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秦始皇陵裡的“長明燈”是否依然亮著?

耐燒動物油點亮地宮

【導讀】在印度、中國、埃及、希臘等許多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和地區,

流傳著“長明燈”的故事。侯王貴族乃至一般的平民墓穴裡也會設置長明燈,往往在棺槨四周放置著瓷燈檯或是一盞盞銅燈檯。《史記》中則記載,地宮中有以魚類油製成的長明燈。那麼這種長明燈是否真實地存在于秦陵地宮內呢?

【推理依據】1、史書記載。

人魚膏為燭的地宮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陵地宮內“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用人魚膏為來料做成蠟燭,

估計長久不滅。)。近些年來,儘管考古工作者對秦始皇陵進行了全面勘探,但其地宮內部的情況,仍像一串謎,難以破解。所謂“人魚膏”即是其中之一。

“人魚膏”,顧名思義是用人魚熬製成的油膏,放在地宮中供照明之用。但人魚是指什麼魚呢?《史記集解》引徐廣語雲:“人魚似站,四腳。”《史記正義》又引《廣志》雲:“鯢魚聲如小兒啼,有四足,形如鱧。”《異物志》載:“人魚似人形,

長尺餘。不堪食。皮利於鮫魚(即鯊魚),鋸材木人。項上有小穿,氣從中出。秦始皇塚中以人魚膏為燭,即此魚也。出東海中,今台州有之。”根據上述記載的描述,有人以為“人魚”就是俗稱的“娃娃魚”,學名為“大鯢”。

2、專家認同。

長明燈的靜靜燃燒

錢鍾書(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

字哲良,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他曾說:秦始皇營建秦陵近40年,重在地宮的建設。用“人魚膏”為燭,製作長明燈,使地宮如同白晝,讓其永久。他認為,從燃料上可知地宮設有長明燈的可能性。同時,從秦始皇的個性來說,設置長明燈有其必要性,這不僅是裝飾,更是他的榮耀。

【帝王心志】

千古一帝榮耀的

秦始皇把生前的威風搬到了死後的地下宮殿之中。秦始皇是一位幹實事的人,長明燈是具有象徵性的。我們不能低估秦代的科學技術,2200多年前千古一帝提出的車同軌,當代人不是還在實行著嗎?或許應該還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