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英國建造8000噸級護衛艦——一艘16億美元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7月17日發表題為《超大型護衛艦》報導稱,經過長達20年的規劃以及數年(主要圍繞高昂造價)的政治辯論,英國最終批准建造首批3艘26型護衛艦。這種新型護衛艦排水量為8000噸,

每艘造價16億美元,是2010年最初估計造價(5.5億美元)的3倍。

造價高昂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26型護衛艦的建造計畫多次被推遲。在2015年之前,英國政府都不願公開討論其造價高昂的問題。首艘26型護衛艦的艦體建造工作,將於7月底之前在蘇格蘭的一家船塢啟動。

最初的計畫是建造13艘,現已被削減至8艘,未來可能進一步削減。

首艦最初計畫2021年入役,但目前已延長至“本世紀20年代中期”。

26型護衛艦長150米,最大航速每小時50公里。在不補充油料和補給的情況下,能以28公里時速航行1.3萬公里。艦員人數118名,

艦載武器系統包括72個垂直發射裝置,以及多套反潛魚雷發射管。

此外,26型護衛艦還將配備一門127毫米主炮、兩門30毫米艦炮、兩部“密集陣”近防系統。26型護衛艦可搭載一到兩架直升機。

除了艦員,26型護衛艦還可額外搭載60人。艦載電子設備包括常規對空搜索和定位雷達、聲呐和火控系統。

個人覺得和23型比,其實並沒有本質突破,只是用了升了級子系統裝進一個新殼,和我天朝的054與053之間的代溝飛躍,是不能比的。我的意思不是說26型不好,而是說,皇家海軍的起步實在不算低,基礎很好,突破反而難。

英國皇家海軍希望發展未來水面作戰艦取代現有的4艘22型第3批次導彈護衛艦(計畫於2019年到2022年間退出現役)和13艘23型導彈護衛艦(計畫於2023年到2036年間退出現役)。

未來水面作戰艦計畫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但是最新的細節要看《持續水面作戰艦能力開創者研究2006/7》。

S2C2發展三種靈活和可調整的概念:

一是C1,特遣大隊型水面作戰艦:一種高性能的適合反潛戰和對陸攻擊的戰艦,設計用於中等規模和大規模戰爭中的作戰行動,

通用性很強。

二是C2,穩定型水面作戰艦(通用型),這種戰艦的任務包括:

——小規模戰爭戰鬥行動,提供多樣化能力,如監視、海上攔截、反潛戰和反水面戰能力;

——通過保護海上交通線參與中等規模和大規模行動

三是C3,遠洋巡邏艦:

一種模組化的多用途艦船,可以作為巡邏艦、反水雷艦或者監視船使用。遠洋巡邏艦並不是未來水面作戰艦計畫的組成部分。

C1也就是現在公開稱為26型的東西,沒有任何全新系統上艦,比如從防空到電子戰,都是23型的系統升級,當然是一次全新升級。但這個升級並無先進性,好比汽車換代了,但原來是手動檔,現在還是手動檔一樣。

而天朝的054,則好比是從手動檔換成了自動檔。

所以,意義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C1也就是現在公開稱為26型的東西,沒有任何全新系統上艦,比如從防空到電子戰,都是23型的系統升級,當然是一次全新升級。但這個升級並無先進性,好比汽車換代了,但原來是手動檔,現在還是手動檔一樣。

而天朝的054,則好比是從手動檔換成了自動檔。

所以,意義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