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戰績卓著,又被譽為軍中長者,卻與張遼關係惡劣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前一段做了一個五子良將系列,今天開始談談除了五子良將及宗室將領之外的曹魏名將。本文要說的這個人物其實同時戰績卓著,即便放在五子良將中相信也沒人會有異議。

這個人,便是李典。

李典,字曼城,山陽郡巨野縣人氏。與曹魏很多名將不同,李典早年對於兵書戰策並沒有多大興趣,而是喜歡讀書。為此,他還專門拜師去學習《春秋左氏傳》及其他古典經典著作。不過,漢末中原地區的戰火卻讓這位年輕的學子不得不投筆從戎。

漢末時分,兗州地區淪為眾多勢力爭奪的舞臺。先是兗州刺史劉岱在對付黃巾叛軍的戰鬥中陣亡,之後是曹操進入兗州,然後是袁術在兗州與曹操爆發激戰,再後是曹操與張邈、陳宮、呂布之間的決戰。兗州地區戰火不斷。

李典家族也被捲入其中。

李典的伯父叫做李乾,曾在曹操進入兗州期間加入曹軍,並參與了在壽張地區擊潰黃巾的戰鬥,後來又隨曹操參加了進攻袁術、征討徐州的一系列戰爭,戰績卓著,深受曹操器重。

張邈、陳宮、呂布等人與曹操爭鬥兗州期間,李乾奉命回到兗州乘氏地區,後來在戰鬥中陣亡,其子李整繼續率部作戰,並因戰功被曹操授予青州刺史之職。也就是在這個期間,李典加入了曹軍,並擔任過潁陰縣令、中郎將、離狐太守之職。

作為曹操草創期間的將領,李典先後參與了不少重大戰役。在官渡之戰中,李典負責糧草供應,後來被晉升為裨將軍,駐紮安民屯地區。後來又奉命在壺關圍攻高幹,在長廣地區擊潰管承,並因戰績卓著被授予捕虜將軍、破虜將軍,封都亭侯。

李典最為人所熟知的事蹟,發生在獻帝建安二十年(西元215年)。當時李典與張遼、樂進一起鎮守曹魏在淮南一線的重鎮合肥,這三位將領平素關係惡劣,而就在此時孫權親率十萬之眾圍城。

按照曹操戰前留下的命令,城內守軍應該利用孫權立足未穩時發動突襲,但是由於三人之間的惡劣關係,張遼擔心李典、樂進二人不會同意這一計畫。而李典卻出人意料的表示:“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不可以私憾而忘公義乎”,與張遼並肩作戰、緊密配合,終於將孫權擊敗。

按照史書記載,李典為人“貴尚儒雅,義忘私隙……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為何他偏偏與張遼過不去呢?恐怕原因還在出在兗州之戰期間。

前文提到,李典的伯父李乾死在了那場戰爭中,而當時的張遼則是呂布的部將,很有可能當年李乾所面前的敵軍將領就是張遼,即便再好的涵養,遇到殺害親人的仇家,這份傷痛也是難以彌合的。當然這也是筆者的一個猜測,是否準確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按照曹操戰前留下的命令,城內守軍應該利用孫權立足未穩時發動突襲,但是由於三人之間的惡劣關係,張遼擔心李典、樂進二人不會同意這一計畫。而李典卻出人意料的表示:“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不可以私憾而忘公義乎”,與張遼並肩作戰、緊密配合,終於將孫權擊敗。

按照史書記載,李典為人“貴尚儒雅,義忘私隙……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為何他偏偏與張遼過不去呢?恐怕原因還在出在兗州之戰期間。

前文提到,李典的伯父李乾死在了那場戰爭中,而當時的張遼則是呂布的部將,很有可能當年李乾所面前的敵軍將領就是張遼,即便再好的涵養,遇到殺害親人的仇家,這份傷痛也是難以彌合的。當然這也是筆者的一個猜測,是否準確還有待進一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