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網劇《鬼吹燈之黃皮子墳》7月21日上線 管虎執導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禮智

提起導演管虎,很多人會想到《鬥牛》《老炮兒》等電影作品。

但就是這麼一個電影大導,卻拍網劇了,而且還是最近特別火的IP《鬼吹燈》。7月21日,由管虎導演的網劇《鬼吹燈之黃皮子墳》正式上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管虎說自己以前特別瞧不起網劇,但看著那麼多人喜歡,他想弄清楚其中的原因。他還說這次拍《鬼吹燈》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要出一個系列,所以要先把人物立住,“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物”。

執導網劇:

其實以前特別看不上

網劇《鬼吹燈之黃皮子墳》改編自天下霸唱的小說《鬼吹燈》系列第二部第一卷,主要講述出國在即的胡八一收拾行李時發現了一張照片,勾起了主角們二十年前當知青的回憶,講述他們在上世紀60年代插隊時的一段歷險故事。這部網劇請來了導演管虎,要知道這可是一位電影名導,《鬥牛》《老炮兒》等作品不僅風格十足,而且口碑極佳。接受採訪時,管虎並不諱言,其實自己之前有點看不上網劇,“剛出現網劇的時候,有人找過我,我特排斥,我說不做,看不上那東西。

後來就有人埋怨我說你看你當時沒做吧,現在那部網劇怎樣怎樣了,我就留意了那部網劇的播放情況,心想原來是這樣一種的形式。這樣對網劇就有了初步的概念”。

對於《鬼吹燈》等網路小說,管虎的態度剛開始也和對待網劇差不多,“剛開始我對網路小說,也多多少少會有點排斥的心理”。

不過,《鬼吹燈》這部作品實在太火了,由不得管虎不注意到它,沒想到看了之後他發現還真有些不一樣的東西,“它跟我們常規的文學作品是不一樣的。這麼多人喜歡它,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就開始琢磨這個事兒,後來找到了自己喜歡的點,就決定做”。

經典改編:

擁躉太多儘量不改

很多人感覺《鬼吹燈》想像力特別天馬行空,因此特別吸引人。但是管虎的視角不一樣,他認為這部《鬼吹燈之黃皮子墳》特別寫實,“接近鄉村野史,就跟真的發生過一樣,這種鄉村野史感就特能吸引我。

故事本身有一種青春冒險的色彩,它有青春片的色彩,又有冒險主義精神”。管虎坦言,青春有很多種,這種就叫冒險青春,“我們生活中實現不了的,但在那個環境裡它實現了。我跟所有人說,咱們得讓大家覺得他們可愛,不光是胡八一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這種可愛勁兒其實就是從男孩到男人的成長過程”。

對於《鬼吹燈》這種經典IP的改編,基本都會面臨一個兩難選擇,改大了不符合原著粉的口味,改小了又不一定適合影視語言。對於這個難題,管虎也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他選擇了一種最保險的方式,那就是儘量不大改,“我們的原則是儘量不要動,還是尊重它,不會改編太多。因為《鬼吹燈》擁躉實在太多,萬一改得不滿意,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你淹死”。不過,管虎也坦言,在某種程度上也會有很多改動的地方,“因為網路小說的特點就是邏輯性不強,片段感特別強。但你若真的把它變成電影劇本,故事的邏輯就變得很重要。所以從邏輯的角度上講,故事會有一些變化,場景和情節的設置也要讓它更趨於寫實”。

人物塑造:

阮經天天生有冒險氣質

在管虎看來,無論如何改,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物,“中國電影缺的是人物,不是故事講得不好,而是缺人物的樹立。你現在能記住的好電影,全是人物栩栩如生的,情節差不多都快忘光了,但你會記得人。中國電視劇也缺這個,我希望把人物先做好,用各種手段去梳理、塑造人物。到拍第二部,第三部的時候,再看能否把電影感放進去,但這也是塑造人物的一部分”。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中,胡八一由靳東飾演,《鬼吹燈之黃皮子墳》中的胡八一由阮經天飾演。問題來了,胡八一也算個老北京,而且還生活在上世紀60年代,臺灣男演員阮經天能行嗎?管虎說,自己反而覺得很合適,“阮經天天生有一種魅力,我們一群人坐在一塊,所有人都會注意到他。他是一個冒險精神極佳的人,會去玩很多很危險的運動,真的就是胡八一的那種感覺”。而對於阮經天的臺灣腔,管虎也曾想過用配音,“我曾經嘗試過給小天配北京話,但是不行,聽著太難受,不夠生動。後來發現,他自己的聲音更貼合這個人物。所以,我還是選擇了人物第一。人物的塑造,口音不是最重要的,我也不想給他負擔,所以我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在小說中,胡八一本身就有福建的背景色彩,我們這麼安慰自己,也希望將來觀眾能接受他的口音”。在拍的過程中,管虎發現自己的選擇是對的,“他沒拍完我就覺得他是了,在現場大家都叫他老胡,我覺得他具有小領袖的氣質,也有非常強烈的冒險感,其實剛開始我不太相信他有那個睿智,但他反而演出來了”。

[編輯: 李敏娜]

不過,管虎也坦言,在某種程度上也會有很多改動的地方,“因為網路小說的特點就是邏輯性不強,片段感特別強。但你若真的把它變成電影劇本,故事的邏輯就變得很重要。所以從邏輯的角度上講,故事會有一些變化,場景和情節的設置也要讓它更趨於寫實”。

人物塑造:

阮經天天生有冒險氣質

在管虎看來,無論如何改,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物,“中國電影缺的是人物,不是故事講得不好,而是缺人物的樹立。你現在能記住的好電影,全是人物栩栩如生的,情節差不多都快忘光了,但你會記得人。中國電視劇也缺這個,我希望把人物先做好,用各種手段去梳理、塑造人物。到拍第二部,第三部的時候,再看能否把電影感放進去,但這也是塑造人物的一部分”。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中,胡八一由靳東飾演,《鬼吹燈之黃皮子墳》中的胡八一由阮經天飾演。問題來了,胡八一也算個老北京,而且還生活在上世紀60年代,臺灣男演員阮經天能行嗎?管虎說,自己反而覺得很合適,“阮經天天生有一種魅力,我們一群人坐在一塊,所有人都會注意到他。他是一個冒險精神極佳的人,會去玩很多很危險的運動,真的就是胡八一的那種感覺”。而對於阮經天的臺灣腔,管虎也曾想過用配音,“我曾經嘗試過給小天配北京話,但是不行,聽著太難受,不夠生動。後來發現,他自己的聲音更貼合這個人物。所以,我還是選擇了人物第一。人物的塑造,口音不是最重要的,我也不想給他負擔,所以我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在小說中,胡八一本身就有福建的背景色彩,我們這麼安慰自己,也希望將來觀眾能接受他的口音”。在拍的過程中,管虎發現自己的選擇是對的,“他沒拍完我就覺得他是了,在現場大家都叫他老胡,我覺得他具有小領袖的氣質,也有非常強烈的冒險感,其實剛開始我不太相信他有那個睿智,但他反而演出來了”。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