能就會選擇其他型號有現貨的手機。

最後有人會說一加5和努比亞Z17為什麼不用搶購呢?

看價格呀,首先這兩款產品都比小米6貴至少500塊,這也意味著一加和努比亞可以用稍高的採購價格從高通購買835處理器,在關鍵配件的產能上受上游產業鏈影響較小,就是有錢有利潤好辦事!

看策略,一加就是單純的賣一加5,而小米並不是單純的賣小米6,小米6 只是小米行銷中的一個重要的棋子而已(不妨自己也思考一下)!

小米6太爭氣的,米粉們也是相當給力,京東618小米6的銷量也在一路猛增!可見小米難搶是與商場需求太大直接掛鉤的。

3.資金回籠,黃牛以及大多數電商平臺批量購買

小米6不是買不到,如果一定要買的話,天貓、京東能搜出來一大堆,就是價格要比官網貴個三到五百塊錢。所以算下來,小米6的實際價格也在接近3000塊。當然如果你運氣好、有耐心的話,2499元的原價也可以買到。

為什麼官網買不到,黃牛和電商平臺就有呢,資金回籠很重要,就好比你是把貨賣給大客戶還是吃力不討好的賣給小的消費者呢,而且賣給大的客戶能一下讓大量的資金回籠,雖然小米在資金上不會很擔心資金短缺,但是快速的資金回籠對企業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

4.小米6作為爆款,通過爆款帶來大量的品牌曝光以及周邊產品的曝光(重點)

對於小米公司來說,旗艦手機的利潤是公司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通過上面的成本分析也可以看出,小米手機賺錢從來就不是靠那幾款旗艦,相反,反而是那幾款紅米手機給小米帶來了很大的利潤,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小米請代言人優先考慮紅米,小米的旗艦手機就像小米的招牌,在這一塊小米基本上是撈不著什麼利潤的,但靠著小米旗艦的招牌帶來曝光,給旗下紅米手機的宣傳才是小米的重要手段。此外小米一方面壓低旗艦產品的價格,給競爭對手以壓力,一方面限制小米6的產能,營造出小米6成為爆款的銷售火爆現象。在人云亦云的消費者市場,國人的消費觀念就是跟隨大流,認為需要搶的、買不到的東西就是好的,所以現在除了小米之外,不少國產手機也喜歡玩搶購,這就是所謂的“饑餓行銷”了,但這只是“饑餓行銷”的初級。

“饑餓行銷”的高級階段就是,小米用“爆款”小米6吸引用戶的眼球,然後向他們推銷其它的產品,比如大家訪問小米天貓旗艦店,出現在推薦位的永遠是小米Max 2、紅米Note 4X等不需要搶購的機型,因為這些機型雖然價格便宜,但利潤不會比小米6好得多。雖然大部分訪問小米店鋪的消費者都是沖著小米6去的,但是在發現小米6沒貨之後,很有可能就會選擇其他型號有現貨的手機。

最後有人會說一加5和努比亞Z17為什麼不用搶購呢?

看價格呀,首先這兩款產品都比小米6貴至少500塊,這也意味著一加和努比亞可以用稍高的採購價格從高通購買835處理器,在關鍵配件的產能上受上游產業鏈影響較小,就是有錢有利潤好辦事!

看策略,一加就是單純的賣一加5,而小米並不是單純的賣小米6,小米6 只是小米行銷中的一個重要的棋子而已(不妨自己也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