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用人類最古老的通用“語言” 記錄整個人類的童年

7月16日,寧夏銀川,分佈於賀蘭山東麓27個山口和山前洪積扇荒漠草原上的上萬幅岩畫吸引著全球岩畫專家齊聚于此。這些史前印記和分佈於全球的岩畫資源一起,記錄著整個人類的童年。

寧夏賀蘭山擁抱石處人面像岩畫

然而,這些跨越大洲大洋的圖像語言卻並非孤立存在。專家認為,起源於舊石器時代的岩畫文化藝術,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共同現象,同時又有源與流的不同,很多岩畫點、岩畫塊、岩畫線、岩畫帶及其大區域都有內在的聯繫,體現了不同時期遷徙人群留存的社會生活片段。

寧夏賀蘭山太陽神岩畫

在美洲發現的甲骨文岩畫是商代移民的證據?環太平洋地區的人面像岩畫是從賀蘭山地區傳播出去的?我國北方岩畫的斯基泰風格畫像表明西亞的塞人文化也波及我國北方草原?專家們的研究說明,在遠古時代,先民們已經開始跨越千山萬水“遙相呼應”。

正如中國岩畫學會會長王建平所說:“岩畫是全球最早的歷史文化遺產,

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最早的文明結晶和文化符號,也是相互溝通的歷史印記。”

“賀蘭山岩畫是北方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北方草原民族東西遷徙、南北移動的集結點,它在歷史上的東西傳播作用不可忽視。”銀川市賀蘭山岩畫管理處黨組書記、主任張少志說,國內外專家的研究表明,從寧夏賀蘭山岩畫到內蒙古岩畫,

再到環太平洋沿岸的岩畫;從甘肅河西走廊的祁連山、馬鬃山和黑山岩畫到青海的剛察縣哈龍溝岩畫,再到天山以北的岩畫;以及非洲、歐洲的絲綢之路沿線的岩畫之間,大多都有聯繫。

寧夏賀蘭山聖壁雪韻岩畫

寧夏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東西遷徙的特殊走廊,又是中國古人類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距今4萬多年的水洞溝人生活遺址,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早的晚期智人活動遺址。

此後,從舊石器時代直到新石器時代不斷疊加,使古代的水洞溝人可能與岩畫產生了一定的聯繫。由此也出現了一個歷史之謎:水洞溝人從哪裡來?他們是否在賀蘭山開鑿岩畫?他們又到哪裡去了?是向陰山以東遷徙進入山西、東北,還是向西一帶遷入河西走廊、新疆、中亞、西亞一帶?沿途留下的記錄社會生活的岩畫,將是破解這些謎團的鑰匙,也是研究絲綢之路沿線人類早期溝通遷徙的“文獻”。

專家們對以岩畫為媒介,加強“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充滿期待。第一屆國際岩畫委員會主席、義大利卡莫諾史前研究中心主任艾瑪努爾·阿納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岩畫的研究只有在更大的空間範疇,放在一個更宏大的視野當中,才會更有意義。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岩畫研究中心主任張亞莎教授認為

“岩畫作為無文字時代人們交流、記憶與情感傳達的“世界語”,自然會成為整個人類史前無文字時期的某種‘文字’遺存。”

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岩畫學會常務理事張學智說

“岩畫作為人類共同的母語,是沒有國界民族之分的。岩畫應發揮文化主導作用,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與展。”。

中國岩畫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喬華認為

“岩畫遺產遍及五大洲,覆蓋了‘一帶一路’沿線三分之二的國家,雖地域、民族、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但追溯人類文明起源與對話,是共同目標。””應全方位、全時空地去開展岩畫研究,探索岩畫保護。”

寧夏岩畫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岩畫學會會員楊惠玲認為,寧夏雖偏居西北一隅,但恰好處在交通孔道上,這在賀蘭山岩畫的分佈和內容中得到了充分投射,說明寧夏曾經、現在也依然是歐亞大草原文化鏈條中的重要環節。

剛剛閉幕的2017中國賀蘭山國際岩畫峰會上,以“一帶一路”為紐帶,對世界各地彼此孤立的岩畫遺存與全球岩畫進行全面系統的聯動研究,已在岩畫學者中達成共識。

作為千萬年前人類共生的印記和當下連接不同國家的紐帶,岩畫這一人類最古老的通用“語言”,正在承載著“一帶一路”沿線文化交流、溝通心靈、開闊眼界、增進共識的使命,也將推動沿線國家在文化交流共用中結成命運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

自然會成為整個人類史前無文字時期的某種‘文字’遺存。”

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岩畫學會常務理事張學智說

“岩畫作為人類共同的母語,是沒有國界民族之分的。岩畫應發揮文化主導作用,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與展。”。

中國岩畫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喬華認為

“岩畫遺產遍及五大洲,覆蓋了‘一帶一路’沿線三分之二的國家,雖地域、民族、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但追溯人類文明起源與對話,是共同目標。””應全方位、全時空地去開展岩畫研究,探索岩畫保護。”

寧夏岩畫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岩畫學會會員楊惠玲認為,寧夏雖偏居西北一隅,但恰好處在交通孔道上,這在賀蘭山岩畫的分佈和內容中得到了充分投射,說明寧夏曾經、現在也依然是歐亞大草原文化鏈條中的重要環節。

剛剛閉幕的2017中國賀蘭山國際岩畫峰會上,以“一帶一路”為紐帶,對世界各地彼此孤立的岩畫遺存與全球岩畫進行全面系統的聯動研究,已在岩畫學者中達成共識。

作為千萬年前人類共生的印記和當下連接不同國家的紐帶,岩畫這一人類最古老的通用“語言”,正在承載著“一帶一路”沿線文化交流、溝通心靈、開闊眼界、增進共識的使命,也將推動沿線國家在文化交流共用中結成命運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