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巧奪天工——佛山石灣陶藝歷史與陶塑技法傳承展”在省圖展出

展出的石灣陶藝大師的精品之作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 通訊員辛秀琴攝影報導:“巧奪天工---佛山石灣陶藝歷史與陶塑技法傳承展”正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展出。

該展覽由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主辦、佛山市新石灣美術陶瓷廠有限公司協辦,展出一百多套陶藝實物,將展至8月6日。

常言道,“石灣陶,景德瓷”。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貝丘遺址發現揭開石灣燒陶的歷史序篇,到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銷往世界各地,再到立足傳統融入現代科技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面,

石灣陶藝經歷漫長的成長、繁榮和創新,逐漸成為我國陶瓷史上的一支奇葩,被稱之為“石灣公仔”,有“石灣瓦、甲天下”之美譽。

展覽不僅通過展板以時間為脈絡詳細展示石灣陶藝的“前世今生”,更展出一百多套陶藝實物,讓觀眾得以親身感受巧奪造化之工的石灣陶藝之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1件入選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裝飾的陶瓷作品,

包括劉澤棉的《牧歌圖》、霍家榮的《千里共嬋娟》、霍然均《豐收在望》等,作品構思巧妙、古韻猶存、充滿詩情畫意。其他石灣陶藝大師的精品之作也精彩紛呈,內容涉及人物、花鳥魚蟲、主題裝飾擺件等。“牧童放牛”、“水鴨嬉戲”、“仙魚暢遊”等田園景象以陶塑入景;“木瓜”、“絲瓜”、“香蕉”、“荔枝”等嶺南佳果掛滿枝頭,展現了豐收在望的喜悅,勾畫出一派生機盎然、溫馨和諧的嶺南田園情趣。

據悉,近期主辦方將組織讀者到新美陶參觀石灣公仔博物館,探秘400年古龍窯,體驗石灣公仔製作過程,感受石灣陶藝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