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中國家長節將于10月21-22日在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

濱州日報·濱州網月7日22訊7月21日,2017中國家長節啟動新聞發佈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由中國關工委事業發展中心和北京三寬教育科學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組織的2017中國家長節將于10月21--22日在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

據悉,2017中國家長節將以“喚醒•學會愛”為主題。“喚醒愛”,增強父母的家長意識,“父母不等同于家長”,倡樹“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理念;“學會愛”,愛是家庭主旋律,也是家庭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引導指導廣大家長科學地愛、智慧地愛、正確地愛,

幫助建設和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新生態”。現面向全國全社會廣泛招募優質家庭教育團隊參與本屆家長節活動。

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楊志海,中國關工委辦公室主任陳江旗,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周滿生,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洪大用,國防大學防務學院原政委盧國忠,

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副主任武鵬,中國關工委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郎亞龍,中國關工委事業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李雷剛;市委副書記、市關工委主任張凱,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李成明,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姚和民等參加了新聞發佈會。

現場,楊志海、洪大用、張凱、姚和民分別致辭。2017中國家長節組委會副主任、常務副秘書長、三寬國際教育研究院院長蕭斌臣介紹了濱州家校社共育示範區建設進展情況與本屆家長節的工作計畫,家長代表程金焰作了典型發言。

楊志海致辭說,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家庭建設問題,尤其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家庭建設”問題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告誡千家萬戶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大家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家庭建設既不是個人小事,更不是家庭私事,而是事關國家前途和民族興衰的大事。作為國內唯一一個致力於推動“家校社共育”促進家庭教育、家長教育工作健康發展的品牌公益活動,

2017中國家長節將以“喚醒•學會愛”為主題,呼籲廣大家長要勿忘初心,重視家庭建設,重言傳更重身教,用實際行動做好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的傳承和弘揚,用千萬萬個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本屆中國家長節繼續在濱州市主辦,這是對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濱州市持續開展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示範區建設並取得豐碩成果的肯定和支援,希望有更多的地方政府、關工委、教育局通過中國家長節這個平臺,瞭解和關注“濱州現象”,學習“濱州經驗”,希望湧現出更多的家校社共育實驗區和示範區。

洪大用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重點介紹了會前嘉賓一同參觀的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該館於2016年10月揭牌成立,是我國首家家書博物館,現存書信5萬余封。其展品均為海內外人士無償捐贈,雖以平民家書為主,也有陳獨秀、梁啟超、黃興、蔡鍔、沈鈞儒等名人書信,富有歷史價值。該館主持全國性搶救民間家書專案,下設家書文化研究中心,以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弘揚傳統家書文化遺產為己任,致力於建設中國家書檔案資料中心和家書、家訓、家風文化傳承基地。

張凱表示,作為中國“家長節”的源創地,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大膽創新、積極推進“家校社共育”實踐探索。該區創新教育發展思路,探索新的教育發展模式,將發展“大教育”作為全區的戰略構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強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講話以及國家關工委、教育部等七部委《關於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家庭教育思想體系,傳播和普及了科學家庭教育理念,改變了教育生態,營造了良好的教育發展氛圍,讓廣大兒童少年在寬鬆、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中健康成長。當前,“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的理念在該區已深入人心。“家校社”共育改變了現有的家校關係,一種全新的互助、合作、互惠、共贏的新時代家校關係已經在濱州確立起來,並在全市範圍內推廣,希望這樣的改變也可以快速融入並推動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乃至濱州市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姚和民介紹,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改善學校環境,優化隊伍建設,教育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在過去的一年裡,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家校社共育從學校走向社區、農村、企業,一批批經過系統學習和培訓的家長實現了從被動學習到自覺學習的跨越,地方教育生態出現明顯改善,公民素養得到普遍提升,文明城市建設獲得各界好評,“家校社共育”的“濱州經驗”已成為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2016年10月22日-23日首屆中國家長節在濱州成功舉辦,“家校社”共育“濱州模式”得到與會者的廣泛認可,並作為唯一示範區向全國推廣。為持續把“中國家長節”打造成濱州乃至全國一張靚麗文化名片,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全力以赴做好活動準備工作,向全國各地的朋友們展示開發區的魅力和風采,努力把2017中國家長節辦成精彩、卓越、非凡的教育盛會。

據悉,在首屆中國家長節“尋找最美家風”活動的基礎上,2017中國家長節將在全國開展“三個注重”優秀家庭(簡稱“三美之家”)尋訪活動,關注和傳播“三美之家”背後的感人事蹟,挖掘豐富的精神內涵,並製作成紀錄片、圖書等形式進行廣泛傳播。

同時,中國家長節的主打活動——教育論壇也將出現重大調整,參與論壇的主角由專家為主轉向普通家庭、普通家長為主,通過家庭、家長與知名教育專家、文化名人對話的方式,探尋中國家庭建設的文化基因與歷史傳承。主辦方還策劃推出了“一封家書•關注留守兒童”主題活動,目的是希望教育的陽光能夠普照每一個角落,讓家庭教育的雨露滋潤這一家庭教育最為缺乏的群體。

2017中國家長節期間,還將發佈舉辦中國家長教育“金推手獎”評選、家庭教育文化博覽、親子嘉年華等系列活動。

希望有更多的地方政府、關工委、教育局通過中國家長節這個平臺,瞭解和關注“濱州現象”,學習“濱州經驗”,希望湧現出更多的家校社共育實驗區和示範區。

洪大用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重點介紹了會前嘉賓一同參觀的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該館於2016年10月揭牌成立,是我國首家家書博物館,現存書信5萬余封。其展品均為海內外人士無償捐贈,雖以平民家書為主,也有陳獨秀、梁啟超、黃興、蔡鍔、沈鈞儒等名人書信,富有歷史價值。該館主持全國性搶救民間家書專案,下設家書文化研究中心,以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弘揚傳統家書文化遺產為己任,致力於建設中國家書檔案資料中心和家書、家訓、家風文化傳承基地。

張凱表示,作為中國“家長節”的源創地,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大膽創新、積極推進“家校社共育”實踐探索。該區創新教育發展思路,探索新的教育發展模式,將發展“大教育”作為全區的戰略構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強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講話以及國家關工委、教育部等七部委《關於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家庭教育思想體系,傳播和普及了科學家庭教育理念,改變了教育生態,營造了良好的教育發展氛圍,讓廣大兒童少年在寬鬆、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中健康成長。當前,“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的理念在該區已深入人心。“家校社”共育改變了現有的家校關係,一種全新的互助、合作、互惠、共贏的新時代家校關係已經在濱州確立起來,並在全市範圍內推廣,希望這樣的改變也可以快速融入並推動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乃至濱州市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姚和民介紹,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改善學校環境,優化隊伍建設,教育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在過去的一年裡,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家校社共育從學校走向社區、農村、企業,一批批經過系統學習和培訓的家長實現了從被動學習到自覺學習的跨越,地方教育生態出現明顯改善,公民素養得到普遍提升,文明城市建設獲得各界好評,“家校社共育”的“濱州經驗”已成為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2016年10月22日-23日首屆中國家長節在濱州成功舉辦,“家校社”共育“濱州模式”得到與會者的廣泛認可,並作為唯一示範區向全國推廣。為持續把“中國家長節”打造成濱州乃至全國一張靚麗文化名片,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全力以赴做好活動準備工作,向全國各地的朋友們展示開發區的魅力和風采,努力把2017中國家長節辦成精彩、卓越、非凡的教育盛會。

據悉,在首屆中國家長節“尋找最美家風”活動的基礎上,2017中國家長節將在全國開展“三個注重”優秀家庭(簡稱“三美之家”)尋訪活動,關注和傳播“三美之家”背後的感人事蹟,挖掘豐富的精神內涵,並製作成紀錄片、圖書等形式進行廣泛傳播。

同時,中國家長節的主打活動——教育論壇也將出現重大調整,參與論壇的主角由專家為主轉向普通家庭、普通家長為主,通過家庭、家長與知名教育專家、文化名人對話的方式,探尋中國家庭建設的文化基因與歷史傳承。主辦方還策劃推出了“一封家書•關注留守兒童”主題活動,目的是希望教育的陽光能夠普照每一個角落,讓家庭教育的雨露滋潤這一家庭教育最為缺乏的群體。

2017中國家長節期間,還將發佈舉辦中國家長教育“金推手獎”評選、家庭教育文化博覽、親子嘉年華等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