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行孝真的不能再等了!

節選自秦東魁老師著作《做個有福人》

一個朋友跟我講,

他的媽媽是個寡婦,是個沒有文化的農民,獨自一人供養他出來上大學。他博士畢業之後就留在北京工作,娶了媳婦,住在了城裡。他想把媽媽接來,但又擔心媽媽到城裡以後跟高學歷的兒媳婦不能融洽相處,最後也就沒有去接。他每個月給媽媽匯點錢,媽媽就一個人在農村待了很多年。有一天,鄰居給他打個了電話說:“你媽媽生病了,你們夫妻怎麼能自己在城裡享受生活,
讓你媽媽在農村受罪啊!”這時我這朋友才悔之不及。當他把媽媽接到北京檢查完身體後,才知道媽媽已經是胃癌晚期了。就是這樣,他媽媽也絲毫沒有怨自己的孩子,反而給兒子講,媽媽沒照顧好自己,給你們添亂了,要是病情好轉了,媽媽就回去了。我們有沒有想過,哪有父母不願意跟子女在一塊生活的?但是父母怕給兒女添亂,添經濟負擔,又怕兒媳婦吊臉給兒子難看。
父母真是時時處處為子女著想,可是我們做子女的卻時時處處都只為自己著想。所以我經常說一句話,父母的心在兒女身上,可是兒女的心卻是在石頭身上。

這個朋友跟我講:“秦老師,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好好對父母盡孝。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媽媽在世的時候我也沒有好好盡孝,我嫌她是農民,嫌她是文盲,讓她在農村待著。她饑一頓飽一頓,得了胃癌。

我甚至認為媽媽沒有文化,又是個農民,怕她不能跟我高學歷的太太很好地相處,所以我不願意接她來城市。”

各位好朋友,我們千萬不能讓車子越開越快,而讓我們的親情越來越遠;不能讓我們的高樓大廈越來越高,而讓我們人情越來越薄。千萬不要讓這種現象再在我們的身上出現,因為幸福的生活是親情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是孝道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是感恩的生活,

幸福的生活是珍惜的生活。當我們住在高樓大廈裡面,夏天吹空調的時候,想一想農村的父母,他們有沒有空調?當我們冬天享受暖氣的時候,想一想農村的父母,他們可否有取暖的工具?有時候我們即使只用著一個破手機、破電腦,也會嘲笑父母,說他們落後了,不懂得這高科技。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攢錢供我們上學,是為了我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為了我們更好地生活,
不是讓我們學了高科技來嘲笑他們的啊!我們錯了。

這個朋友跟我講,他媽媽在病床上沒有絲毫埋怨他,還給他講,媽媽是文盲,你是博士,媽媽來了怕給你添麻煩。媽媽有一個最大的願望就是想學寫字,你能不能教媽媽寫你的名字?我的朋友就教他媽媽寫字。他在醫院陪了媽媽兩個月,媽媽在最後的時間天天打杜冷丁,一天十幾針二十幾針地打。可他的媽媽即便疼得非常厲害,也都獨自忍著。有一天他實在太累了,就趴在病床邊睡著了。就在他睡著以後,這位堅強的母親去世了。去世前儘管非常痛苦,可是她也沒有忍心把睡著的兒子叫醒,反而忍痛拿了一張紙,拿起一支筆,寫上孩子的名字,還有一句話:“孩子,媽媽去了,媽媽永遠愛你。”

各位好朋友,千萬不要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再在我們的身上重演。幸福的人生承擔的責任就是弘揚孝道,把我們孝道文化傳遍全球。古人講孝,今人也講孝,中國人講孝,外國人也講孝,所有的人都是母生父養的人。我們大家再想一想,我們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又有多少?我們一到三歲不懂事,經常給父母添麻煩。長大了以後上學,要是離家裡遠還要住校,可能週六周日才在家裡待兩天。要是上了大學遠走他鄉,可能寒暑假才能回到家裡跟父母相處一段時間。要是為了生活去外省工作,可能過年的時候才能回到家裡陪伴一下父母。可是我們的父母呢?對我們日思夜念,時時刻刻沒有絲毫減弱。我們回報給父母的是什麼呢?我們每次給父母打電話,父母都說他們好著呢。父母可能已經生病了,但就怕我們在外面工作操心、擔心,不願意給我們添麻煩。可是我們作為子女,甚至因為一個“忙”就忘記了父母的生日;甚至因為忙,八月十五可能就只給父母快遞一份月餅;可能因為忙,我們就只給父母郵過去了一年的生活費,甚至有的人幾年都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

我看到一些新聞,很多空巢老人死在家裡,屍體都腐了,子女都不知道。我們因為一個“忙”,就把對我們恩重如山的父母忘在了腦後。有沒有想過,我們一到三歲,爸媽養育我們,那時候他們也很忙,可是父母從來就沒有說過“寶貝,爸媽太忙了,你自己給自己沖奶粉喝吧”“你自己給自己換尿片吧”,我們的父母從來沒有說過。

當我們的父母年邁的時候,吃飯可能開始流口水,我們嫌棄父母髒,你為什麼不想想那可能是因為父母嚼咽功能退縮了。大家有沒有回頭想過,我們一到三歲也流過無數次的口水,父母何時嫌過我們髒呢?不但替我們擦得乾乾淨淨,我們流過口水的飯菜還吃得乾乾淨淨。所以當父母生病了,甚至糊塗了,癱瘓了,尿濕了褲子,弄髒了床鋪,請大家不要嫌棄。這個時候正是我們報答父母養育重恩的時候。我們不能嫌棄他們,不能離開他們。我們要時時陪伴他們,讓他們有尊嚴地活過生命的最後一程。這才是作為子女應該做的事情。再回頭想一想,我們一到三歲也尿過無數次褲子,弄髒了無數的床鋪,父母何時嫌過我們髒呢?父母替我們洗得乾乾淨淨。父母不是聖賢,只是普通人,可能也有過錯,可能也有很多種種不足,可是大家一定要記著,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永遠沒有錯的!

當父母走路不再那樣靈便時,我們攙扶一把,不要嫌他慢。不要忘記,我們學走路時,邁開的人生第一步,是在父母雙手的攙扶之下進行的。我們又怎麼能嫌棄他們呢?當我們父母不再年輕時,不要忘記,父母已經是風燭殘年,可能來日無多。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可以複製的。有爸媽在,你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經常去孤兒院幫助一些孤兒。我記得有一個十一歲的孤兒拉著我的手說過:“叔叔,我們這些孩子一出生就不知有個男的叫爸爸,有個女的叫媽媽,也不知道有個地方叫家。我就想不通,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有父母在,卻不懂得珍惜呢?難道非要像我們成了孤兒,才能知道父母的珍貴嗎?”

所以各位好朋友,父母在世時我們要趕快盡孝。我們在人世間可以缺錢,可以缺任何物質,可是我們千萬不要虧孝啊!我總結了一句話:“諸事不順,皆因虧孝。”孝乃萬德之基,萬福之根。我們只要懂得了盡孝,人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我們古聖先賢講到,忠臣出於孝順之門。

我們大家聽也聽了,哭也哭了,感動了也感動了,我還是要告訴大家,梨是甜的酸的只有吃到嘴裡自己才能知道,比別人講出來更有味道。老師講得再好,你即使能把老師講的重複出來,能倒背如流,要是不能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中,要是不能對社會國家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就像光會背菜譜不點菜,即使倒背如流,你也永遠不知道菜的味道。所以幸福的味道是有爸媽在的味道,幸福的味道是我們知恩報恩的味道,幸福的味道是我們懂得珍惜父母的味道。

作為一個企業家,你想讓企業成為什麼樣的企業?想讓你的員工成為什麼樣的員工?想做出什麼樣的產品?只有把孝的力量用進去,員工才會因為你的孝而感動,企業才會因為你的孝而運轉。因為你孝順父母不忘祖宗之德,你所做的產品才稱得上是良心產品。所以我們做企業也好,為官也好,做人也好,只要能把孝擺在第一位,我們就懂得了如何做人。人字一撇一捺最好寫,可是最難做。我們對父母的態度、對父母的孝心,決定了我們財源的深度和福報的廣度。我經常講,一個人懂得盡孝,禍患不懼;一個人懂得盡孝,百福齊臨。

上一講我給大家講到了我們寶雞的首富,大家知道他為什麼能成為首富嗎?他的父母都住在農村,他想讓父母搬到城裡住。他爸媽說:“我們不願意來城裡住,我們喜歡種地。”他就把一棟十八層樓的整個樓頂墊了半米深的土,圍起圍欄,讓父母在樓頂種地。大家想一想,人家對父母的順達到了什麼程度?敬達到了什麼程度?尊達到了什麼程度?他成為首富是必然,不是偶然。我去他們家,他爸媽說:“秦老師,這是綠色南瓜,我在樓頂種的。這是我種的玉米,我種的菜,你看看。”我說:“為什麼種呀?”老人說:“我種完我兒子回家能吃綠色食品,身體不生病。”你看,父母種地也是為了子女著想,不是為了自己的樂趣啊。我們經常覺得父母囉唆,覺得父母愛操心,可是我們為什麼就不能讓父母省心,安心,養心,樂心呢?為什麼我們淨讓父母操心,傷心,費心,勞心呢?作為子女,我們的所作所為為什麼就不能替年邁的父母多著想呢?

也都獨自忍著。有一天他實在太累了,就趴在病床邊睡著了。就在他睡著以後,這位堅強的母親去世了。去世前儘管非常痛苦,可是她也沒有忍心把睡著的兒子叫醒,反而忍痛拿了一張紙,拿起一支筆,寫上孩子的名字,還有一句話:“孩子,媽媽去了,媽媽永遠愛你。”

各位好朋友,千萬不要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再在我們的身上重演。幸福的人生承擔的責任就是弘揚孝道,把我們孝道文化傳遍全球。古人講孝,今人也講孝,中國人講孝,外國人也講孝,所有的人都是母生父養的人。我們大家再想一想,我們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又有多少?我們一到三歲不懂事,經常給父母添麻煩。長大了以後上學,要是離家裡遠還要住校,可能週六周日才在家裡待兩天。要是上了大學遠走他鄉,可能寒暑假才能回到家裡跟父母相處一段時間。要是為了生活去外省工作,可能過年的時候才能回到家裡陪伴一下父母。可是我們的父母呢?對我們日思夜念,時時刻刻沒有絲毫減弱。我們回報給父母的是什麼呢?我們每次給父母打電話,父母都說他們好著呢。父母可能已經生病了,但就怕我們在外面工作操心、擔心,不願意給我們添麻煩。可是我們作為子女,甚至因為一個“忙”就忘記了父母的生日;甚至因為忙,八月十五可能就只給父母快遞一份月餅;可能因為忙,我們就只給父母郵過去了一年的生活費,甚至有的人幾年都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

我看到一些新聞,很多空巢老人死在家裡,屍體都腐了,子女都不知道。我們因為一個“忙”,就把對我們恩重如山的父母忘在了腦後。有沒有想過,我們一到三歲,爸媽養育我們,那時候他們也很忙,可是父母從來就沒有說過“寶貝,爸媽太忙了,你自己給自己沖奶粉喝吧”“你自己給自己換尿片吧”,我們的父母從來沒有說過。

當我們的父母年邁的時候,吃飯可能開始流口水,我們嫌棄父母髒,你為什麼不想想那可能是因為父母嚼咽功能退縮了。大家有沒有回頭想過,我們一到三歲也流過無數次的口水,父母何時嫌過我們髒呢?不但替我們擦得乾乾淨淨,我們流過口水的飯菜還吃得乾乾淨淨。所以當父母生病了,甚至糊塗了,癱瘓了,尿濕了褲子,弄髒了床鋪,請大家不要嫌棄。這個時候正是我們報答父母養育重恩的時候。我們不能嫌棄他們,不能離開他們。我們要時時陪伴他們,讓他們有尊嚴地活過生命的最後一程。這才是作為子女應該做的事情。再回頭想一想,我們一到三歲也尿過無數次褲子,弄髒了無數的床鋪,父母何時嫌過我們髒呢?父母替我們洗得乾乾淨淨。父母不是聖賢,只是普通人,可能也有過錯,可能也有很多種種不足,可是大家一定要記著,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永遠沒有錯的!

當父母走路不再那樣靈便時,我們攙扶一把,不要嫌他慢。不要忘記,我們學走路時,邁開的人生第一步,是在父母雙手的攙扶之下進行的。我們又怎麼能嫌棄他們呢?當我們父母不再年輕時,不要忘記,父母已經是風燭殘年,可能來日無多。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可以複製的。有爸媽在,你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經常去孤兒院幫助一些孤兒。我記得有一個十一歲的孤兒拉著我的手說過:“叔叔,我們這些孩子一出生就不知有個男的叫爸爸,有個女的叫媽媽,也不知道有個地方叫家。我就想不通,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有父母在,卻不懂得珍惜呢?難道非要像我們成了孤兒,才能知道父母的珍貴嗎?”

所以各位好朋友,父母在世時我們要趕快盡孝。我們在人世間可以缺錢,可以缺任何物質,可是我們千萬不要虧孝啊!我總結了一句話:“諸事不順,皆因虧孝。”孝乃萬德之基,萬福之根。我們只要懂得了盡孝,人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我們古聖先賢講到,忠臣出於孝順之門。

我們大家聽也聽了,哭也哭了,感動了也感動了,我還是要告訴大家,梨是甜的酸的只有吃到嘴裡自己才能知道,比別人講出來更有味道。老師講得再好,你即使能把老師講的重複出來,能倒背如流,要是不能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中,要是不能對社會國家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就像光會背菜譜不點菜,即使倒背如流,你也永遠不知道菜的味道。所以幸福的味道是有爸媽在的味道,幸福的味道是我們知恩報恩的味道,幸福的味道是我們懂得珍惜父母的味道。

作為一個企業家,你想讓企業成為什麼樣的企業?想讓你的員工成為什麼樣的員工?想做出什麼樣的產品?只有把孝的力量用進去,員工才會因為你的孝而感動,企業才會因為你的孝而運轉。因為你孝順父母不忘祖宗之德,你所做的產品才稱得上是良心產品。所以我們做企業也好,為官也好,做人也好,只要能把孝擺在第一位,我們就懂得了如何做人。人字一撇一捺最好寫,可是最難做。我們對父母的態度、對父母的孝心,決定了我們財源的深度和福報的廣度。我經常講,一個人懂得盡孝,禍患不懼;一個人懂得盡孝,百福齊臨。

上一講我給大家講到了我們寶雞的首富,大家知道他為什麼能成為首富嗎?他的父母都住在農村,他想讓父母搬到城裡住。他爸媽說:“我們不願意來城裡住,我們喜歡種地。”他就把一棟十八層樓的整個樓頂墊了半米深的土,圍起圍欄,讓父母在樓頂種地。大家想一想,人家對父母的順達到了什麼程度?敬達到了什麼程度?尊達到了什麼程度?他成為首富是必然,不是偶然。我去他們家,他爸媽說:“秦老師,這是綠色南瓜,我在樓頂種的。這是我種的玉米,我種的菜,你看看。”我說:“為什麼種呀?”老人說:“我種完我兒子回家能吃綠色食品,身體不生病。”你看,父母種地也是為了子女著想,不是為了自己的樂趣啊。我們經常覺得父母囉唆,覺得父母愛操心,可是我們為什麼就不能讓父母省心,安心,養心,樂心呢?為什麼我們淨讓父母操心,傷心,費心,勞心呢?作為子女,我們的所作所為為什麼就不能替年邁的父母多著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