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因為一句玩笑話,袁世凱讓原配守活寡幾十年,自己卻娶了9房姨太太

光緒二年(1876),17歲的袁世凱完成了人生兩件大事:一是參加河南鄉試,結果名落孫山;二是回老家成婚,娶了他第一任妻子。

袁世凱的老丈人于鼇,家產萬貫,是陳州的一大戶,土地很多,

家裡曾掛過“雙千頃牌”。

妻子于氏雖是大家閨秀,但沒讀過什麼書,不怎麼識字,僅粗懂封建禮教規矩。不過人長得不醜,人也本分老實。所以後來袁世凱一口氣娶了9個姨太太,而她始終一聲不吭。

小倆口成婚頭兩年,感情還算好,結婚兩年便生下一子,

即長子袁克定。然而,兒子出生沒多久,袁世凱便因為一句玩笑話和於氏反目,導致冷淡相處幾十年。一直到老袁去世,於氏僅有“主婦”的牌位,而無原配之實。

有一天晚上,小倆口剛回到房間,於氏倒好熱水,服侍丈夫洗臉洗腳,然後又自己解衣淨身。脫了外衣坐在床上的袁世凱看到於氏從腰間解下一條鄉土氣很濃的大紅繡花緞子褲帶,便和老婆開了一句玩笑:

“看你打扮的樣子,

活像個馬班子。”

如果是個善風情、會撒嬌的老婆,此時一定會撲到丈夫的懷裡,小拳頭捶打一通,紅著臉嗔怒一番,或者乘勢撩起丈夫的興致,翻江倒海一番,也就罷了。偏偏袁世凱遇到的是一個不開玩笑,木槌敲磚頭——實打實的老婆,一聽這話就動氣了。

“馬班子”是河南項城一帶的方言,即妓☆禁☆女的意思。于氏覺得丈夫講這話,是對自己莫大的侮辱,但反唇相譏,狠狠回敬了一句:

“我不是馬班子,我有姥姥家。”

於氏說的“我有姥姥家”,意即我有娘家,是明媒正娶的正房太太,而袁世凱的生母是姨太太,是偏房。這一點對於男人家是十分敏感的,而對於袁世凱這們性格的人,更是一大隱痛之處,容不得別人揭這塊傷疤。

當下就摔開房門,

頭也不回地沖了出去,而把老婆于氏丟在房裡,從此以後,再也不跟她同房。

僅僅因為一句氣話,於氏就斷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所以,袁世凱的原配夫人于氏在生下袁克定以後,就再也沒有其他子女。袁世凱在外面闖世界,做官享福,即使把兒子克定帶出,

寧願交給姨太太看護,也不接她出來,而是一直讓她在袁家寨裡,獨守空房。

直到袁世凱做了山東巡撫,為樹立一方父母官的形象,在接她母親來濟南時,才順便把於氏也帶來服侍婆婆,由此可見袁世凱的性格。

袁世凱從接於氏到濟南,直到後來做了中華帝國的皇帝,始終只承認她是名義上的夫人,既不讓她參與管理家政,也從不和她同房。清末,宮廷曾封於氏為一品誥命夫人,儘管如此,她在家裡的地位並未改變。

後來,就任大總統的袁世凱住進中南海之後,於氏當然也跟著住進去了。在中南海懷仁堂延慶樓後面,有一處三進的大院子,叫福祿居。于氏和袁克定的妻子兒女們就住在這裡。

那時候,袁世凱在子女和姨太太們面前,已養成了習慣,每隔三天五天,就到福祿居於氏的房中坐一會兒。

見面的時候,基本上已是固定的模式:袁世凱先問一句:“太太,你好。”於氏也總是答一句:“夫君,你好。”接著,倆人就隨意聊幾句無關緊要的家常話,一次例行會見就算結束了。

夫妻彬彬有禮、客客氣氣,真正應了一句:相敬如賓,只是毫無夫妻間的恩愛可言。

於氏幾乎大半生都是在這種閉塞孤獨、枯燥無味的生活在度過的。在袁世凱去世兩年之後,於氏也因病去世。

儘管如此,她在家裡的地位並未改變。

後來,就任大總統的袁世凱住進中南海之後,於氏當然也跟著住進去了。在中南海懷仁堂延慶樓後面,有一處三進的大院子,叫福祿居。于氏和袁克定的妻子兒女們就住在這裡。

那時候,袁世凱在子女和姨太太們面前,已養成了習慣,每隔三天五天,就到福祿居於氏的房中坐一會兒。

見面的時候,基本上已是固定的模式:袁世凱先問一句:“太太,你好。”於氏也總是答一句:“夫君,你好。”接著,倆人就隨意聊幾句無關緊要的家常話,一次例行會見就算結束了。

夫妻彬彬有禮、客客氣氣,真正應了一句:相敬如賓,只是毫無夫妻間的恩愛可言。

於氏幾乎大半生都是在這種閉塞孤獨、枯燥無味的生活在度過的。在袁世凱去世兩年之後,於氏也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