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脫貧攻堅 記者蹲點」脫貧了,日子過得很幸福

讓我們一起看看河南法制報記者

發來的脫貧紀事吧!

蹲點村——太康縣符草樓鎮老屯村

蹲點記者:郭躍華

7月20日 星期四 晴

脫貧了,日子過得很幸福

吃過早飯,何豔榮帶著3歲的孫子到老屯村南邊的河堤邊納涼。

“明磊又過來了。”何豔榮看到駐老屯村第一書記鄭明磊時,熱情地上前打招呼。何豔榮走起路來,右腿有點顛簸,這是她小時候患病留下的後遺症。

何豔榮說,她家以前的房子經常漏水

近年來,學費和貧困深深地刻在了何豔榮一家人的骨髓裡。

談起以前的往事,何豔榮說:“恨不得想哭,太難了。”

何豔榮家以前的舊電器

前些年,一到開學的季節,是何豔榮一家最難過的時候。何豔榮的兩個兒子相差一歲多,幾乎是同時上大學,學費和生活費是何豔榮一家人在開學時節繞不開的話題。

親戚和鄰居的幫忙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種的8畝地是何豔榮一家僅有的收入。

以前,收麥、收玉米都是人工幹活,何豔榮家僅有一台老式手扶三輪車,用於犁地、施肥等農耕作業,何豔榮走不快,幹活比較慢,幾乎每年都是全村最後一家幹完農活的。

何豔榮家還保留著以前的手扶式三輪車

2014年,何豔榮一家人迎來了轉機,政府開始大力開展精准扶貧工作,當時的符草樓鎮幹部根據何豔榮一家的實際情況,給郭喜彬找了一份建築工地的工作。有了打工的收入,何豔榮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基本能夠籌齊,算是在村裡抬起頭來了。”何豔榮說。

2015年,何豔榮的大兒子大學畢業,先是在北京工作,

後來又調到鄭州。當年,大兒子結了婚,靠著工作的積蓄和兒媳家的資助,蓋起了漂亮的樓房。

何豔榮大兒子家蓋的新房,她目前住在裡面

新房裡的傢俱家電一應俱全

2016年,何豔榮的二兒子從天津大學研究生畢業,在廣州佛山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狀況徹底改變,成功實現脫貧。

何豔榮家是符草樓鎮黨委書記劉施恩包的貧困戶,雖然何豔榮一家已經脫貧,但劉施恩還時常到她家進行慰問,給他們解決一些困難。這段時間,何豔榮的丈夫郭喜彬在鎮裡的幫助下,又在鄭州找到了工作。

何豔榮高興地介紹全家福

“到最後,還是你有福氣。”現在,老屯村村民都很羡慕何豔榮,何豔榮沒事的時候會帶著孫子在村周邊的樹蔭下納涼。

“我家脫貧了,現在的生活很幸福。”說這話時,何豔榮笑的合不攏嘴。她說,這兩年來村裡的變化也很大,鋪起了水泥路,通上了公車,用上了自來水,種地全部成機械化作業,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記者:郭躍華

編輯:黃慧

何豔榮高興地介紹全家福

“到最後,還是你有福氣。”現在,老屯村村民都很羡慕何豔榮,何豔榮沒事的時候會帶著孫子在村周邊的樹蔭下納涼。

“我家脫貧了,現在的生活很幸福。”說這話時,何豔榮笑的合不攏嘴。她說,這兩年來村裡的變化也很大,鋪起了水泥路,通上了公車,用上了自來水,種地全部成機械化作業,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記者:郭躍華

編輯:黃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