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40歲下海創業,25年後成為果汁教父

在今天,匯源稱得上果汁界的老字型大小了,但我們很難想像25年前,它是個處在破產邊緣背負巨債的國有企業(沂源縣罐頭廠)。但就是這樣一個“爛攤子”,在朱新禮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路。

辭掉副主任,接手“爛攤子”

1992年,領導南巡講話,改革春風吹遍神州。在這樣的背景下,朱新禮剛調任山東沂源縣外經委副主任一職後不久,他選擇辭職接手了一個“全縣最差企業”——沂源縣罐頭廠,這個處在破產邊緣的國有企業已經連續3年未發出工資,

還欠著巨額外債。

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朱新禮以還清外債、解決原廠工人出路問題為條件,拿下罐頭廠,創辦了“山東淄博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

建立品牌,成功上市

自從1992年到1993年匯源站穩腳跟後,1994年,匯源將總部從山東遷至北京,

在全國各地籌備建設工廠,並且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

終於在1996年以7000萬元中標1997年央視新聞聯播5秒標版廣告權,在1997年開始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投放廣告,匯源果汁逐步成為全國知名品牌。

然後匯源進一步崛起,一舉成為果汁界的巨頭,果汁老大也誕生了。

之後,匯源前進路上,一路高歌。2002年,匯源集團成立10周年,獲得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稱號。

2007年在香港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而據匯源2016年報顯示,匯源果汁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57.4億元;實現毛利23.3億元。這一路走來,是匯源創造的神話,而朱新禮勞苦功高。

“三農”為基,服務社會

朱新禮曾說過這樣的話,他事業上如此的成功,最讓他感到欣慰的事,不是財富的積累,也不是各種榮譽的獲得,

而是看到農民們來到匯源,賣了水果,數著錢回家的情景。

回首匯源的崛起之路,創立之初就是為了解決果農賣果難的問題。在最初的幾年,隨著工廠的建立,果農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滿足。

伴隨不斷發展,匯源系統帶動了種植業、加工業、飲料食品業等多方面快速發展,

也為各地區經濟發展貢獻了可觀的稅收收入,並帶來了大量寶貴的就業機會。

從2009年到現在,他一直強調“大農業”的戰略,並通過匯源果業、匯源農業兩大爆款,逐步完成了對上游供應鏈的產業佈局。

在全國各地成立了140多個經營實體,連結了1000多萬畝優質林果、蔬菜、糧食、畜禽等種植養殖基地,建立了基本遍佈全國的銷售網路,構建了農工商緊密結合、一、二、三產業互相支撐的全國性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

“無農不穩,匯源的大農業戰略就是為了切實解決農村經濟的發展而規劃的。”朱新禮表示。扶貧對企業來講既是機會,也是責任。

一直以來,來融金服積極參與我省扶貧攻堅戰,會同各地政府、龍頭企業,共同推進精准扶貧,為林果、蔬菜、糧食、畜禽等種植養殖使用者提供互聯網金融資訊、高新技術等全方位綜合服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連結了1000多萬畝優質林果、蔬菜、糧食、畜禽等種植養殖基地,建立了基本遍佈全國的銷售網路,構建了農工商緊密結合、一、二、三產業互相支撐的全國性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

“無農不穩,匯源的大農業戰略就是為了切實解決農村經濟的發展而規劃的。”朱新禮表示。扶貧對企業來講既是機會,也是責任。

一直以來,來融金服積極參與我省扶貧攻堅戰,會同各地政府、龍頭企業,共同推進精准扶貧,為林果、蔬菜、糧食、畜禽等種植養殖使用者提供互聯網金融資訊、高新技術等全方位綜合服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