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談古論晉:為啥《水滸傳》的“四大寇”之一田虎,將其記載為山西沁源縣人

----史話三晉之沁源篇

在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與梁山泊齊名的還有三股勢力,北宋稱之為“四大寇”,分別為“山東宋江、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書中介紹田虎乃“威勝州沁源縣一獵戶”,

“占去五州五十六縣......獨霸一方,稱為晉王”。

歷史上沁源真的有“田虎”嗎?《水滸傳》為什麼要把這樣一個人物出身寫在沁源縣呢?

先來瞭解下沁源縣。

《魏書.地形志》載:“羊頭山下神農泉北有谷關,即神農得嘉禾處。”

在西漢時,因此“神農得嘉禾”的傳說,

在此置縣,名為穀遠,當時的縣治,就在今天縣城所在。

王莽當政後,將地名改為穀近縣。

北魏初年,又改為“孤遠”,取“孤苦遙遠之地”。北魏末年,才命名為“沁源”,意為“沁水之源”。

北宋時期屬威勝軍,也就是沁州。“軍”作為特殊地方行政單位產生於五代。至北宋時,“舊日之軍遂亦漸與州府並列”。又稱“威勝州”,也就是《水滸傳》中所寫的田虎的出身:“威勝州沁源縣”。

《水滸傳》中所描寫的沁源縣是這樣的:“本處萬山環列,

易於哨聚。又值水旱頻仍,民窮財盡,人心思亂。”所以“田虎乘機糾集亡命,捏造妖言,煽惑愚民。初時擄掠些財物,後來侵州奪縣,官兵不敢當其鋒。”

在《沁源縣誌》有這樣的敘述:“我沁僻陋,儒風不振......深山大澤……”

沁源介於太行、霍嶽之間,“環邑皆山也”,山大溝深,交通閉塞,難怪曾有“孤遠”之名。

這等深山大川內,保不齊有“田虎”這等人物出現。歷史上真有“河北田虎”嗎?

答案是否定的。現存所有的文史資料中,根本就找不到“田虎”的蹤跡。

“河北田虎”,指的並不是今天的河北省,而是黃河之北。

《水滸傳》中的宋江,是出自《大宋宣和遺事》中“宋江三十六人攻奪淮陽、京西、河北三路二十四州八十餘縣,劫掠子女玉帛,擄掠甚眾。

”以及《宋史.侯蒙傳》中“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

至於方臘,也是出自《宋史.列傳》中“方臘者,睦州青溪人。”以及《宋史本紀》中“方臘陷建德,又陷歙州,東南將郭師中戰死。”

同為“四寇”的田虎,在史書的記載中卻絲毫沒有,百回本的《水滸傳》只是在文中提及,並沒有具體的章節。只有晚明的百二十回本中,才出現了宋江征田虎。更何況歷史上的宋江根本沒有和方臘過過招。

完全可以肯定的是小說家的故事虛構了。根據史書現在公認的《水滸傳》中“田虎”的原型是《史記》中所載的“聚眾數十萬,陷州縣”的河北洛州張迪。在張迪死後,以高托天為首。清人所撰《續資治通鑒》中載:“眾擁高勝為首,勝舊為太行山盜,名高托天。”

既然沒有“田虎”這個人,《水滸傳》為什麼要把他寫成沁源人呢?

《水滸傳》的版本有三種以上之多,但主要還是以三種為准。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

諸多學者考證百回本為最早定本,百二十回本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征田虎、王慶二十回,七十回本是明末清初金聖歎將“詔安前”的七十回單獨成書。

“田虎”正是出自百二十回。這百二十回據說是“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篡修”,施耐庵寫前七十,羅貫中續後五十回。如果真是這樣,就不難理解了。

為什麼呢?因為羅貫中是山西人。對於書中對沁源地理環境的描寫,絕非毫無根據的撰寫。也只有來過或者在當地居住過,才會有如此細緻入微的感悟。

回頭再看下沁源的地理環境,沁源縣一圈被老爺山、搖頭山、綿山、石膏山、霍山、青龍山、羅雲山緊緊圍繞,就在這群山環抱中,擁有這全山西省最高的森林覆蓋率62%,90%的綠地覆蓋率。

《水滸傳》中的描寫很貼切,“萬山環列,易於哨聚”。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個地方人稀,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的山區小縣,自古以來,沁源就因山高林密,性格剛烈倔強,不僅“草莽”甚多,且因“山高皇帝遠”是各地移民和避難之地。。

雖然在正史上沒有“田虎”的記載,但是在當地,“田虎”的傳說卻與《水滸傳》相似,“有膂力,熟武藝,專一交結惡少”,“糾集亡命......百姓愈加怨恨,反去從賊,以避官兵。所以被他占去了五州五十六縣......獨霸一方,稱為晉王。兵精將猛,山川險峻。”

除了“田虎”,還有許多占山為王的。至今在沁源,有許多“王墓”。這並非什麼王公貴族之陵,而是山大王之墓。當年的沁源,是五裡一堡。十裡一寨。至今尚存多達四十多處遺址,可見其當年民風之彪悍。比較著名的有“竇建德寨”、“梨花寨”......

作為山西人的羅貫中,在他的那個年代,估計也是來當地聽說了不少這樣的傳說,這才有了《水滸傳》中的“田虎”吧。

時至今日,沁源是五裡不同音,十裡不同俗。比如一個“奶奶”,全縣竟然有三四種叫法。

在沁源當地,有許多姓“藥”的人。在他們的家譜上,都把始祖認定為愛國將領岳飛,傳說是當年一直支後裔改姓埋名隱居於此。在當地,“藥”“嶽”同音。

比較有意思的是,沁源女子摸樣俊俏,膚白音甜。一來山中有泉養人,二來傳說當年避禍,比如唐朝黃巢起義後許多宮女藏于此地的“姑姑洞”,後嫁於本地,還有是當年慈禧太后西逃,在此地留下了諸多美貌宮女......

在《水滸傳》中,“沒羽箭”張清在此地娶得美女“瓊矢鏃”仇瓊英,才有了兒子張節.......

至今在沁源靈空山上,已達600多年的油松之王九杆旗,筆直向上分出九枝,如旌旗蔽日般樹冠達230多平方,似乎在山頂搖旗呐喊......

正版包郵 施耐庵著 水滸傳全集珍藏版 水滸傳原著 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水滸傳 青少年 ¥15.8 購買

《水滸傳》的版本有三種以上之多,但主要還是以三種為准。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

諸多學者考證百回本為最早定本,百二十回本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征田虎、王慶二十回,七十回本是明末清初金聖歎將“詔安前”的七十回單獨成書。

“田虎”正是出自百二十回。這百二十回據說是“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篡修”,施耐庵寫前七十,羅貫中續後五十回。如果真是這樣,就不難理解了。

為什麼呢?因為羅貫中是山西人。對於書中對沁源地理環境的描寫,絕非毫無根據的撰寫。也只有來過或者在當地居住過,才會有如此細緻入微的感悟。

回頭再看下沁源的地理環境,沁源縣一圈被老爺山、搖頭山、綿山、石膏山、霍山、青龍山、羅雲山緊緊圍繞,就在這群山環抱中,擁有這全山西省最高的森林覆蓋率62%,90%的綠地覆蓋率。

《水滸傳》中的描寫很貼切,“萬山環列,易於哨聚”。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個地方人稀,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的山區小縣,自古以來,沁源就因山高林密,性格剛烈倔強,不僅“草莽”甚多,且因“山高皇帝遠”是各地移民和避難之地。。

雖然在正史上沒有“田虎”的記載,但是在當地,“田虎”的傳說卻與《水滸傳》相似,“有膂力,熟武藝,專一交結惡少”,“糾集亡命......百姓愈加怨恨,反去從賊,以避官兵。所以被他占去了五州五十六縣......獨霸一方,稱為晉王。兵精將猛,山川險峻。”

除了“田虎”,還有許多占山為王的。至今在沁源,有許多“王墓”。這並非什麼王公貴族之陵,而是山大王之墓。當年的沁源,是五裡一堡。十裡一寨。至今尚存多達四十多處遺址,可見其當年民風之彪悍。比較著名的有“竇建德寨”、“梨花寨”......

作為山西人的羅貫中,在他的那個年代,估計也是來當地聽說了不少這樣的傳說,這才有了《水滸傳》中的“田虎”吧。

時至今日,沁源是五裡不同音,十裡不同俗。比如一個“奶奶”,全縣竟然有三四種叫法。

在沁源當地,有許多姓“藥”的人。在他們的家譜上,都把始祖認定為愛國將領岳飛,傳說是當年一直支後裔改姓埋名隱居於此。在當地,“藥”“嶽”同音。

比較有意思的是,沁源女子摸樣俊俏,膚白音甜。一來山中有泉養人,二來傳說當年避禍,比如唐朝黃巢起義後許多宮女藏于此地的“姑姑洞”,後嫁於本地,還有是當年慈禧太后西逃,在此地留下了諸多美貌宮女......

在《水滸傳》中,“沒羽箭”張清在此地娶得美女“瓊矢鏃”仇瓊英,才有了兒子張節.......

至今在沁源靈空山上,已達600多年的油松之王九杆旗,筆直向上分出九枝,如旌旗蔽日般樹冠達230多平方,似乎在山頂搖旗呐喊......

正版包郵 施耐庵著 水滸傳全集珍藏版 水滸傳原著 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水滸傳 青少年 ¥15.8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