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揭秘8000米以上的致命誘惑,你一輩子都別想到達的絕美地帶

本傑明佛蘭克林曾經說過:

“有些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75才被埋葬。”

每天沉浸在人群的喧囂,繁複的工作中

三點一線,周而復始

去個周邊遊都不敢奢侈

探險?根本不存在的

但真的不存在嗎?

我們只是潛意識不願意離開那個熟悉的自我

但走出去,其實有更大的世界

更精彩的你!

聽說8000米以上的絕美地帶

是仙境一般的存在

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磨難的地球留下了無數難解的謎團

8000以上的絕美雪峰

吸引著探險家、登山者一米一米地攀爬

一條山脊接著一條山脊地探索

然而它只對極少數人張開過懷抱

普通人更是一輩子都無法觸及

多少人,魂牽夢繞,趨之若素

多少次,日夜仰望,滿懷期待

我們為何難以抵擋的它魔力呢?

7點30分

一縷曙光乍現

海拔最高的山峰被率先點亮

湖面之中

一顆灼燒的寶石好似正從湖底升起

它便是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瑪(Qomolangma)

(拍攝於早晨7點30分左右,攝影師@田忠智)

中國西藏定日和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

北坡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境內

南坡在尼泊爾王國境內

海拔高度8844.43米(2005年5月22日測量資料)

攀登季節4-5月

首登1953年5月29日

來自34歲的紐西蘭登山家艾德蒙·希拉蕊(EdMund Hillary)

作為英國登山隊隊員與39歲的尼泊爾嚮導丹增·諾爾蓋 (Tenzing Norgay )

一起沿東南山脊路線登上珠穆朗瑪峰

是攀登紀錄中第一次登頂成功的登山隊伍。

1960年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

這裡的珠峰

如炭燒般火紅

(冬季在卡拉帕塔半山腰拍到的珠峰日落,呈現難以置信的紅色,攝影師@高承)

在鮑爾斯的鏡頭之下

世界第二大山峰喬戈裡峰巍峨聳立綿延

喬戈裡峰亦稱K2

位於中國/喀什米爾(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

世界第二高峰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

海拔8611米

攀登季節春秋

海拔7000米以上經常刮著8級以上的高空風

風速達每小時60公里以上

有時一秒就可以達到25米

降雪太普遍

溫度最低達到零下50°

峰頂常年被濃霧籠罩

高度僅次於著名的珠穆朗瑪峰

但其攀登難度遠遠高於珠穆朗瑪峰

喬戈裡峰被稱為野蠻巨峰

喬戈裡那金字塔般拔地而起的形態

以及喀喇昆侖地區變幻莫測的惡劣天氣

其一直以攀登死亡率超過27%的概率高居登山榜首

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沒有冬攀成功的八千米級獨立山峰

它的首登記錄於1954年7月31日

義大利AchilleCompagnoni和LinoLacedelli登頂成功

干城章嘉峰

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在尼泊爾和錫金的邊界線上

海拔8586米,為世界第三高峰

干城章嘉峰山麓,據說是“雪人”頻繁出沒的地方

上世紀60年代,印度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拍攝了電影《干城章嘉峰》

1955年5月25日,英國登山隊的G·班德、N·哈迪、J·布朗

和T·斯特裡塞爾四人首次登上頂峰

借著山友的圖片做展示

圖中的紅線就是洛子峰c4突擊營地到頂峰的線路

冰坡度達80°以上

危險與美麗並存

震撼極了

洛子峰,英文名Lhotse

海拔8516米,為世界第四高峰

洛子藏語稱之為“丁結協桑瑪”

意思是“青色美貌的仙女”

以山峰的北山脊與東南山肯為界

其東側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定日縣曲當鄉境內

其西側屬尼泊爾王國

千年的冰磧和巨大的冰川所覆蓋

地形又是錯綜複雜、路線長,冰坡度大

有數不盡的巨大冰裂縫

據瞭解半個多世紀以來

有300多國外勇士,不幸長眠於此峰上

因而地方百姓抒此峰被喻為虎口

攀登季節春秋兩季

直到1956年5月18日

瑞士登山隊弗利萊姆·盧嘉格爾姆和埃爾斯托姆萊索姆兩人

從尼泊爾沿西坡首次登頂成功

馬卡魯峰北坡

馬卡魯峰

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

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

儘管遠沒有珠峰有名

但馬卡魯峰依舊是登山愛好者的“樂園”

馬卡魯,在藏語中為“黑色巨峰”之意

形容它那在強風之下呈裸☆禁☆露狀態的黑色山岩

峰體上終年覆蓋著厚厚的冰雪

坡穀中分佈著巨大的冰川

冰川上有許多深淵般的巨大冰裂縫

冰崩雪崩都十分頻繁

1955年法國登山隊的9名隊員首次登上峰頂

卓奧友峰

卓奧友峰

海拔8201米

在中國與尼泊爾的邊界上

巍然屹立於喜馬拉雅山脈的中部

東距珠穆朗瑪峰約30公里

卓奧友藏語意為“大尊師”,山勢魁偉

卓奧友峰有五條主山脊

峰體常年積雪,四周雪峰林立

層巒峰迭,十分壯觀

道拉吉利峰

道拉吉裡(又譯道拉吉利)峰

在喜瑪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境內

海拔高度為8167米,為世界第七高峰。

道拉吉利意為“白色的山”

因其山勢險惡,使人望而生畏

故又有“魔鬼峰”之稱

它是喜瑪拉雅山真正的寶石

道拉吉裡峰南壁有著世界上最高的

未被攀登過的雪岩混合線路

其峰頂宛如城堡,高聳在生命禁區之中

1960年5月13日,一支國際聯合登山隊首次登項道拉吉裡峰

馬納斯魯峰

馬納斯魯峰又稱馬納斯盧Ⅰ峰

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

海拔8163米,為世界第八高峰

藏族稱之為庫湯格峰或庫湯山

意為平坦的地方,用以描述其寬大的頂部

馬納斯魯峰周圍群峰林立

在眾多山峰的簇擁下

他顯得更為巍峨雄壯

1956年5月9日

日本登山隊的兩名隊員和尼泊爾嚮導共4人

沿北坡首次登頂馬納斯魯峰

南迦帕爾巴特

南迦帕爾巴特

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巴控喀什米爾地區

海拔8125米,世界第九高峰

當地土語意為“群山之王”

山的南面是世界上最大的岩壁

魯帕爾岩壁,有1萬5千英尺長

對它的首次嘗試是沿著一條狹窄的山脊線才得以登頂

如此複雜的攀登線路,

使得攀登死亡率極高,被稱為“殺手山峰”

1953年7月3日,奧地利登山隊的布林(HermannBuh1)員獨自一人

首登南迦·帕爾巴特峰成功

但這次活動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共有11名登山隊員和15位搬運工遇難

安納普爾那峰

安納布林納峰

又稱庫塘峰,海拔8091米,世界第十高峰

位於尼泊爾王國西北部,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

安納布林納峰是第一座被登頂的8000米級山鋒

但這絲毫不能表明它是一座容易攀登的山峰

事情恰好相反

因為多發雪崩事故它被所有攀登者認為是世界上最難逾越的高峰之一

在1950年的首登成功之後20年

沒有任何人再次攀登成功

加舒爾布魯木山1峰

加舒爾布魯木

坐落在喀喇昆侖山脈的主脊線上

是中國和喀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

海拔8080米,是喀喇昆侖山脈的第二高峰

也是世界上名列第ll位高峰

“加舒爾布魯木”,為“閃爍著光芒的山嶺"

主峰加舒爾布魯木I峰山體高大,溝穀陡峭

形如一座巨型金字塔

東坡陡峽谷中是阿魯爾清冰川和奧爾杜克冰川

冰川上有許多又深又大

縱橫交錯的明暗裂隙

攀登最佳時期6-8月

1958年,美國登山隊由克林奇(NichClinch)

帶領穿過南刃脊首登加舒布魯木I峰

布洛阿特峰

布洛阿特峰

海拔8051米(26414英尺)世界上名列第12

原被命名為“K3”

但後來發現其峰頂有1.5公里長

因此又命名為Broad Peak,意為“寬闊的山峰”

布洛阿特峰山勢巍峨,常年覆蓋著冰雪

它有三條主山脊,北山脊和南山脊為喀喇昆侖山脈的主脊線

也是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國界線

這三座高峰挺拔突兀,直刺青天

故而當地人稱之為“佛洛青日崗”意即“三尖山”

而"布洛阿特"則由來於1892年一個美國探險隊員的名字

在1957年,由奧地利隊的4名隊員于6月9日登上頂峰

迦舒布魯姆Ⅱ峰

迦舒布魯姆Ⅱ峰

海拔8034米

喀拉昆侖山脈中國新疆和喀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

迦舒布魯姆II峰溝穀陡峭,峰巔直插雲霄

陡悄的坡壁上冰雪覆蓋,北側地形尤為陡峭複雜

雪崩頻繁,攀登極為困難

因此至今尚未有人從中國一側登頂成功

首創征服該峰紀錄的是

奧地利人弗利茨·莫拉維克、漢斯·威廉帕爾特、澤普·拉列赫3人

他們於1956年7月1日沿西南山脊(屬喀什米爾地區)登山頂峰

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米

在世界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第14位

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山峰

希夏邦馬峰,藏語是“氣候嚴寒、天氣惡劣多變”之意。

希夏邦馬峰由三個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組成

整個枯崗日山脈冰川和永久積雪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

主要集中于希夏邦馬峰周圍

5000~5800米之間引人入勝的冰塔區

長達幾千米,形態甚是奇異

宛若活生生的“冰晶園林”

佈滿了縱橫交錯的冰雪裂縫和時而發生的巨冰雪崩

為登山者設置了種種困難

1964年5月2日,許競、王富洲、張俊岩等

10名中國登山隊隊員首登希夏邦馬峰

標誌著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極高峰,已全部被人類踏足

如果你有一個機會,攀登8千米的雪山之巔,將雲山霧海都俯身腳下,你是否有勇氣,暫時脫離現實俗務,登高而呼?把大半個中國的山川河谷都變成雲層之下的尋常風景,體驗一把天帝山神的視覺!

推薦書籍:《進入空氣稀薄地帶》《如履薄冰》《巔峰之旅:登山手冊》《登山進階》《孤身絕壁》

推薦電影:《垂直極限》《攀登梅魯峰》《喜馬拉雅天梯》《走進空氣稀薄地帶》《絕命海拔》

(措學仁瑪營地,珠峰、洛子峰、馬卡魯峰以及珠穆朗卓的日照金山倒影)

(拍攝於晚上23點左右,攝影師@曲子華)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拍攝於早晨6點左右,攝影師@田忠智)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對面山峰最高者為洛子峰,攝影師@宗京寧)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從卡拉帕塔拍攝的連綿群峰,攝影師及標注者@老J)

不得不說能攀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人

真是神一般的存在

或許我們沒有能力登上8000米以上的高峰

體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但可以不斷挑戰自我

超越自己的極限

去仰望雪山之巔

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吧

從今天開始,我會在這裡陪你喝這世上最烈的酒,看這世上最美的風景!

溫馨提示:專注川藏線青藏線自駕旅行,分享西藏美景,解讀藏地文化,讓我們去遠方撒歡!

降雪太普遍

溫度最低達到零下50°

峰頂常年被濃霧籠罩

高度僅次於著名的珠穆朗瑪峰

但其攀登難度遠遠高於珠穆朗瑪峰

喬戈裡峰被稱為野蠻巨峰

喬戈裡那金字塔般拔地而起的形態

以及喀喇昆侖地區變幻莫測的惡劣天氣

其一直以攀登死亡率超過27%的概率高居登山榜首

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沒有冬攀成功的八千米級獨立山峰

它的首登記錄於1954年7月31日

義大利AchilleCompagnoni和LinoLacedelli登頂成功

干城章嘉峰

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在尼泊爾和錫金的邊界線上

海拔8586米,為世界第三高峰

干城章嘉峰山麓,據說是“雪人”頻繁出沒的地方

上世紀60年代,印度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拍攝了電影《干城章嘉峰》

1955年5月25日,英國登山隊的G·班德、N·哈迪、J·布朗

和T·斯特裡塞爾四人首次登上頂峰

借著山友的圖片做展示

圖中的紅線就是洛子峰c4突擊營地到頂峰的線路

冰坡度達80°以上

危險與美麗並存

震撼極了

洛子峰,英文名Lhotse

海拔8516米,為世界第四高峰

洛子藏語稱之為“丁結協桑瑪”

意思是“青色美貌的仙女”

以山峰的北山脊與東南山肯為界

其東側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定日縣曲當鄉境內

其西側屬尼泊爾王國

千年的冰磧和巨大的冰川所覆蓋

地形又是錯綜複雜、路線長,冰坡度大

有數不盡的巨大冰裂縫

據瞭解半個多世紀以來

有300多國外勇士,不幸長眠於此峰上

因而地方百姓抒此峰被喻為虎口

攀登季節春秋兩季

直到1956年5月18日

瑞士登山隊弗利萊姆·盧嘉格爾姆和埃爾斯托姆萊索姆兩人

從尼泊爾沿西坡首次登頂成功

馬卡魯峰北坡

馬卡魯峰

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

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

儘管遠沒有珠峰有名

但馬卡魯峰依舊是登山愛好者的“樂園”

馬卡魯,在藏語中為“黑色巨峰”之意

形容它那在強風之下呈裸☆禁☆露狀態的黑色山岩

峰體上終年覆蓋著厚厚的冰雪

坡穀中分佈著巨大的冰川

冰川上有許多深淵般的巨大冰裂縫

冰崩雪崩都十分頻繁

1955年法國登山隊的9名隊員首次登上峰頂

卓奧友峰

卓奧友峰

海拔8201米

在中國與尼泊爾的邊界上

巍然屹立於喜馬拉雅山脈的中部

東距珠穆朗瑪峰約30公里

卓奧友藏語意為“大尊師”,山勢魁偉

卓奧友峰有五條主山脊

峰體常年積雪,四周雪峰林立

層巒峰迭,十分壯觀

道拉吉利峰

道拉吉裡(又譯道拉吉利)峰

在喜瑪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境內

海拔高度為8167米,為世界第七高峰。

道拉吉利意為“白色的山”

因其山勢險惡,使人望而生畏

故又有“魔鬼峰”之稱

它是喜瑪拉雅山真正的寶石

道拉吉裡峰南壁有著世界上最高的

未被攀登過的雪岩混合線路

其峰頂宛如城堡,高聳在生命禁區之中

1960年5月13日,一支國際聯合登山隊首次登項道拉吉裡峰

馬納斯魯峰

馬納斯魯峰又稱馬納斯盧Ⅰ峰

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

海拔8163米,為世界第八高峰

藏族稱之為庫湯格峰或庫湯山

意為平坦的地方,用以描述其寬大的頂部

馬納斯魯峰周圍群峰林立

在眾多山峰的簇擁下

他顯得更為巍峨雄壯

1956年5月9日

日本登山隊的兩名隊員和尼泊爾嚮導共4人

沿北坡首次登頂馬納斯魯峰

南迦帕爾巴特

南迦帕爾巴特

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巴控喀什米爾地區

海拔8125米,世界第九高峰

當地土語意為“群山之王”

山的南面是世界上最大的岩壁

魯帕爾岩壁,有1萬5千英尺長

對它的首次嘗試是沿著一條狹窄的山脊線才得以登頂

如此複雜的攀登線路,

使得攀登死亡率極高,被稱為“殺手山峰”

1953年7月3日,奧地利登山隊的布林(HermannBuh1)員獨自一人

首登南迦·帕爾巴特峰成功

但這次活動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共有11名登山隊員和15位搬運工遇難

安納普爾那峰

安納布林納峰

又稱庫塘峰,海拔8091米,世界第十高峰

位於尼泊爾王國西北部,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

安納布林納峰是第一座被登頂的8000米級山鋒

但這絲毫不能表明它是一座容易攀登的山峰

事情恰好相反

因為多發雪崩事故它被所有攀登者認為是世界上最難逾越的高峰之一

在1950年的首登成功之後20年

沒有任何人再次攀登成功

加舒爾布魯木山1峰

加舒爾布魯木

坐落在喀喇昆侖山脈的主脊線上

是中國和喀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

海拔8080米,是喀喇昆侖山脈的第二高峰

也是世界上名列第ll位高峰

“加舒爾布魯木”,為“閃爍著光芒的山嶺"

主峰加舒爾布魯木I峰山體高大,溝穀陡峭

形如一座巨型金字塔

東坡陡峽谷中是阿魯爾清冰川和奧爾杜克冰川

冰川上有許多又深又大

縱橫交錯的明暗裂隙

攀登最佳時期6-8月

1958年,美國登山隊由克林奇(NichClinch)

帶領穿過南刃脊首登加舒布魯木I峰

布洛阿特峰

布洛阿特峰

海拔8051米(26414英尺)世界上名列第12

原被命名為“K3”

但後來發現其峰頂有1.5公里長

因此又命名為Broad Peak,意為“寬闊的山峰”

布洛阿特峰山勢巍峨,常年覆蓋著冰雪

它有三條主山脊,北山脊和南山脊為喀喇昆侖山脈的主脊線

也是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國界線

這三座高峰挺拔突兀,直刺青天

故而當地人稱之為“佛洛青日崗”意即“三尖山”

而"布洛阿特"則由來於1892年一個美國探險隊員的名字

在1957年,由奧地利隊的4名隊員于6月9日登上頂峰

迦舒布魯姆Ⅱ峰

迦舒布魯姆Ⅱ峰

海拔8034米

喀拉昆侖山脈中國新疆和喀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

迦舒布魯姆II峰溝穀陡峭,峰巔直插雲霄

陡悄的坡壁上冰雪覆蓋,北側地形尤為陡峭複雜

雪崩頻繁,攀登極為困難

因此至今尚未有人從中國一側登頂成功

首創征服該峰紀錄的是

奧地利人弗利茨·莫拉維克、漢斯·威廉帕爾特、澤普·拉列赫3人

他們於1956年7月1日沿西南山脊(屬喀什米爾地區)登山頂峰

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米

在世界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第14位

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山峰

希夏邦馬峰,藏語是“氣候嚴寒、天氣惡劣多變”之意。

希夏邦馬峰由三個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組成

整個枯崗日山脈冰川和永久積雪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

主要集中于希夏邦馬峰周圍

5000~5800米之間引人入勝的冰塔區

長達幾千米,形態甚是奇異

宛若活生生的“冰晶園林”

佈滿了縱橫交錯的冰雪裂縫和時而發生的巨冰雪崩

為登山者設置了種種困難

1964年5月2日,許競、王富洲、張俊岩等

10名中國登山隊隊員首登希夏邦馬峰

標誌著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極高峰,已全部被人類踏足

如果你有一個機會,攀登8千米的雪山之巔,將雲山霧海都俯身腳下,你是否有勇氣,暫時脫離現實俗務,登高而呼?把大半個中國的山川河谷都變成雲層之下的尋常風景,體驗一把天帝山神的視覺!

推薦書籍:《進入空氣稀薄地帶》《如履薄冰》《巔峰之旅:登山手冊》《登山進階》《孤身絕壁》

推薦電影:《垂直極限》《攀登梅魯峰》《喜馬拉雅天梯》《走進空氣稀薄地帶》《絕命海拔》

(措學仁瑪營地,珠峰、洛子峰、馬卡魯峰以及珠穆朗卓的日照金山倒影)

(拍攝於晚上23點左右,攝影師@曲子華)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拍攝於早晨6點左右,攝影師@田忠智)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對面山峰最高者為洛子峰,攝影師@宗京寧)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從卡拉帕塔拍攝的連綿群峰,攝影師及標注者@老J)

不得不說能攀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人

真是神一般的存在

或許我們沒有能力登上8000米以上的高峰

體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但可以不斷挑戰自我

超越自己的極限

去仰望雪山之巔

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吧

從今天開始,我會在這裡陪你喝這世上最烈的酒,看這世上最美的風景!

溫馨提示:專注川藏線青藏線自駕旅行,分享西藏美景,解讀藏地文化,讓我們去遠方撒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