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學者:債務過剩——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罪魁”

(資料圖)

小林慶一郎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

民間部門存在的過剩債務造成了日本經濟長期停滯。

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經濟增長率和TFP增長率大幅下滑,並不是經濟景氣迴圈週期因素之類的短期問題,而是日本長期的經濟結構性問題引起的。

日本陷入經濟長期停滯的“泥潭”

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發生的具有代表性的變化,是新進入企業數量減少、退出企業數量增加。80年代末至90年代乃至進入本世紀初,退出企業數一直高於新進入企業數。

其次,專利申請件數能直接反映技術進步。進入本世紀,專利申請件數呈現出減少的態勢。

新進入企業減少、專利申請增長停滯等現象表明:在日本,結構性因素導致的技術進步停滯正在發生。導致這些問題的結構性因素之一,可以認為是過剩債務(從貸款人的立場看則是不良債權)。泡沫經濟崩潰後的上世紀90年代,民間自行處理的不良債權約為50萬億日元,

利用政府注入公共資金進行處理的額度約為50萬億日元。根據金融廳公佈的資料,90年代初期泡沫經濟崩潰、土地價格暴跌,大多數銀行貸款變成了不良債權。

銀行擱置對不良債權的處理具有經濟合理性

如果過剩債務不斷積累,借款人的經濟活動將變得效率低下。如果過剩債務達到一定水準,借款人的低效率經營將成為持久性狀態,有可能致使經濟長期停滯。

對於不良債權,

銀行不僅不收回那些企業無法償還的貸款,反而進一步將必要的資金放貸給那些企業,這種“追加貸款”實際上是對生產率偏低的企業提供補貼。在日本經濟界人士眼中。“追加貸款”亦視為“僵屍貸款”。

銀行擱置對不良債權的處理具有經濟合理性,一是如果過剩債務達到一定的水準,企業的無效率生產經營狀態將長時間持續,甚至在某種情形下會成為永久狀態;二是即便借款人因為持有過剩債務而陷入無效率狀態,

銀行暫時維持現狀、擱置削減借款人不良債權的做法有可能獲得較大利益;三是借款人因為背負過剩債務而陷入生產經營無效率狀態時,政府推行促進銀行處理不良債權的政策,能夠推動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恢復(既往)效率,推動經濟增長。

經濟長期停滯是日本經濟長期態勢

首先,債務過剩可能是經濟增長出現長期性停滯的原因。

金融的仲介功能不健全,金融危機後日本的經濟長期停滯,但在金融危機發生前後,金融仲介的技術並沒有發生變化。

根據簡單理論模型所開出的政策“處方”,將與既往研究所提的建議完全不同。簡單理論模型得出結論是,削減債務即推進不良債權處理,能夠使宏觀經濟體系恢復(既往)效率,進而直接提升TFP增長率和經濟增長率。具體的政策建議則包括:一、通過向貸款人發放補貼,促進不良債權的處理;二、推行有利於降低不良債權處理成本的規制改革。

如果預判未來25年的日本經濟走勢,債務問題導致經濟長期停滯這一難題在以下兩個層面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是公共債務層面。眾所周知,日本的政府債務餘額與GDP之比已逾240%,是當今發達國家中情況最糟糕的。因此,有必要將債務問題導致經濟陷入長期性停滯的可能性慎重地納入考慮並儘早加以解決的範疇;其次是泡沫成分消減過程中經濟風險可能再次出現這一層面。目前,日本首都及周邊城市房地產市場呈現出泡沫化活躍的跡象。假如泡沫存在的話,以2020年東京奧運會結束為契機,泡沫或將會破滅。在對這種風險進行探討時,應考慮到,債務問題和經濟長期停滯不應僅僅視為短期性問題,而應看作市場經濟體制內長期存在的具體實際問題。

促進不良債權的處理;二、推行有利於降低不良債權處理成本的規制改革。

如果預判未來25年的日本經濟走勢,債務問題導致經濟長期停滯這一難題在以下兩個層面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是公共債務層面。眾所周知,日本的政府債務餘額與GDP之比已逾240%,是當今發達國家中情況最糟糕的。因此,有必要將債務問題導致經濟陷入長期性停滯的可能性慎重地納入考慮並儘早加以解決的範疇;其次是泡沫成分消減過程中經濟風險可能再次出現這一層面。目前,日本首都及周邊城市房地產市場呈現出泡沫化活躍的跡象。假如泡沫存在的話,以2020年東京奧運會結束為契機,泡沫或將會破滅。在對這種風險進行探討時,應考慮到,債務問題和經濟長期停滯不應僅僅視為短期性問題,而應看作市場經濟體制內長期存在的具體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