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亞第一城“烏魯木齊”旅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是我國西北地方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亞西亞的國際商貿中心。亦是中亞毗鄰幾國或地區最大城市。烏魯木齊是蒙古語音譯,意為“優美的牧場”,

原為西蒙古和碩特部遊牧區,乾隆二十年即平定準噶爾汗國的末期,築壘屯兵,確定此名。

烏魯木齊地處中國西北,亞歐大陸腹地,毗鄰中亞各國,有“亞心之都”的稱呼,自古以來是溝通東西商貿的重要樞紐。如今是世界上最內陸、距離海洋和海岸線最遠的大型城市(2500公里)。

烏魯木齊是中國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市。烏魯木齊是新疆乃至全國重要的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

天山山脈分佈著高山冰雪景觀、山地森林景觀、草原景觀,為遊客觀光、探險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各民族的文化藝術、風情習俗,構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人文景觀。

烏魯木齊站

新疆國際大巴紮於2003年6月26日落成,

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大巴紮(維吾爾語,意為集市、農貿市場),集伊斯蘭文化、建築、民族商貿、娛樂、餐飲於一體。是新疆旅遊業產品的彙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亞之窗”和“世界之窗”,2004年入選烏魯木齊市“十佳建築”,具有濃郁的伊斯蘭建築風格,在涵蓋了建築的功能性和時代感的基礎上,重現了古絲綢之路的繁華,集中體現了濃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國際大巴紮

新疆國際大巴紮是新疆商業與旅遊繁榮的象徵,也是烏魯木齊作為少數民族城市的景觀建築,又是一座標誌性建築。以傳統磨磚對縫與現代飾面工藝相結合的處理手法,不作舞臺佈景式的建築語言堆砌,體現空間和光影的變化,在涵蓋了現代建築的功能性和時代感的基礎上,

重現了古絲綢之路的商業繁華,其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對中亞及中東地區的輻射極具親和力。

二道橋

國際大巴紮工藝品店位於國際大巴紮歡樂廣場,專營國際大巴紮品牌旅遊紀念品,由專業設計師繪萃新疆各民族特色文化製作的旅遊紀念品,

每一件都承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品質上乘,具有一定收藏價值。

國際大巴紮工藝品

國際大巴紮工藝品

國際大巴紮樹立西部旅遊新形象,彰顯 絲綢之路民族團結、國家統一、開拓進取的人文精神價值和厚德載物、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

二道橋雕塑

紅山公園景區,位於烏魯木齊市中心,是一座集旅遊觀光、古典特色、人文內涵、體育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自然山體公園。

紅山公園

紅山山體由紫色砂礫岩構成,呈赭紅色,故名“紅山”。據地質研究,紅山是在距今約八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時期,同天山一同崛起的。山上有珍奇的化石資源,曾發現了距今2.7億年前的古鱈魚化石和酷似人類鞋印的化石。

市區內,還有一座漢傳佛教寺廟——紅山大佛寺。

大佛寺

紅山原有一組古廟群,相繼建於1797年前後。原古廟群沿紅山腳下,由東向西排列。1989年擴建紅山公園時,因古廟山門年久失修,瀕臨倒塌,為保護文物,恢復景觀,遂將大佛寺山門按原樣搬遷至山頂,並複建了大佛寺大殿、廂房、藏經閣。

大佛寺

紅光山大佛寺建築群始建於2002年,於2010年完工,歷時8年,是中國西北的第一大漢傳佛教寺廟。

大佛寺

水磨溝在烏魯木齊市東郊,是一條長達1公里多的狹長峽谷山澗,溝內有大小湧泉數十處,積流成水磨溝溪,自南向北奔騰而下,終年不竭。

水磨溝

早在1733年,清政府為解決駐軍麵粉及糧食加工,用240兩銀子購買水磨兩盤,在此處磨面,水磨溝由此而得名。

水磨溝

此後,達官顯貴、文人墨客來烏魯木齊,都要在水磨溝駐足息憩,他們為水磨溝留下了許多優美詩篇,因此,早在二百多年前的清朝乾隆時期,這裡就已聞名遐邇。

水磨溝

南山西白楊溝是烏魯木齊南郊著名的避暑遊覽勝地,距市區75公里。屬北天山的喀拉烏成山北麓,地處中山與低山過渡帶,海拔2252公尺,年降雨量500-600毫米。

南山西白楊溝

一進溝谷,只見藍天下群山峻峭,牛羊成群,密林綠野,溪流淙淙。雲杉掩映下,氈房點點,小樓座座,風光如畫。

南山西白楊溝

在牧場上,密林中,可觀賞如畫的美景或租上一匹哈薩克牧民的駿馬馳騁在廣闊的草原,或穿行于密林深處。

南山西白楊溝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距市區西南約30公里處,位於永豐鄉。“亞心”經中科院新疆分院測定,並於1992年正式通過國家鑒定。

亞心

“亞心”標誌塔像英文單詞亞洲的第一個字母A,代表亞洲;它頂上直徑2.5米的不銹鋼球,代表地球,鋼球下面重垂心,直對塔基中心的亞洲微縮圖,代表亞心;塔身總高度18米。

亞心

市區內還有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坐落在勝利路二巷一號,是一幢中西合璧、土木結構,青磚砌腰壓簷的二層黃色樓房。

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

1938年,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遷入此處辦公,陳雲、鄧發、陳潭秋三任黨代表,先後在這裡主持工作。當時,延安黨中央的一些高級幹部前往蘇聯或蘇聯返國途中,多曾在此停留。

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

美圖看的不過癮?關注“背包旅攝”,更多精美圖片,讓你HOLD不住!

建議夏季去新疆,可以領略其他地方一年四季不同的色彩斑斕之美!

旅遊,只需要一個背包,一部相機。用你的眼睛發現美麗,用你的相機分享快樂!美麗只有分享和交流,快樂才能放大無限倍!

喜歡我,請關注我。我們一起分享快樂!一起前行!

國際大巴紮工藝品

國際大巴紮樹立西部旅遊新形象,彰顯 絲綢之路民族團結、國家統一、開拓進取的人文精神價值和厚德載物、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

二道橋雕塑

紅山公園景區,位於烏魯木齊市中心,是一座集旅遊觀光、古典特色、人文內涵、體育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自然山體公園。

紅山公園

紅山山體由紫色砂礫岩構成,呈赭紅色,故名“紅山”。據地質研究,紅山是在距今約八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時期,同天山一同崛起的。山上有珍奇的化石資源,曾發現了距今2.7億年前的古鱈魚化石和酷似人類鞋印的化石。

市區內,還有一座漢傳佛教寺廟——紅山大佛寺。

大佛寺

紅山原有一組古廟群,相繼建於1797年前後。原古廟群沿紅山腳下,由東向西排列。1989年擴建紅山公園時,因古廟山門年久失修,瀕臨倒塌,為保護文物,恢復景觀,遂將大佛寺山門按原樣搬遷至山頂,並複建了大佛寺大殿、廂房、藏經閣。

大佛寺

紅光山大佛寺建築群始建於2002年,於2010年完工,歷時8年,是中國西北的第一大漢傳佛教寺廟。

大佛寺

水磨溝在烏魯木齊市東郊,是一條長達1公里多的狹長峽谷山澗,溝內有大小湧泉數十處,積流成水磨溝溪,自南向北奔騰而下,終年不竭。

水磨溝

早在1733年,清政府為解決駐軍麵粉及糧食加工,用240兩銀子購買水磨兩盤,在此處磨面,水磨溝由此而得名。

水磨溝

此後,達官顯貴、文人墨客來烏魯木齊,都要在水磨溝駐足息憩,他們為水磨溝留下了許多優美詩篇,因此,早在二百多年前的清朝乾隆時期,這裡就已聞名遐邇。

水磨溝

南山西白楊溝是烏魯木齊南郊著名的避暑遊覽勝地,距市區75公里。屬北天山的喀拉烏成山北麓,地處中山與低山過渡帶,海拔2252公尺,年降雨量500-600毫米。

南山西白楊溝

一進溝谷,只見藍天下群山峻峭,牛羊成群,密林綠野,溪流淙淙。雲杉掩映下,氈房點點,小樓座座,風光如畫。

南山西白楊溝

在牧場上,密林中,可觀賞如畫的美景或租上一匹哈薩克牧民的駿馬馳騁在廣闊的草原,或穿行于密林深處。

南山西白楊溝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距市區西南約30公里處,位於永豐鄉。“亞心”經中科院新疆分院測定,並於1992年正式通過國家鑒定。

亞心

“亞心”標誌塔像英文單詞亞洲的第一個字母A,代表亞洲;它頂上直徑2.5米的不銹鋼球,代表地球,鋼球下面重垂心,直對塔基中心的亞洲微縮圖,代表亞心;塔身總高度18米。

亞心

市區內還有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坐落在勝利路二巷一號,是一幢中西合璧、土木結構,青磚砌腰壓簷的二層黃色樓房。

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

1938年,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遷入此處辦公,陳雲、鄧發、陳潭秋三任黨代表,先後在這裡主持工作。當時,延安黨中央的一些高級幹部前往蘇聯或蘇聯返國途中,多曾在此停留。

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

美圖看的不過癮?關注“背包旅攝”,更多精美圖片,讓你HOLD不住!

建議夏季去新疆,可以領略其他地方一年四季不同的色彩斑斕之美!

旅遊,只需要一個背包,一部相機。用你的眼睛發現美麗,用你的相機分享快樂!美麗只有分享和交流,快樂才能放大無限倍!

喜歡我,請關注我。我們一起分享快樂!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