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秀賢入伍前面臨進退兩難的處境,遭遇轉型陣痛期?

金秀賢從2012年的一部《擁抱太陽的月亮》開始,他就像是一路踩著成功的節點,一馬平川,演藝事業非常順遂。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金秀賢都有能力把它們做出亮眼的成績。在韓國,

演電視劇的最好結果就是成為“韓流明星”,演電影的最終目的是在“忠武路”站穩腳跟,金秀賢把兩者都做到了,他不僅是家喻戶曉的人氣巨星,也是值得韓國觀眾信賴的實力演員。只是,前不久上映的電影《Real》讓金秀賢體會到一次難得的挫敗。觀影人次相比他以往電影的大幅下降,打亂了金秀賢事業上的節拍,他不得不接受他也有選擇失誤的時候,他的轉型也有一個陣痛期。

一部電影的好壞不能用票房、觀影人次來進行簡單評價。金秀賢選擇拍這部電影不會只是為了讓自己更受歡迎,要知道,在韓國有多少編劇排著隊想要和金秀賢合作,他的口碑和人氣能讓不少幕後的人省心。電視劇《製作人》讓金秀賢拿到了韓國KBS電視臺的“演技大賞”這個最高獎項之後。金秀賢的下一部電視劇就牽動著不少人的神經,包括金秀賢自己在內,對於自己下一步將何去何從都是帶著疑問的。

好幾次媒體採訪他,他都說在積極挑選劇本,他的公司也回應會儘快讓他回歸電視劇。然而,電影都上映了,他的下一部電視劇還是遲遲沒有消息。

金秀賢的影迷也許都瞭解,他為《Real》這部電影付出了很多,也對這部電影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他嘗試著轉型。不管電影會不會成功,金秀賢都想要知道自己還剩下多少可能性,還有多少潛力可供挖掘。在韓劇方面,金秀賢已經到了頂峰,他有高收視率的國民古裝劇《擁抱太陽的月亮》,有超現象級的亞洲話題劇《來自星星的你》,還有獲得“視帝”專業認可的口碑劇《製作人》,這三座大山是別人不能隨意繞開,他自己也無法輕鬆躲避的,這或許也是他不敢輕易嘗試電視劇的一個原因。

1988年出生的金秀賢按韓國的演算法已經是三十歲的人了,他必須要面對服兵役這個事實,在去服兵役之前的這段時間該如何處理是他和他的團隊要認真考慮的事情,是繼續拍劇拍電影還是暫時留下空白期?進退兩難的局面再次考驗著金秀賢。電影《Real》算是一個挫折,但不至於成為金秀賢致命的打擊,畢竟他的成績已經不需要再多這一筆才能證明。

電影《Real》算是一個挫折,但不至於成為金秀賢致命的打擊,畢竟他的成績已經不需要再多這一筆才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