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充氧意外,氧氣瓶爆炸燒傷護士!院前急救,用氧安全不容忽視!

針對「患者家屬救護車內抽煙致氧氣瓶爆炸傷護士」事件,3月21日,廣東清遠市人民醫院黨委辦公室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網傳與事實不符,氧氣瓶系意外爆炸,目前護士正在燒傷科治療,

病情穩定。

清遠當地朋友圈消息截圖顯示:一名患者家屬不顧勸告,執意在開著氧氣的救護車上抽煙,導致氧氣瓶爆炸,清遠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的一名男護士被燒傷。

清遠市人民醫院黨委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3月18日晚9時許,

在該院急診樓南區出口的救護車停放處,一名值班護士為救護車氧氣瓶充氧時發生了一起氧氣瓶意外爆炸事件,當時產生了一團煙霧,負責充氧的護士被灼傷。該名護士立即撤離現場,目前在燒傷科治療,病情穩定。氧氣瓶系意外爆炸,不存在病患家屬吸煙造成氧氣瓶爆炸的情況。

院前急救:用氧安全不容忽視

氧氣是助燃氣體,氧氣瓶及供氧裝置在貯存 、使用中,違反操作流程可能引起爆炸、火災。

而院前急救用氧存在管理制度不嚴,缺乏安全意識等問題,需相關人員嚴格遵循相關技術規範要求,保證運行環境的合理,還需掌握正確的使用和維護方法,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安全管理要求,以保證能夠安全用氧。如:

1. 定期檢修。 例如,減壓器是一種自動彈簧減壓裝置,氧氣自筒內流出時,經過此減壓裝置降低其壓力,若車上震動顛簸,

使氧氣表失去減壓作用;用膠布在減壓器上纏繞、氧氣表老化、灰塵堵塞等都可導致減壓器失靈、引發爆炸。

因此應嚴格遵守定期檢修制度和規範技術操作流程,防範于未然,當發現故障及時通知設備科進行檢修。

2. 加強安全意識,醫護工作者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四防」的安全教育。 此前曾有報導在使用高濃度麻醉機面罩給氧時用電除顫,導致起火。

院前急救更要重視「四防」,

如搶救患者中電除顫時,暫時移開吸氧裝置或關閉氧氣源,除顫中儘量保證電極板與胸壁緊密接觸,施加足夠的壓力及足量的電糊,避免發生火花。

3. 急救物品要配備齊全,做好用品消毒工作,急救途中要適當開窗通風,減少陪人,保持車內空氣新鮮。

想瞭解護士出國的親們可回復關鍵字“新加坡”、“沙特”、“日本”、“德國”查看最新海外醫院招聘資訊。投稿郵箱:26522391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