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延伸家庭OR原生家庭?|讀黃靜潔《父母的格局》回味自己的童年,體味育兒的技巧

延伸家庭,這個詞是從黃靜潔的書《父母的格局》中第一次見到,

其中的總結很精煉準確,我還劃了重點,覺得非常貼切:

確實,父母原生家庭裡,很多時候孩子已經審美疲勞了,爸爸媽媽即使是教育專家,也不可能時時線上完美的內容和語氣,對原生家庭父母的話,有時候孩子已經產生“抗藥性”了,那麼,

如果有一個延伸家庭,他能讓孩子學會“有距離的尊重、有分寸感的依賴和有自律的交往”,那真的是他從原生家庭走向社會的一個良好過渡。

細想起來,對號入座,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也有這樣的一個延伸家庭,就是我的表妹家。

成年後回去跟表妹家團聚的全家福

在我高二的時候,因為爸爸工作調動,我隨爸爸從生長了十五年的小縣城來到了一個重工業城市,我表妹一家就在這個城市。因為種種原因,我和爸爸暫時住在學院的學生宿舍樓,沒有做飯洗澡洗衣的條件,不像個家。於是從那時開始一直到我高三畢業,兩年的時間,我們都是去表妹家過週末,打牙祭,洗澡洗衣洗被子,蹭吃蹭喝蹭洗蹭玩。

表叔表娘都是普通工人,

住在廠裡的宿舍樓,週末一般自己家做些美食,有時候兄弟姐妹之間聚聚,說起來不像我們家似的往來的都是老師呀,領導呀,或者請托辦事的人,但是他們家有簡單的快樂,有我至今回想起來還流口水的三鮮湯,有跟表妹在她房間聽收音機聊童安格的投契,有表娘帶著我去醫院治腸炎的耐心,讓我感覺媽媽一樣的溫暖,有我們回老家時他們給準備的帶回去的大包小包,
有大人們看我們倆姑娘一起學習一起融洽玩耍的欣慰,我甚至覺得,跟他們一家在一起哪怕是看我以往覺得特別無聊的聯歡晚會,都特別好看,輕鬆愉快。

表妹的媽媽,也就是我的表娘,是個不折不扣的食神,特別簡單的配料,到她手上就能出來無與倫比的美味,還經常創新,變著花樣的做美食,她在做飯上面的天賦我遙不可及,但是這種創新精神我學了個八成,

有了自己的家就經常鼓搗一些暗黑料理,戕害家人。現在還經常收到表娘給我灌制的美味香腸、臘肉和牛肉醬,回去也總能吃到她專門給我做的我念念不忘的三鮮湯。

回去了表娘總會給我做她獨門秘笈的三鮮湯(正中間那一大盆))

表娘養君子蘭也是個中高手,葉片肥厚,花朵豐美,家裡各種花草都特別茂盛,明明也不可能學過什麼植物養護或者園林藝術,但她就是有本事把家前屋後收拾得新鮮美麗,她幾乎就是我崇拜的家庭婦女的最高境界,她的簡單、勤勞、樂觀和真實,影響我良多,也讓我經常快樂回憶。

有這樣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所以那個小縣城的小土包子姑娘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一點也不倉皇,心安理得,如魚得水,轉學第一學期就考到了班級第二名,作為獎勵,學校免了我們家四百元的轉學費,在1990年,那幾乎是我爸爸一個月的工資哦!

反觀我們這個父女二人組的家庭對於表妹家,其實也是一個延伸家庭。

我記得第一次去表妹家,是我高二她初三的時候,得知她居然有個華麗麗的理想——考技校!當時我都驚呆了,因為當時我家老姐已經保送上了西安交大,我雖然成績沒有老姐那麼好,也是根正苗紅準備去大學好好學(wan)習(shua)的,關鍵還指望著考大學離家千里的自由呢,哪裡能學個什麼本地的藍翔呢,所以少年時的我立刻對表妹展開了苦口婆心的洗腦,終於成功地把表妹勾搭得立志要向我們姐妹學習,一根筋上高中上大學了,表叔表娘甚是欣慰,對我們倆要關起門來學習從來都不疑有他,其實我們倆基本都是在一起暢談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港臺流行樂壇了。。。。。。

年少時的我們,1991年

表妹自己非常有主見,也有能力,後來果然考上了醫學院,現在是麻辣女醫生一枚,汶川地震時的白衣天使,三天三夜地搶救,被評為骨幹,跟我交流她的震撼和疲憊,我為表妹的閃光價值驕傲,當然也經常志得意滿地說:“嘿嘿,要不是老姐我諷刺你考技校沒出息~~” 我表妹也是覺得我是她的“精神偶像”,嘿嘿,我們倆誰跟誰啊,我就在我們倆一起火鍋涼粉的痛快中笑納了。

成年後,幸福快樂的表妹一家三口

讀到這本書,才驚覺這個詞“延伸家庭”簡直就是說的我們兩家。覺得非常快樂的是,我們彼此都給對方的人生帶去了美好的回憶和積極的力量!

大兒子現在已經也有了一個類似的延伸家庭,以後再表。

小兒子即使現在沒有,我也要去為他尋找一個!

總之,原生家庭能做的有限,而延伸家庭很可能會有想不到的好效果,多一對像父母一樣的榜樣的力量,多一個育兒的溫馨環境,一定能讓孩子更早地學會與家庭以外的小社會相處,更快長大,長得更好!

葉片肥厚,花朵豐美,家裡各種花草都特別茂盛,明明也不可能學過什麼植物養護或者園林藝術,但她就是有本事把家前屋後收拾得新鮮美麗,她幾乎就是我崇拜的家庭婦女的最高境界,她的簡單、勤勞、樂觀和真實,影響我良多,也讓我經常快樂回憶。

有這樣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所以那個小縣城的小土包子姑娘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一點也不倉皇,心安理得,如魚得水,轉學第一學期就考到了班級第二名,作為獎勵,學校免了我們家四百元的轉學費,在1990年,那幾乎是我爸爸一個月的工資哦!

反觀我們這個父女二人組的家庭對於表妹家,其實也是一個延伸家庭。

我記得第一次去表妹家,是我高二她初三的時候,得知她居然有個華麗麗的理想——考技校!當時我都驚呆了,因為當時我家老姐已經保送上了西安交大,我雖然成績沒有老姐那麼好,也是根正苗紅準備去大學好好學(wan)習(shua)的,關鍵還指望著考大學離家千里的自由呢,哪裡能學個什麼本地的藍翔呢,所以少年時的我立刻對表妹展開了苦口婆心的洗腦,終於成功地把表妹勾搭得立志要向我們姐妹學習,一根筋上高中上大學了,表叔表娘甚是欣慰,對我們倆要關起門來學習從來都不疑有他,其實我們倆基本都是在一起暢談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港臺流行樂壇了。。。。。。

年少時的我們,1991年

表妹自己非常有主見,也有能力,後來果然考上了醫學院,現在是麻辣女醫生一枚,汶川地震時的白衣天使,三天三夜地搶救,被評為骨幹,跟我交流她的震撼和疲憊,我為表妹的閃光價值驕傲,當然也經常志得意滿地說:“嘿嘿,要不是老姐我諷刺你考技校沒出息~~” 我表妹也是覺得我是她的“精神偶像”,嘿嘿,我們倆誰跟誰啊,我就在我們倆一起火鍋涼粉的痛快中笑納了。

成年後,幸福快樂的表妹一家三口

讀到這本書,才驚覺這個詞“延伸家庭”簡直就是說的我們兩家。覺得非常快樂的是,我們彼此都給對方的人生帶去了美好的回憶和積極的力量!

大兒子現在已經也有了一個類似的延伸家庭,以後再表。

小兒子即使現在沒有,我也要去為他尋找一個!

總之,原生家庭能做的有限,而延伸家庭很可能會有想不到的好效果,多一對像父母一樣的榜樣的力量,多一個育兒的溫馨環境,一定能讓孩子更早地學會與家庭以外的小社會相處,更快長大,長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