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紮心了!蘋果最差的手機竟是它,這些史上尷尬手機你有用過嗎?

蘋果iPhone 5c:蘋果手機史上的一款夭折產品

蘋果手機一直以來都受到消費者的熱捧,但其高冷的價格也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因此,很多人呼喚著蘋果做一部具有性價比的機型。於是,iPhone 5c就誕生了。當時的iPhone 5c採用聚碳酸酯材質多彩後殼,搭載蘋果A6雙核處理器,前置120萬+後置800萬圖元攝像頭,電池容量為1510mAH,運行IOS 7系統。

原本以為廉價iPhone來了,可最低4088元(8GB版本)的起步價著實讓人失望。且不說它那美其名曰聚碳酸酯(塑膠),充滿青(lian)春(jia)的多彩背殼,就它那和5s一樣1GB的運行記憶體卻卡頓得不像蘋果手機的性能表現,真的對得起這個售價嗎?

iPhone 5c差強人意的配置卻依舊持有高冷的價格,這使得它成為蘋果史上最悲慘的一代手機,不僅銷量不盡如意,甚至該系列才剛出第一代就慘遭被砍,無後續之作。再看看後期的iPhone SE,雖然也是用同樣的外觀炒了次冷飯,但至少SE以3288起步的價格證明了蘋果也是能有性價比的。

小米3:猜猜我像誰?

小米手機一直秉承著“為發燒而生”的極客理念,

即使擁有發燒級配置,但其在性價比上可謂是無人能敵,加上MIUI系統的強大加持,使得無數“米粉”競折腰。在歷代更新的產品中,小米甚至創造了就算在現在都還能流暢使用的小米2S一代神機。

(小米3)

雖然今年7年磨一劍的米6外觀達到了小米手機顏值的巔峰,

但其中有一款不得不說的“四不像”產品—米3。從歷代產品的外觀設計來看,基本上都是循序漸進的,上一代或者下一代產品都會有彼此的影子,但唯獨當年米3的外觀設計“獨樹一幟”。

(從左到右:小米3、聯想K900、諾基亞Lumia 920)

米3當時“顛覆”的外觀設計,遠看似諾基亞Lumia 920,近看似聯想K900。與前代小米2系列外觀沒有相似就算了,而後的小米4卻又變回了正正方方的“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難道米3是小米在手機外觀設計上探索的試驗品嗎?

魅族MX4 Pro:高端產品線的首尬之作

魅族手機一直以來在外觀顏值上是最不用操心的,畢竟魅族可是當初能把黑暗中那顆忽閃忽閃的小圓圈,做到美得令人驚歎的廠家。但有句話“好看的卻又不經用”實在是紮了無數魅友的心,手機顏值的確是美,但在處理器性能上或“bugme”的優化上卻又那麼令人操心。

2014年年末的魅族,開創了高端機型PRO系列。並發佈了其系列中的第一款機型—魅族MX4 Pro,作為全球首款正面按壓式指紋識別的 Android 手機,其搭載三星Exynos 5430八核處理器,擁有2560*1536的5.5寸超2K螢幕,Retina Sound音樂HiFi系統和索尼頂級CMOS 2070萬圖元攝像頭。

如此配置的手機,售價卻是2499元起。聽到這裡許多魅友都開始情不自禁地自豪起來了。但不幸的是,就算如此豪華配置的MX4 Pro,卻被當時“bugme”給害了,成為了魅族史上最不順暢的手機。加上超2K的螢幕,MX4 Pro的續航問題又凸顯而出。話說這好歹也是魅族高端產品線的首款機型,這麼尷尬的市場表現估計連魅族自己也不願回想了吧。

三星Galaxy S5、Note 7:成就你的“王者低谷”、蘋果出7我出炸

三星Galaxy系列智慧手機是其從2010年開始打造的產品線,承載著三星移動手機業務的半壁江山。從Galaxy S的劍指iPhone,到Galaxy S4的經典外觀,再到Galaxy S6和S8的驚歎之作,在外觀設計上三星也是盡顯大佬風範。

(三星Galaxy S5)

但你還記得被人吐槽最嚴重的Galaxy S5嗎?當年HTC已將金屬機身玩弄得爐火純青,但三星這邊還依舊堅持廉價感十足的塑膠機身,延續了S4的外觀設計,只是加入了IP67防水防塵和指紋識別。這直接導致S5成為了三星銷量最差的機型,使得昔日的王者跌入低谷。

(三星Note7)

而去年電池爆炸門的主角三星Note 7,是三星近年來又一尷尬的事件。當國內機場開始禁止乘客攜帶三星Note 7登機的時候,當三星最終無奈的以全球召回的措施應對爆炸門的時候,面對設計和性能上都十分優秀的Note 7人們紛紛唏噓不已。

一加X:說好的一年只做一次“機”呢?

一加手機相比前面的幾個廠商略顯年輕,但以其獨特的外觀設計,清新簡潔的“氫、氧”系統和較高的性價比,首在國外打開了屬於自己的市場。在國內,也隨即擁有了不少“加友”粉絲。

一開始,一加聲稱一年只做一款旗艦產品,用心做“機”。但尷尬的是,2015年10月說好一年只做一次“機”的一加發佈會了一加X。該機搭載驍龍801處理器、2+16GB記憶體組合、前置800萬+後置1300萬圖元攝像頭,分為基礎版、標準版和陶瓷版,售價1499元起。

而現實是殘酷的,想在千元機市場上分得一杯羹的一加,其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在拼性價比的千元機市場上,一旦有比你更好更便宜的機型出現,必定就會被消費者遺棄。因此並沒有嘗到甜頭的一加,也在後續砍掉了這一系列產品線。

總結:失敗並不尷尬

其實無論像蘋果、三星這些行業巨頭,還是像一加這些年輕化手機品牌,都會有想要去創新去嘗試卻又失敗的時候,都會有產品開發過程中出現思維僵化,靈感枯竭的時候。

他們的嘗試是值得肯定,就如蘋果沒玩好聚碳酸酯多彩後殼,但換做是以千元機面世的魅藍卻成功了。而他們的低谷時期也正是反思自我的機會,就如三星在S5之後絕地反擊,發佈驚豔世人的S6重回巔峰,boom7之後用震撼的S8再次證明三星在設計上的實力。

失敗後被人遺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在失敗中找到製造成功的機會。

但有句話“好看的卻又不經用”實在是紮了無數魅友的心,手機顏值的確是美,但在處理器性能上或“bugme”的優化上卻又那麼令人操心。

2014年年末的魅族,開創了高端機型PRO系列。並發佈了其系列中的第一款機型—魅族MX4 Pro,作為全球首款正面按壓式指紋識別的 Android 手機,其搭載三星Exynos 5430八核處理器,擁有2560*1536的5.5寸超2K螢幕,Retina Sound音樂HiFi系統和索尼頂級CMOS 2070萬圖元攝像頭。

如此配置的手機,售價卻是2499元起。聽到這裡許多魅友都開始情不自禁地自豪起來了。但不幸的是,就算如此豪華配置的MX4 Pro,卻被當時“bugme”給害了,成為了魅族史上最不順暢的手機。加上超2K的螢幕,MX4 Pro的續航問題又凸顯而出。話說這好歹也是魅族高端產品線的首款機型,這麼尷尬的市場表現估計連魅族自己也不願回想了吧。

三星Galaxy S5、Note 7:成就你的“王者低谷”、蘋果出7我出炸

三星Galaxy系列智慧手機是其從2010年開始打造的產品線,承載著三星移動手機業務的半壁江山。從Galaxy S的劍指iPhone,到Galaxy S4的經典外觀,再到Galaxy S6和S8的驚歎之作,在外觀設計上三星也是盡顯大佬風範。

(三星Galaxy S5)

但你還記得被人吐槽最嚴重的Galaxy S5嗎?當年HTC已將金屬機身玩弄得爐火純青,但三星這邊還依舊堅持廉價感十足的塑膠機身,延續了S4的外觀設計,只是加入了IP67防水防塵和指紋識別。這直接導致S5成為了三星銷量最差的機型,使得昔日的王者跌入低谷。

(三星Note7)

而去年電池爆炸門的主角三星Note 7,是三星近年來又一尷尬的事件。當國內機場開始禁止乘客攜帶三星Note 7登機的時候,當三星最終無奈的以全球召回的措施應對爆炸門的時候,面對設計和性能上都十分優秀的Note 7人們紛紛唏噓不已。

一加X:說好的一年只做一次“機”呢?

一加手機相比前面的幾個廠商略顯年輕,但以其獨特的外觀設計,清新簡潔的“氫、氧”系統和較高的性價比,首在國外打開了屬於自己的市場。在國內,也隨即擁有了不少“加友”粉絲。

一開始,一加聲稱一年只做一款旗艦產品,用心做“機”。但尷尬的是,2015年10月說好一年只做一次“機”的一加發佈會了一加X。該機搭載驍龍801處理器、2+16GB記憶體組合、前置800萬+後置1300萬圖元攝像頭,分為基礎版、標準版和陶瓷版,售價1499元起。

而現實是殘酷的,想在千元機市場上分得一杯羹的一加,其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在拼性價比的千元機市場上,一旦有比你更好更便宜的機型出現,必定就會被消費者遺棄。因此並沒有嘗到甜頭的一加,也在後續砍掉了這一系列產品線。

總結:失敗並不尷尬

其實無論像蘋果、三星這些行業巨頭,還是像一加這些年輕化手機品牌,都會有想要去創新去嘗試卻又失敗的時候,都會有產品開發過程中出現思維僵化,靈感枯竭的時候。

他們的嘗試是值得肯定,就如蘋果沒玩好聚碳酸酯多彩後殼,但換做是以千元機面世的魅藍卻成功了。而他們的低谷時期也正是反思自我的機會,就如三星在S5之後絕地反擊,發佈驚豔世人的S6重回巔峰,boom7之後用震撼的S8再次證明三星在設計上的實力。

失敗後被人遺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在失敗中找到製造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