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她是歷史上唯一的美女狀元,很少有人知道美貌與智慧並存,卻無法改變命運被權貴淪為玩物!

科舉考試以來,中國歷史上曾湧現出了數百名狀元,

這些社會精英是中國應試教育的佼佼者,眾所周知的是,封建社會的男權至上主義以及“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讓無數才女沉淪民間,科舉考試成為了男人的天下。

然而在我國歷史上,還有一位女狀元卻很少被人知道,她即是太平天國的巾幗鬚眉傅善祥,

才學和美貌都堪稱雙絕。

傅善祥,出身南京一家書香門第的家庭,從小就聰敏過人,喜歡經史典籍的閱覽。慶倖的是,傅善祥的爸爸對比開通,沒有被“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所捆綁,而是積極地支撐女兒讀書的熱心。

在爸爸的勤勉教訓下,傅善祥四歲啟蒙,八歲便將《千家詩》背誦的滾瓜爛熟。有這麼的一個爸爸,傅善祥的人生命運應當說是幸運的。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當傅善祥還沉浸在《千家詩》美麗的詩歌聲中時,父母意外雙雙患病身亡,自此孤苦無依的傅善祥只好和哥嫂相依為命。

傅善祥長到十三歲的時候,她的哥哥依照爸爸的遺命,將她嫁給了早年指腹為婚的李家。但是在成親的那一天,李家公子卻突然暴病而亡。剛剛過門的傅善祥就這樣成為了一名寡婦,她的公婆決然之余,方案將她賣給青樓以交換銀兩。

傅善祥命運的轉捩點發生在太平天國定都南京的時分,為了選拔人才和籠絡人心,1853年春天,洪秀全命令開科取士,不過和以往不一樣的是,這一次特意增加了“女科”,答應女子參與科舉考試,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的首次。

傅善祥的才華,讓東王楊秀清頗為青睞。隨後楊秀清下令任命傅善祥為東王府“女侍史”,輔佐他起草詔令以及整理文獻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