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肉用仔鵝的管理

雛鵝3月齡以後,就進入肉用仔鵝的飼養階段,習慣上都採取放牧飼養育肥,有利於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養鵝的經濟效益,此期間飼養特點是:放牧為主,補飼為輔。

1、放牧時間。放牧初期控制時間,

每天上下各放一次,每次活動時間不要太長,如在放牧中發現仔鵝有怕冷的現象,應停止放牧。以後隨日齡增大,逐漸延長放牧時間,直至整個上、下午都地放牧,但中午要回棚休息2小時,鵝的採食高峰是在早晨和傍晚,早晨露水多,除小鵝時期不宜早放外,待腹部羽毛長成後,早晨儘量早放,傍晚天黑前,是又一個採食高峰,所以應盡可能將茂盛的草是地留在傍晚時放牧。

2、適時放水。放牧要與放水相結合,當放了一段時間,鵝吃到八九成飽後(此時有相當多鵝採食停下來時),就應及時放水,把鵝群趕到清潔的池塘中充飲水和洗澡,每次約半小時左右,然後趕鵝上岸、抖水、理毛、休息、放水的池塘或河流的水質必須乾淨,無工業污染、塘邊,河邊要有一片空曠地。

3、鵝群調教。放牧前應進行調教,先將各個小群的鵝並在一起吃食,讓它們互相認識,

互相親近,幾天後再繼續擴大群體,當鵝在遇到意外情況時也不會驚叫走散,開始在周圍環境不複雜的地方放牧,讓鵝群慢慢熟悉放牧路線,然後進行速度的訓練,按照空腹快、飽腹慢、草少快、草多慢的原則進行調教。

4、放牧鵝群的大小。一般200羽左右一群,如放牧場地開闊,可擴大到500羽,但不同年齡的鵝要分群管理。

5、放牧方法。有領牧與趕牧兩種,小群用趕牧方法,兩人放牧可採取一領一趕方法。

6、放牧注意事項

①防驚群、鵝膽小、敏感,途中遇意外情況,易受驚嚇,要事前預防,防止意外刺激。

②防中暑。暑天放牧,應早晚多放,中午休息,無論白天、晚上,當鵝群有鳴叫不安時,應及時放水,防止悶熱引起中暑。

③防中毒和感染病,對放牧路線,要早幾天進行觀察,凡發生過傳染病禽病的疫區及用過農藥的牧地絕不可牧鵝,要儘量避堆積圾糞便之處,嚴防鵝吃到死魚,

死鼠及其他腐敗變質的食物。

④防“跑傷”。路線由近漸遠,慢慢增加,途中有走有歇,不可驅趕。

⑤防丟失和防獸害

當然還有舍飼育肥,填飼育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