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媒稱中國正恢復最佳投資地地位:與越南形成競爭

資料圖片:這是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的智慧手機部件生產線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美媒稱,中國曾經是世界工廠。2011年,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製造國。根據麥肯錫諮詢公司的一份報告,工廠成為“引擎”,在截至2013年的十年中, 讓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了一番,提高了中國人的生活水準。但在2011年左右,中國開始更多地向國內消費以及對國內與服務相關的新領域直接投資傾斜。

據美國《福布斯》雜誌3月1日報導,

現在,中國正努力恢復最佳投資地地位。此舉對越南構成挑戰,因為它是中國在亞洲主要的出口製造業對手。

官 方英文報紙《中國日報》1日援引政府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消息稱,今年對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將增長15%,高於去年的4.1%。該智庫稱,向外資和 海外快速申請通道開放新領域的政策將有助於提高這一總數。《中國日報》還表示,“新材料”和“新技術”的進步是更多投資的驅動力,

但沒有具體說明。這一預 測只是該智庫的一家之言,但它的國家背景以及公佈在一家針對外國人的媒體上表明,這估計就是一項政策。

《中國日報》報導,去年對中國的外國 投資達到1180億美元,不到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根據這一衡量標準,越南去年的外國直接投資領先於中國、印度和印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 體現出該國大力發展各類工廠,從不知名的傢俱製造商到富士康科技集團和三星電子有限公司。

在年經濟增長接近6%後,越南工廠出口的興旺促進了輔助工業,創 造了就業,提高了人民生活水準。

其實兩國從未出現直接競爭。數十年來,中國以其廣泛的人才、相對便宜的土地(直到最近)和日益富裕的巨大消費市場吸引外國投資者。越南生產的主要是低端商品,例如服裝和汽車零件,而中國吸引的是附加值商品投資者,

例如個人電腦製造商。過去五年,越南轉向了電子產品。

但 美國智庫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商業與政治經濟專案負責人斯科特·甘迺迪說,更多的外國企業想知道隨著中國正式轉向推動國內投資,它們受歡迎的程度還 有多少。他說:“美國商會、歐盟中國商會和其他機構所作的調查都表明,跨國公司覺得沒有以前受歡迎了,於是其中一部分已經或正在計畫將一些投資轉移出中 國。

”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為一個出口中心的越南成為這部分投資的目的地。

協力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駐胡志明市辦事處國際商業諮詢合夥人 奧斯卡·穆松斯提出,中國再次成為世界工廠也可能讓越南作為擴大投資目的地的能力增強。他說:“吸引外國投資者到越南來的製造業類型在生產價值鏈中處於較 低位置。考慮到這一點,越南還有大量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