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百里奚: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回的一代名相

百里奚,(約西元前725年~西元前621年),為百里傒簡作,亦稱百裡子或百里,

百里氏,姓百里,名奚,字子明。春秋楚國宛邑(今河南南陽)人,另說為虞國(今山西平陸縣)人。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稱"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回的一代名相。

百里奚早年家境貧困,在妻子杜氏支持下出遊列國求仕,

歷經宋國、齊國等諸侯國。 後不顧其好友蹇叔的勸阻,做了虞國的大夫。西元前655年,晉國(獻公)滅掉虞國。百里奚拒絕在晉國做官,被充作媵人(陪嫁的奴隸),後逃回楚國牧牛。秦穆公聞奚賢,後派人以五張黑公羊皮將百里奚換回,拜為上大夫,故世人稱之為"五羖(gǔ,公羊的意思)大夫"。

在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宣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區,開始了秦國的崛起。這一時期,秦孝公稱之為"甚光美"的時代。史載百里奚"三置晉國之君","救荊州之禍","發教封內,而巴人致貢;施德諸侯,而八戎來服",

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