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經排名世界第一的大城市,被七朝立為首都,如今卻淪為四線城市

如今人們一提到大城市,腦海中立即想到的就是“北上廣”的一線城市。

那麼古代一線城市是哪裡?古代的一線城市是國家首都!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個城市,這個城市曾是世界最大的城市,歷史上先後有七個朝代定都在這裡,這就是河南開封。

開封歷史極其悠久,又稱大樑、汴梁、東京、汴京等,自建城之後至今有2700多年的歷史。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樑、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七個王朝都曾先後建國都於這裡,

故稱“七朝故都”。

“開封”之名起源於春秋時期,當時政莊公在這裡修建了儲糧的地方,並取名“啟封”,寓意“啟拓封疆”。漢景帝在位時,為了避劉啟之諱,將其改名為開封。

這裡面尤其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北宋時期,從趙匡胤“陳橋兵變”到南宋偏安,開封共經歷了九帝168年。

開封曾“人口逾百萬,貨物集南北”,這裡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相信大家都看過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生動地展示了北宋時期開封的繁華景象。

北宋時期,當時開封有三道城牆,最外的外城周長五十裡,

城高四丈,城樓建築宏偉壯麗,城外還有護城河。內有汴水、金水河、蔡河、五丈河穿城而過。也正是歷史上開封河裡眾多,因此獲得了“北方水城”的稱呼。

城內街道以四條禦街(路),縱橫交錯,交通極其便利。也正是如此發達的經濟,加上便利的交通,讓這裡成為了世界的中心,無數名人或多或少都在這裡留下的足跡。比如開封還是猶太人來中國最早定居的城市,

“歸我仲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

然而隨著南宋偏安,開封逐漸走向了沒落。中華民國成立後,清朝時設立的開封府被廢除,改設豫東道,民國十八年成立開封市。抗戰勝利之後,國民政府恢復了開封最初的建置,新中國成立之後直到1954年這裡還是河南省的省會城市。

目前的開封已經淪為四線城市,曾經的世界一流城市淪落至此,著實讓人唏噓不已。不過有個好消息,2014年國務院同意了“開封市撤銷龍亭區、金明區,設立新的開封市龍亭區,撤銷開封縣,設立開封市祥符區”,這樣的區域劃分讓開封市的面積比最初大了兩倍。行政區域有了大幅擴大,開封也迎來那發展的新機遇。

行政區域有了大幅擴大,開封也迎來那發展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