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個網大製作人的自白:每走一步都是坎,網大再也不是追夢or圈錢的捷徑

“現在的網大真的沒什麼優勢了,未來我也真的不想做網大,太累了”。聊起這次的奮力一搏,從未想過放棄的蘇慧也表現出深深的疲憊感。

“有夢就去追”似乎是每個人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但面對安穩的生活,又有多少人願意為了“追夢”放棄一切?答案可想而知。不過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現世安穩,蘇慧就是其中的“另類”。

為了實現“電影夢”,抵押房子、車子,遭受離婚威脅,這在很多人眼裡似乎已經變成了一種執拗,但蘇慧卻只是希望能夠在“人到中年”時,為了自己的情懷,做最後的奮力一搏。

這條路走下來幾乎每一步都是坎

2015年,隨著網大的崛起,“拍電影”似乎變成了一個並不那麼困難的事情。其低投入、高回報、回資快的特點,也讓網大成為實現“電影夢”的捷徑,是很多想要拍電影的創業者首選道路之一。

早在2005年,就曾參與到電影製作中的蘇慧,自然也看到了“網大”這條路,這也激起了她一直以來埋藏心底的“電影夢”,

於是她離開了當時已小有成就的保險業,投身進入影視業,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影視公司,借著網大的東風邁出了實現“電影夢”的第一步。

可單靠情懷,是無法實現夢想的,專業和經驗的不足,讓她此次的跨界創業走的異常艱難,更讓她瞭解到了現實的殘酷。在遭遇了兩次被騙後,第三次蘇慧依舊是遇人不淑,合作夥伴的“不靠譜”,讓她的公司瀕臨破產,

幸好此時她遇到了同樣有情懷的馬軍,遇到了《風流殺手》(原名《宅男的後窗》)這個令她心動的劇本。

但這部偏文藝題材的電影卻並沒有獲得投資方的青睞,面對可能難以獲得高回報,甚至可能入不敷出的情況,投資方開始猶豫,拍攝資金也出現短缺,再加上家人的不支持,使得蘇慧再一次陷入困境。

“可能大家都沒什麼經驗,這種情況下心裡也沒底,所以就一直不敢出手,

就弄得我特別被動。最後我只能把房子和汽車抵押貸款,籌到160多萬作為啟動基金,投了這部電影”。

蘇慧的堅持也感動了導演兼編劇馬軍,不但主動推掉了片酬,而且還表示他只在回本後,占20%的利潤,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這部戲賠錢或不賺錢,

他都白乾了。雖然由於缺乏經驗,在拍攝過程中也遇到非常多的問題,但好在大家都認真做事兒,將問題一一解決。

順利完成拍攝後,蘇慧面臨的另一大問題就是宣發,因為缺少資金的支持,這部影片幾乎沒有做任何宣發,為了能夠讓更多的觀眾看到這部片子,蘇慧和馬軍導演帶著影片一路北上,用盡自己有限的人脈努力尋找宣發公司。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蘇慧接觸到了IFG星圖影業,“星圖影業的CEO付冰潔,也是一個在影視行業艱辛創業的女性,她能夠理解我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所以決定在不收取任何費用和收入分成的情況下,免費幫我們做宣發,我真的是特別感動,要不然我真的是每一步都是坎”。

就這樣一路走來,因為有這些同樣有情懷的人的幫忙,蘇慧終於完成了第一部自己製作的網大,如今再談起當初的堅持,蘇慧除了感恩,只說了三點,“第一是相信馬導的實力和能力;第二是我真的不想放棄,這是我中年最後一次創業,如果就這樣退出,宣告失敗,那就真的失敗了;最後就是我要對我的團隊負責”。

雖然我不是專業的,但也有自己的標準

這條“跨界創業”路,蘇慧之所以走的艱難,另一個原因就是自身對於影視劇的專業度不夠,但好在她並不盲從,也有著非常清晰的思路。“雖說網大有自己的市場,但其實它過往的資料並不能代表以後的趨勢,因為網大才發展兩年,沒有一個足夠的資料來證明哪個題材就一定能火,所以以前的資料也只能作為參考。”

而面對眾多題材的劇本,蘇慧在選擇上也有自己的偏好,“我不喜歡那種有點惡俗的調調,之所以會選擇馬軍導演的《風流殺手》,是因為我覺得他的思路特別清晰,內容也十分正能量,而且看完之後會讓人感動”。

如今,蘇慧用自己的努力,成功的進入了這個她所嚮往的影視圈,而且以目前取得的成績來看,似乎也並不算差,甚至超出了她的心理預期。

面對這樣的成績,蘇慧也並沒有像許多投機者那樣被衝昏頭腦,她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現在我肯定會從融資的可能性來進行選片,那種大製作、大投入的我一定不會選,另外那些思路不清晰、惡俗毀三觀的內容我也不會碰,但目前能夠讓我有資格選的其實也不多”。

做網大太累,入行需謹慎

以網大作為第一步,是很多創業者或投資者們入行的第一步,之所以會如此選擇,全因網大自身存在著低投入、高回報的特點,以及限制少的優勢,但走過這條路之後,蘇慧卻認為,現在的網大一點優勢都沒有了。

“首先是針對網大退出的各種限制條例,使得對於網大的監管比院線更嚴格,其次是現在的網大投資越來越大,以前一個網大投資120萬就已經是很高的了,現在隨隨便便都要五六百萬,這樣的高投入換回的點擊率卻不高,所以還不如做一個小成本電影,先進院線,然後再上網路呢”。

就如蘇慧所說,現在的電影能走的路很多,網大已經不再是入行的最佳選擇,雖然現在小成本電影依然要面臨排片、票房等一系列問題,但在蘇慧看來,這樣至少能夠比網大的路多一些,管道多一些,至少不會虧本。

“我真的不想做網大了,太累了,所以我和馬導,還有另外兩個出品人也達成了一個共識,就是下一步做小院線電影,不搞大的,只求穩”。

與此同時,蘇慧也以“過來人”的身份,根據自己的經驗對未來想要入行、有電影夢的創業者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希望他們不要像我這樣九死一生的拼,我也希望我的故事能夠警醒他們,我走到今天所承受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這兩年是我40幾年來過得最難受的兩年,我不希望再有人像我這麼累。在挑選合作夥伴方面一定要看准,不要輕易相信別人,影視行業比其他行業的水深得多,非常容易被忽悠”。

文|賈悅琳

引爆泛娛樂,發現新價值

暴娛(baoyu_18“星圖影業的CEO付冰潔,也是一個在影視行業艱辛創業的女性,她能夠理解我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所以決定在不收取任何費用和收入分成的情況下,免費幫我們做宣發,我真的是特別感動,要不然我真的是每一步都是坎”。

就這樣一路走來,因為有這些同樣有情懷的人的幫忙,蘇慧終於完成了第一部自己製作的網大,如今再談起當初的堅持,蘇慧除了感恩,只說了三點,“第一是相信馬導的實力和能力;第二是我真的不想放棄,這是我中年最後一次創業,如果就這樣退出,宣告失敗,那就真的失敗了;最後就是我要對我的團隊負責”。

雖然我不是專業的,但也有自己的標準

這條“跨界創業”路,蘇慧之所以走的艱難,另一個原因就是自身對於影視劇的專業度不夠,但好在她並不盲從,也有著非常清晰的思路。“雖說網大有自己的市場,但其實它過往的資料並不能代表以後的趨勢,因為網大才發展兩年,沒有一個足夠的資料來證明哪個題材就一定能火,所以以前的資料也只能作為參考。”

而面對眾多題材的劇本,蘇慧在選擇上也有自己的偏好,“我不喜歡那種有點惡俗的調調,之所以會選擇馬軍導演的《風流殺手》,是因為我覺得他的思路特別清晰,內容也十分正能量,而且看完之後會讓人感動”。

如今,蘇慧用自己的努力,成功的進入了這個她所嚮往的影視圈,而且以目前取得的成績來看,似乎也並不算差,甚至超出了她的心理預期。

面對這樣的成績,蘇慧也並沒有像許多投機者那樣被衝昏頭腦,她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現在我肯定會從融資的可能性來進行選片,那種大製作、大投入的我一定不會選,另外那些思路不清晰、惡俗毀三觀的內容我也不會碰,但目前能夠讓我有資格選的其實也不多”。

做網大太累,入行需謹慎

以網大作為第一步,是很多創業者或投資者們入行的第一步,之所以會如此選擇,全因網大自身存在著低投入、高回報的特點,以及限制少的優勢,但走過這條路之後,蘇慧卻認為,現在的網大一點優勢都沒有了。

“首先是針對網大退出的各種限制條例,使得對於網大的監管比院線更嚴格,其次是現在的網大投資越來越大,以前一個網大投資120萬就已經是很高的了,現在隨隨便便都要五六百萬,這樣的高投入換回的點擊率卻不高,所以還不如做一個小成本電影,先進院線,然後再上網路呢”。

就如蘇慧所說,現在的電影能走的路很多,網大已經不再是入行的最佳選擇,雖然現在小成本電影依然要面臨排片、票房等一系列問題,但在蘇慧看來,這樣至少能夠比網大的路多一些,管道多一些,至少不會虧本。

“我真的不想做網大了,太累了,所以我和馬導,還有另外兩個出品人也達成了一個共識,就是下一步做小院線電影,不搞大的,只求穩”。

與此同時,蘇慧也以“過來人”的身份,根據自己的經驗對未來想要入行、有電影夢的創業者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希望他們不要像我這樣九死一生的拼,我也希望我的故事能夠警醒他們,我走到今天所承受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這兩年是我40幾年來過得最難受的兩年,我不希望再有人像我這麼累。在挑選合作夥伴方面一定要看准,不要輕易相信別人,影視行業比其他行業的水深得多,非常容易被忽悠”。

文|賈悅琳

引爆泛娛樂,發現新價值

暴娛(baoyu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