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燃盡生命治癒的世界,最終沒能治癒你

聽到林肯公園主唱Chester自殺的消息,我沒有一點意外,

看了看清晨的天空,嗯,你終於還是走了,你燃盡生命奮力治癒溫暖的世界,終究沒能溫暖治癒你,最終,你還是放棄了……

Chester做了充足的準備,做了漫長而掙扎的告別,好友Chris Cornell (聲音花園樂隊主唱)在今年5月上吊自殺,2017年5月的新專輯《One more light》,他用10首歌寫完了遺書。第一首歌,《Nobody can save me》,所以然後第二首,《Good good-bye》…… 然後在好友Chris Cornell 7月20號生日的這一天,選擇了同樣的方式,跟這個世界徹底告別。

不到兩個小時各種公號的推送開始刷屏,

他們聞到了這是一個可以蹭的熱點,“41歲的林肯公園樂隊主唱Chester Bennington在加州洛杉磯的住宅內上吊自殺”,“Chester自爆小時候曾被中年男子性侵”,“長期吸毒酗酒服藥”……

我想說,能給Chester一點體面的尊重麼,看在音樂的份上,看在一個曾一年365天中有362天都在巡演的偉大音樂人的份上,看在他重新定義搖滾樂的份上,看在他用音樂拯救陪伴了無數人的青春的份上,看在他哪怕經歷漫長殘酷的折磨和痛苦卻依然溫暖面對世界的份上,

請你們收起那些扭曲的傷痛的標籤。你們不是Chester,所以你們永遠不會懂得那種痛苦,而這樣的痛苦不該成為你們鍵盤下用來博眼球的噱頭。

寫這樣文字的人,我想問問你,當你第一次被林肯公園的音樂震得起雞皮疙瘩時,你多大?你在哪?你知道在唱片工業沒有衰落的時代,首張專輯賣掉1500萬張是什麼概念麼?你知道國內出版引進樂隊專輯的是滾石還是百代麼?你以為打幾年英雄聯盟擼幾年Dota就自以為是林肯公園的忠粉了(魔獸玩家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就因為他們的音樂是中國玩家標配遊戲背景樂你就以為你懂了?說白點,

打了幾年遊戲就以為自己懂搖滾的,這是多大的誤會?!捫心自問,今天!有多少人突然化身林肯公園的“粉絲”,興奮地拿起手機在朋友圈 R.I.P以證明自己的存在!

這個時代太浮躁,

無知的人不懂得沉默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偏要暴露淺薄來證明自己似乎很懂…… 更多人說,哎呀,從此陪伴我打遊戲的音樂人不見了,所以我悼念他,這種廉價的悼念就好像你常去的理髮店換了一個洗頭小妹,哎呀,走了呀,可惜。然後呢?然後有的人發著美國說唱歌手阿姆的照片悼念,有人以為樂隊主唱的名字叫R.I.P……

是啊,LInkinpark只是一個你打遊戲的裝飾品,所以你以為說唱本來就會出現在搖滾樂裡,你以為搖滾樂裡本來就都有鍵盤手和DJ,你以為搖滾樂隊都是兩個主唱還自帶和聲……你知不知道Britpop領軍人酷玩樂隊當初把電子揉進英倫搖滾遭到了業界多少非議和嘲弄?而Linkinpark一經面世,直接創造了一個新搖滾類型!全世界的搖滾樂隊都驚詫了,原來搖滾還可以這樣玩!那時候有個名詞叫“風靡全球”,在LinkinPark被這樣形容前,只有一個人也被同樣如此形容過,他是邁克爾傑克遜。

今天我一直陷入在深深的憂慮中,我很害怕因為這群沒聽過Linkinpark幾首歌的人,為了追趕熱點散佈了這幾天的網路垃圾文章還自詡公知,這樣的不經大腦不經推敲不經論證,基於這樣的膚淺無知,經過網路病毒式的傳播,Chester很快會在這些人嘴裡變成一個“小時候被性侵長大後吸毒嗑藥酗酒的搖滾歌手”,而除此之外,沒了,對大眾而言,很快就沒了。也許還會有遊戲玩家或者某個機緣巧合,在音樂APP裡偶然點到Lp的歌,唏噓下,啊呀,一個自殺的歌手,說不定還會以為那個歌手叫R.I.P……

2000年首張專輯《Hybri Theory》(混合理論)面世以後,林肯公園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一方面來自于他們創造的新搖滾讓搖滾樂迎來了一個受眾面最廣的時代,人們發現金屬搖滾樂不僅僅是粗暴的配器狂躁的喧囂,它可以很精緻可以有很強的旋律性和非常激蕩人心的歌詞,它不僅有振痛耳膜的貝斯他還有曼妙流淌的鋼琴,它不僅有穿透進骨髓的呐喊,還有鼓動靈魂的說唱,所以林肯公園的音樂,在21世紀初,以自身強大的姿態,迅速佔據了主流音樂市場的寶座,無論是格萊美獎還是全美音樂獎還是MTV歐洲音樂大獎,拿到手軟,並且一紅就是十幾年。而這十幾年中,就如同首張專輯的名字一般,他們一直在混合各種音樂元素中,肆意大膽做各種嘗試,我行我素,不曾妥協。

日本著名小說家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曾有這樣的一段文字,“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中生出的沉淪的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抗拒粗鄙的樂觀主義。” 林肯公園早期的音樂作品在當時我們都還在中學年代時,只聽到憤怒呐喊,而現在再聽,滿目冰涼的絕望。Chester作為一個資深抑鬱症患者,他深知自己童年的遭遇,少年的經歷給他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傷,但他從未放棄過,他有六個孩子(包括養子),他重視家庭,正是他的經歷讓他更加渴望見證一個個生命健康成長,於他而言,他認為是一種救贖,他希望基於此尋找安全感,歸屬感,希望一個柔軟健康溫暖的環境能治癒他的傷口救贖自己。2005年,LinkinPark創立公益組織——Music For Relief(簡稱MFR) 。截至2013年底,MFR已募集善款超過500萬美元,已在全球範圍內植樹超過100萬棵,減少碳排放(二氧化碳)約合455千噸,為全世界受災者提供幫助。2008年為四川地震災區提供援助。潘基文為他們頒發了聯合國領袖大獎,並開心地表示是LP的歌迷。Chester為了支持動物保護,脫掉自己的上衣,半裸為國際動物保護組織(People for the EthicalTreatment of Animals,簡稱Peta)的青少年分支Peta2拍攝了一個平面廣告,以此勸告歌迷們不要穿著動物的皮毛。

多年來林肯公園的公益活動舉不勝舉,也是音樂界參與公益最積極的藝人團體之一。由於歌詞被認為積極向上,所以也被各大媒體、導演、團體所青睞。就在我們覺得這支神奇偉大的樂隊會一路陪伴我們走下去時,必然的結果在他該出現的時間裡發生了……

2015.7.26,北京工體,歌迷自發用手機手電筒照亮全場,Chester感動到幾近哽咽,他說“The most beautiful scene I've seen”

今天各種新聞、公號已經把有關於這個樂隊和Chester的過往資訊挖了個通透,我無需在此贅言,若有不解並好奇,請自行查閱。我想說的是,Chester來中國時對歌迷的平易近人和親切溫暖,我們都看到了,他佈滿紋身的裸☆禁☆體上身被汗水閃的發亮,你看到他動作中透出的絕望了麼?他在對你微笑,可你看到他眼中的孤獨了麼?

寫樂評這麼多年,林肯公園寫的太多太多了,每一首單曲,每一張專輯,不能更清晰,而對於Chester,開始我一直不懂林肯公園這一群怪咖,學通信的學美術的練拳擊的……從各種報導和跡象表明,他們都很熱愛生活,可為什麼Chester始終給我一種救贖不了的孤獨感,後來我才漸漸明白,表面越樂觀越溫暖的人,內心可能正在經受難以想像的煎熬。

對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是無力改變的,而發生以後導致的傷痛也是不可替代的,我們可以尋求各種途徑獲得緩解甚至解脫,可對一個長期抑鬱的人來說,傷口始終在那,甚至從未癒合,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它隨著時間推移愈發的潰爛,像陰影一樣愈發蔓延吞噬自己。

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患者厭世,其實這是個誤會,剛好相反,在他們的眼中,世界的一切都彌足珍貴。能夠看到,其實Chester他特別珍惜這個世界,他去發現,他去記錄,他去努力做很多很多積極的事情,他溫暖別人,照亮他人,可另一方面,精神的痛苦卻讓他去期待、嘗試死亡,去感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他那麼孤獨那麼痛,可是他知道,放棄救贖愛自己的人會有多疼。他在這個怪圈裡迴圈,就像走在黑暗的迷宮裡,看不到唯一的出口。所以看林肯公園的視頻,慢慢的隨著時間推移,似乎能看到Chester越來越無法融入這個世界,可是反而,他在公眾場合的笑容卻越來越多了,而現在看來,這反而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他不停地用別人眼中的陽光填塞自己的胸口,像一個一邊用刀捅自己心臟一邊大笑的孩子。

於是到頭來,終於發現一切努力都是徒勞,他一邊放棄一邊救贖,可是靈魂和精神卻一直在和肉體開玩笑。無論是酒精還是毒☆禁☆品,最終都會徹底失效。所以到了今天,終於他累了,放棄了。我想過,今天如果Chester不是選擇跟朋友一樣上吊自殺,未來某一天死於毒☆禁☆品過量或其他原因也完全在情理之中,畢竟,在搖滾史上,太常見了。這並不是什麼可笑的上帝偏愛搖滾所以搖滾歌手自殺的多,是因為,用盡生命呐喊過的人,內心通常比別人更孤獨絕望。有了寒到骨髓的絕望,便有了淡忘一切的悲涼。

我想Chester會說,我不是放棄,我只是努力了,然後失敗而已。我是別人眼裡的懦夫,但是,確是自己永遠的騎士。我曾奮力保護,直到精疲力竭。

後記:不想一首首推薦那些我寫了很多遍的推薦歌曲以及歌詞,如果要推薦音樂可以另開一篇,可以講講林肯公園如何一步步從新金屬變成了流行搖滾的,我甚至不想為這篇文字配圖,面對今天鋪天蓋地的刷屏,我什麼都不想說,因為很多人發自內心的根本不懂,你看不到他眼中的火焰,就看不到他眼中的孤獨,你看不懂他的希望,就永遠無法理解他的絕望。2003年非典,我所在的大學被強制隔離,我們不知道何時能夠離開那個一天24小時帶著口罩的房間,不知道突然之間又有誰被發燒帶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離開,消息封鎖,斷絕與外界一切聯繫,我大學的摯友,一生中為數不多的閨蜜,在我生日那天,不知經歷了多少周折托了多少關係想了多少辦法闖過層層關卡,送給我一張正版的LinkinPark的《Meteora》,我永遠不能忘記她一臉神秘從一個信封拿出那張嶄新的CD時的樣子,那張專輯封面的玻璃紙在天空投射的陽光下刺得我睜不開眼睛,我還記得我們當時的笑容。現在那張CD還未拆封安安靜靜躺在我老家的CD櫃裡,在最上面的那一層,因為在我一整個房間的唱片裡,那一層是我最寶貝的最愛。

寫在最後的最後:Chester心裡永遠住著那個渴望被世界溫柔善待的孩子一般柔軟脆弱的靈魂,近20年來,他努力的跟這個世界和平相處,渴望世界的救贖,希望踏進天堂,轉身仍是那個羞澀少年,在俯瞰這個世界時,終於可以微笑握手言和。R.I.P

作者簡介

靳輕前搜狐音樂專欄寫手,《輕音樂》《我愛搖滾樂》《看電影》撰稿人,姚姚思齊書友會創始人。一個學醫的法律工作者,一個愛音樂的攝影師。

英國范兒:分享英國的趣味和格調

直接創造了一個新搖滾類型!全世界的搖滾樂隊都驚詫了,原來搖滾還可以這樣玩!那時候有個名詞叫“風靡全球”,在LinkinPark被這樣形容前,只有一個人也被同樣如此形容過,他是邁克爾傑克遜。

今天我一直陷入在深深的憂慮中,我很害怕因為這群沒聽過Linkinpark幾首歌的人,為了追趕熱點散佈了這幾天的網路垃圾文章還自詡公知,這樣的不經大腦不經推敲不經論證,基於這樣的膚淺無知,經過網路病毒式的傳播,Chester很快會在這些人嘴裡變成一個“小時候被性侵長大後吸毒嗑藥酗酒的搖滾歌手”,而除此之外,沒了,對大眾而言,很快就沒了。也許還會有遊戲玩家或者某個機緣巧合,在音樂APP裡偶然點到Lp的歌,唏噓下,啊呀,一個自殺的歌手,說不定還會以為那個歌手叫R.I.P……

2000年首張專輯《Hybri Theory》(混合理論)面世以後,林肯公園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一方面來自于他們創造的新搖滾讓搖滾樂迎來了一個受眾面最廣的時代,人們發現金屬搖滾樂不僅僅是粗暴的配器狂躁的喧囂,它可以很精緻可以有很強的旋律性和非常激蕩人心的歌詞,它不僅有振痛耳膜的貝斯他還有曼妙流淌的鋼琴,它不僅有穿透進骨髓的呐喊,還有鼓動靈魂的說唱,所以林肯公園的音樂,在21世紀初,以自身強大的姿態,迅速佔據了主流音樂市場的寶座,無論是格萊美獎還是全美音樂獎還是MTV歐洲音樂大獎,拿到手軟,並且一紅就是十幾年。而這十幾年中,就如同首張專輯的名字一般,他們一直在混合各種音樂元素中,肆意大膽做各種嘗試,我行我素,不曾妥協。

日本著名小說家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曾有這樣的一段文字,“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中生出的沉淪的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抗拒粗鄙的樂觀主義。” 林肯公園早期的音樂作品在當時我們都還在中學年代時,只聽到憤怒呐喊,而現在再聽,滿目冰涼的絕望。Chester作為一個資深抑鬱症患者,他深知自己童年的遭遇,少年的經歷給他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傷,但他從未放棄過,他有六個孩子(包括養子),他重視家庭,正是他的經歷讓他更加渴望見證一個個生命健康成長,於他而言,他認為是一種救贖,他希望基於此尋找安全感,歸屬感,希望一個柔軟健康溫暖的環境能治癒他的傷口救贖自己。2005年,LinkinPark創立公益組織——Music For Relief(簡稱MFR) 。截至2013年底,MFR已募集善款超過500萬美元,已在全球範圍內植樹超過100萬棵,減少碳排放(二氧化碳)約合455千噸,為全世界受災者提供幫助。2008年為四川地震災區提供援助。潘基文為他們頒發了聯合國領袖大獎,並開心地表示是LP的歌迷。Chester為了支持動物保護,脫掉自己的上衣,半裸為國際動物保護組織(People for the EthicalTreatment of Animals,簡稱Peta)的青少年分支Peta2拍攝了一個平面廣告,以此勸告歌迷們不要穿著動物的皮毛。

多年來林肯公園的公益活動舉不勝舉,也是音樂界參與公益最積極的藝人團體之一。由於歌詞被認為積極向上,所以也被各大媒體、導演、團體所青睞。就在我們覺得這支神奇偉大的樂隊會一路陪伴我們走下去時,必然的結果在他該出現的時間裡發生了……

2015.7.26,北京工體,歌迷自發用手機手電筒照亮全場,Chester感動到幾近哽咽,他說“The most beautiful scene I've seen”

今天各種新聞、公號已經把有關於這個樂隊和Chester的過往資訊挖了個通透,我無需在此贅言,若有不解並好奇,請自行查閱。我想說的是,Chester來中國時對歌迷的平易近人和親切溫暖,我們都看到了,他佈滿紋身的裸☆禁☆體上身被汗水閃的發亮,你看到他動作中透出的絕望了麼?他在對你微笑,可你看到他眼中的孤獨了麼?

寫樂評這麼多年,林肯公園寫的太多太多了,每一首單曲,每一張專輯,不能更清晰,而對於Chester,開始我一直不懂林肯公園這一群怪咖,學通信的學美術的練拳擊的……從各種報導和跡象表明,他們都很熱愛生活,可為什麼Chester始終給我一種救贖不了的孤獨感,後來我才漸漸明白,表面越樂觀越溫暖的人,內心可能正在經受難以想像的煎熬。

對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是無力改變的,而發生以後導致的傷痛也是不可替代的,我們可以尋求各種途徑獲得緩解甚至解脫,可對一個長期抑鬱的人來說,傷口始終在那,甚至從未癒合,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它隨著時間推移愈發的潰爛,像陰影一樣愈發蔓延吞噬自己。

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患者厭世,其實這是個誤會,剛好相反,在他們的眼中,世界的一切都彌足珍貴。能夠看到,其實Chester他特別珍惜這個世界,他去發現,他去記錄,他去努力做很多很多積極的事情,他溫暖別人,照亮他人,可另一方面,精神的痛苦卻讓他去期待、嘗試死亡,去感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他那麼孤獨那麼痛,可是他知道,放棄救贖愛自己的人會有多疼。他在這個怪圈裡迴圈,就像走在黑暗的迷宮裡,看不到唯一的出口。所以看林肯公園的視頻,慢慢的隨著時間推移,似乎能看到Chester越來越無法融入這個世界,可是反而,他在公眾場合的笑容卻越來越多了,而現在看來,這反而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他不停地用別人眼中的陽光填塞自己的胸口,像一個一邊用刀捅自己心臟一邊大笑的孩子。

於是到頭來,終於發現一切努力都是徒勞,他一邊放棄一邊救贖,可是靈魂和精神卻一直在和肉體開玩笑。無論是酒精還是毒☆禁☆品,最終都會徹底失效。所以到了今天,終於他累了,放棄了。我想過,今天如果Chester不是選擇跟朋友一樣上吊自殺,未來某一天死於毒☆禁☆品過量或其他原因也完全在情理之中,畢竟,在搖滾史上,太常見了。這並不是什麼可笑的上帝偏愛搖滾所以搖滾歌手自殺的多,是因為,用盡生命呐喊過的人,內心通常比別人更孤獨絕望。有了寒到骨髓的絕望,便有了淡忘一切的悲涼。

我想Chester會說,我不是放棄,我只是努力了,然後失敗而已。我是別人眼裡的懦夫,但是,確是自己永遠的騎士。我曾奮力保護,直到精疲力竭。

後記:不想一首首推薦那些我寫了很多遍的推薦歌曲以及歌詞,如果要推薦音樂可以另開一篇,可以講講林肯公園如何一步步從新金屬變成了流行搖滾的,我甚至不想為這篇文字配圖,面對今天鋪天蓋地的刷屏,我什麼都不想說,因為很多人發自內心的根本不懂,你看不到他眼中的火焰,就看不到他眼中的孤獨,你看不懂他的希望,就永遠無法理解他的絕望。2003年非典,我所在的大學被強制隔離,我們不知道何時能夠離開那個一天24小時帶著口罩的房間,不知道突然之間又有誰被發燒帶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離開,消息封鎖,斷絕與外界一切聯繫,我大學的摯友,一生中為數不多的閨蜜,在我生日那天,不知經歷了多少周折托了多少關係想了多少辦法闖過層層關卡,送給我一張正版的LinkinPark的《Meteora》,我永遠不能忘記她一臉神秘從一個信封拿出那張嶄新的CD時的樣子,那張專輯封面的玻璃紙在天空投射的陽光下刺得我睜不開眼睛,我還記得我們當時的笑容。現在那張CD還未拆封安安靜靜躺在我老家的CD櫃裡,在最上面的那一層,因為在我一整個房間的唱片裡,那一層是我最寶貝的最愛。

寫在最後的最後:Chester心裡永遠住著那個渴望被世界溫柔善待的孩子一般柔軟脆弱的靈魂,近20年來,他努力的跟這個世界和平相處,渴望世界的救贖,希望踏進天堂,轉身仍是那個羞澀少年,在俯瞰這個世界時,終於可以微笑握手言和。R.I.P

作者簡介

靳輕前搜狐音樂專欄寫手,《輕音樂》《我愛搖滾樂》《看電影》撰稿人,姚姚思齊書友會創始人。一個學醫的法律工作者,一個愛音樂的攝影師。

英國范兒:分享英國的趣味和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