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豪!這些當代中國奇跡,看完被深深震撼|走進新國企

什麼是奇跡?

是不可思議、開天闢地的事情發生了。

你會想到它,如圖↓↓↓

什麼是奇跡?

擁有聚集高人氣,眾人願意一睹風采的魔力

你會想到它,如圖↓↓↓

提到中國奇跡,尤其是建築奇跡,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蜿蜒的長城、宏偉的故宮、栩栩如生的兵馬俑、令人心馳神往的布達拉宮、跨越歷史長河的都江堰.....這些古人為我們建造的奇跡令人驚歎,

還有一些奇跡正在當代繼續發生。

3月18日-19日,國資小新、環球網、中國交建攜手多位元網路名人一同走訪全球首座超千米跨徑斜拉橋、世界公鐵第一橋、全球最大全自動化碼頭等幾大“全球之最”專案,一起開啟中國橋樑奇跡之旅。

奇跡方可聚集人氣!

先看一組數據↓↓↓

再看網路名人們驚歎的“理由”↓↓↓

女性情感專家蘇芩、世界超模總冠軍魏蔚、漫畫家(清華哈佛建築系才子)使徒子、會寫武俠小說的中科院氣象博士後師太、戰爭史專家閻京生、產業園專家楊建國等網路名人走進新國企——中國交建,

口口驚歎的奇跡是哪些呢?

1

奇跡之旅第一站:蘇通大橋

這是一座什麼樣的橋?“無與倫比的工程”,這是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對蘇通長江大橋的描述。

蘇通大橋2008年建成通車,連接“人間天堂”蘇州和“中國近代第一城”南通,是人類首座主跨徑超千米的斜拉橋,擁有最長跨度、最高橋塔,最長斜拉索,最大規模群樁基礎等4項世界之最,被譽為中國由橋樑建設大國邁向橋樑建設強國的標誌性工程。

國際橋樑學界曾認為,斜拉索橋的最大跨徑不能超過900米。而中交二航局歷經5年鏖戰,一下連續超越斜拉橋主跨648米的中國紀錄(南京長江三橋)、890米的世界紀錄(日本多多羅大橋),將新的世界紀錄定格在1088米。從六百米級躍入千米級,我國斜拉橋建造水準發生質的飛躍。

大橋建成後,從蘇通大橋“北橋頭堡”的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車到上海虹橋機場僅需1小時,南通由此融入上海市“1小時經濟圈”。

“豆腐上插牢了筷子”:在北塔270米的鬆軟江底,中國交建用自己設計的方案,把131根長約120米、直徑2.5米至2.8米的群樁紮在水下,托起1個足球場大、6層樓高、體積6萬立方米的鋼筋混凝土主塔承台,被喻為“豆腐上插牢了筷子”,還能讓筷子如鋼筋鐵骨,世界橋樑建築界為之驚歎。

2

奇跡之旅第二站:滬通大橋

這是一座什麼樣的橋?它是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鐵兩用斜拉橋,也是世界首座跨度超過千米的公鐵兩用橋樑。工程于2014年03開工建設,工期五年半。建成後,從南通市區到上海市區只需1小時左右。

滬通大橋全長11072米,大橋採用主跨1092米的鋼桁梁斜拉橋結構,工程所用鋼筋約48萬噸,相當於12個“鳥巢”所用鋼材;混凝土230萬立方米,相當於8個國家大劇院的用量。大橋能抵禦14級颱風,8級地震,10萬噸級船舶的撞擊。其工程規模之大,施工難度之大,創造了世界橋樑和中國橋樑建設的多個之最,代表著當前中國乃至世界橋樑建設的最高水準。

3

奇跡之旅第三站:東海大橋

&100兆瓦海上風電示範專案

自建埠起,一百多年來上海一直在渴盼建造一個自己的深水港。的確在過往的世界經濟史冊裡,擁有優質深水港是一個城市成為國際航運中心以至世界經濟中心的前提之一。

在中國橋樑界,東海大橋的建設定義:“中國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橋”。更為重要的,它是中國外海大橋建設撒向海洋的第一顆茁壯成長的種子,後來建造的杭州灣大橋、青島海灣大橋等,都有著東海大橋的大量“基因”。

全長32.5公里(橋線總長約31公里,其中跨海段25公里),31.5米寬雙向6車道。它的到來,讓一個深水港和上海以高速路的方式相依,更為重要的,它讓上海真正“上”海。2005年5月25日,東海大橋全線貫通。洋山港和上海從此一“橋”相牽,集裝箱陸路集疏運迅速上量,加快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運營步伐。

東海大橋東側1公里處,34颱風電機組迎風聳立在無垠的海域上,這就是具有“中國第一”、“亞洲第一”意義的東海大橋風電場。它是我國第一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在2008年開工時,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場。

該項目的建設,使我國自主研發、國內當時單機功率最大的3兆瓦離岸型風電機組整體安裝之路得以開啟,中國在海上風電場的主設備製造、工程設計、施工等方面的技術之門也豁然打開,更為我國海上風電產業工程定額標準制定、造價管理積累了最前沿和最可靠的資料。

4

奇跡之旅第四站:洋山深水灣

長江口外30公里處,嵊泗列島千年靜默。21世紀,嵊泗列島中默默無聞的大洋山島、小洋山島諸島,進入人們的視野。世界最大的海島型深水人工港、中國最大的集裝箱深水港——洋山深水港區,在這裡建立。

建設洋山港的想法始於1995年前後。2001年10月,上海最終正式向國家計委遞交了累計200萬字以上的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上海為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之一成為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是這個目標的的重要支撐點,對上海的未來至關重要。

1368年,威尼斯港成為世界第一大港,資本主義萌芽在義大利產生。

1484年,西班牙人開始可地理大發現,巴賽隆納港由此成為世界第一大港。

1588年,倫敦港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奠定了日不落帝國的位置。

1894年,紐約港成為世界第一大港,20世紀被稱為美國世紀。

2010年,上海港成為世界第一大港……

省略號處,有無限的期待和想像

洋山港港區規劃總面積超過25平方公里,設計年輸送量超1300萬集裝箱。目前,國內最先進最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洋山港碼頭4期正在調試中,整個碼頭空無一人,全部裝卸工作全部由電腦控制自動完成,效率提升30%,目前處於全球最先進水準。

吹沙填海:大、小洋山其實是由十幾座不相連的小島組成,中國交建的建設者在平均水深20多米的島嶼之間,吹沙填海,造出長6公里、寬1〜1.5公里的平整陸地。這是中國當時重大的填海工程,工程量相當於在1000個足球場的面積上,將沙子堆到七層樓的高度。2005年12月10日,“造”出來的5.6公里碼頭岸線16個集裝箱泊位一字排開在大海裡一併鋪開,洋山深水港正式開港運營,上海港由“江河時代”邁向“海洋時代”。

5

奇跡之旅第五站:世界貿易之臂—振華重工

全世界但凡有港口的地方,幾乎都有中國振華港機的足跡!2016年,中國交建港機全球市場份額升至82%以上,遍佈全球95個國家地區的200多座港口碼頭,連續18年保持全球第一;北美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美國長灘自動化碼頭投入運營。

基地內,不同顏色的“巨無霸”橋吊機即將駛往各國碼頭。小新也有幸登上振華20號大船,爬上本月即將運往比利時的高達100米、重約千噸的吊橋機。扶著厚重的鋼臂而上,遠眺長江出海口,看著這些即將運往世界各地的中國製造,小新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趟奇跡之旅暫時告一段落,

中國交建的工程奇跡仍在繼續,

中國當代的奇跡也還在繼續。

放眼全球,

今日的中國建築者們,

創造了不少令人歎為觀止的大工程,

一條條路、一座座橋都寫上了中國符號,

傳遞著中國自豪與驕傲。

最後再來一批提升自豪感的小科普,小新一百個願意做這樣的資訊搬運工——

一下連續超越斜拉橋主跨648米的中國紀錄(南京長江三橋)、890米的世界紀錄(日本多多羅大橋),將新的世界紀錄定格在1088米。從六百米級躍入千米級,我國斜拉橋建造水準發生質的飛躍。

大橋建成後,從蘇通大橋“北橋頭堡”的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車到上海虹橋機場僅需1小時,南通由此融入上海市“1小時經濟圈”。

“豆腐上插牢了筷子”:在北塔270米的鬆軟江底,中國交建用自己設計的方案,把131根長約120米、直徑2.5米至2.8米的群樁紮在水下,托起1個足球場大、6層樓高、體積6萬立方米的鋼筋混凝土主塔承台,被喻為“豆腐上插牢了筷子”,還能讓筷子如鋼筋鐵骨,世界橋樑建築界為之驚歎。

2

奇跡之旅第二站:滬通大橋

這是一座什麼樣的橋?它是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鐵兩用斜拉橋,也是世界首座跨度超過千米的公鐵兩用橋樑。工程于2014年03開工建設,工期五年半。建成後,從南通市區到上海市區只需1小時左右。

滬通大橋全長11072米,大橋採用主跨1092米的鋼桁梁斜拉橋結構,工程所用鋼筋約48萬噸,相當於12個“鳥巢”所用鋼材;混凝土230萬立方米,相當於8個國家大劇院的用量。大橋能抵禦14級颱風,8級地震,10萬噸級船舶的撞擊。其工程規模之大,施工難度之大,創造了世界橋樑和中國橋樑建設的多個之最,代表著當前中國乃至世界橋樑建設的最高水準。

3

奇跡之旅第三站:東海大橋

&100兆瓦海上風電示範專案

自建埠起,一百多年來上海一直在渴盼建造一個自己的深水港。的確在過往的世界經濟史冊裡,擁有優質深水港是一個城市成為國際航運中心以至世界經濟中心的前提之一。

在中國橋樑界,東海大橋的建設定義:“中國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橋”。更為重要的,它是中國外海大橋建設撒向海洋的第一顆茁壯成長的種子,後來建造的杭州灣大橋、青島海灣大橋等,都有著東海大橋的大量“基因”。

全長32.5公里(橋線總長約31公里,其中跨海段25公里),31.5米寬雙向6車道。它的到來,讓一個深水港和上海以高速路的方式相依,更為重要的,它讓上海真正“上”海。2005年5月25日,東海大橋全線貫通。洋山港和上海從此一“橋”相牽,集裝箱陸路集疏運迅速上量,加快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運營步伐。

東海大橋東側1公里處,34颱風電機組迎風聳立在無垠的海域上,這就是具有“中國第一”、“亞洲第一”意義的東海大橋風電場。它是我國第一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在2008年開工時,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場。

該項目的建設,使我國自主研發、國內當時單機功率最大的3兆瓦離岸型風電機組整體安裝之路得以開啟,中國在海上風電場的主設備製造、工程設計、施工等方面的技術之門也豁然打開,更為我國海上風電產業工程定額標準制定、造價管理積累了最前沿和最可靠的資料。

4

奇跡之旅第四站:洋山深水灣

長江口外30公里處,嵊泗列島千年靜默。21世紀,嵊泗列島中默默無聞的大洋山島、小洋山島諸島,進入人們的視野。世界最大的海島型深水人工港、中國最大的集裝箱深水港——洋山深水港區,在這裡建立。

建設洋山港的想法始於1995年前後。2001年10月,上海最終正式向國家計委遞交了累計200萬字以上的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上海為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之一成為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是這個目標的的重要支撐點,對上海的未來至關重要。

1368年,威尼斯港成為世界第一大港,資本主義萌芽在義大利產生。

1484年,西班牙人開始可地理大發現,巴賽隆納港由此成為世界第一大港。

1588年,倫敦港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奠定了日不落帝國的位置。

1894年,紐約港成為世界第一大港,20世紀被稱為美國世紀。

2010年,上海港成為世界第一大港……

省略號處,有無限的期待和想像

洋山港港區規劃總面積超過25平方公里,設計年輸送量超1300萬集裝箱。目前,國內最先進最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洋山港碼頭4期正在調試中,整個碼頭空無一人,全部裝卸工作全部由電腦控制自動完成,效率提升30%,目前處於全球最先進水準。

吹沙填海:大、小洋山其實是由十幾座不相連的小島組成,中國交建的建設者在平均水深20多米的島嶼之間,吹沙填海,造出長6公里、寬1〜1.5公里的平整陸地。這是中國當時重大的填海工程,工程量相當於在1000個足球場的面積上,將沙子堆到七層樓的高度。2005年12月10日,“造”出來的5.6公里碼頭岸線16個集裝箱泊位一字排開在大海裡一併鋪開,洋山深水港正式開港運營,上海港由“江河時代”邁向“海洋時代”。

5

奇跡之旅第五站:世界貿易之臂—振華重工

全世界但凡有港口的地方,幾乎都有中國振華港機的足跡!2016年,中國交建港機全球市場份額升至82%以上,遍佈全球95個國家地區的200多座港口碼頭,連續18年保持全球第一;北美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美國長灘自動化碼頭投入運營。

基地內,不同顏色的“巨無霸”橋吊機即將駛往各國碼頭。小新也有幸登上振華20號大船,爬上本月即將運往比利時的高達100米、重約千噸的吊橋機。扶著厚重的鋼臂而上,遠眺長江出海口,看著這些即將運往世界各地的中國製造,小新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趟奇跡之旅暫時告一段落,

中國交建的工程奇跡仍在繼續,

中國當代的奇跡也還在繼續。

放眼全球,

今日的中國建築者們,

創造了不少令人歎為觀止的大工程,

一條條路、一座座橋都寫上了中國符號,

傳遞著中國自豪與驕傲。

最後再來一批提升自豪感的小科普,小新一百個願意做這樣的資訊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