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多歲學點什麼本事,35歲以後才不會失業

離職之前,劈柴喂馬;離職之後,喂馬劈柴,並沒有什麼周遊世界。

下午茶,一位老同事出差來深約我喝咖啡聊起近況,差不多三年沒見了。三年前,我們這樣的文藝青年閑下來就荒誕地坐在一起談論什麼“35歲實現財務自由”,

現在看來確實是書讀太多了,腦子瓦特了吧!不然哪裡有這個自信。我們在同一家待遇還不錯的互聯網公司供職,偶爾一起出差,偶爾一起加班,但是不知道受到了誰的影響,年底我就離職了。今天他已是一個不錯的專案經理了,出差也不是當年的火車了,待遇在魔都也能拿到稅後15K,但是在魔都想要立足買房子和車子距離甚遠,
更別說那可笑的財務自由了。

其實我離職的時候就很明白,每天碌碌無為的工作,績效好點收入就高一點;case做的多一點,就會讓自己更有成就感;相反,少一點case,我就可以陪伴我女朋友去附近過個週末,或者一起在家吃頓家常飯也是很美妙的吧!所以,對於絕大多數像我這樣的人來說,財務自由是遙遙無期的海市蜃樓,不如換個方向,追求另外三種自由,或許更能保障下半生沒有後顧之憂。

自由職業者的時間自由

很多人往往認為,只有實現財務自由,才能實現時間自由。在沒有經濟壓力的情況下,才可能自由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現實恰恰相反......

在我看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只有實現一定程度上的時間自由,你才有機會利用這段時間思考個人發展的方向,

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後或許才有可能實現財務自由。

但現實呢,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職場地位的提升,收入肯定是越來越多的,然而時間卻越來越少了。除了工作,還需要抽出部分時間給年長的父母,維繫配偶的感情,留著陪伴孩子成長等等。

如果有限的私人時間無法充分利用,工作時間就更無可能悲充分利用起來?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年很多人通過音訊來幫助大家碎片化的學習,

但是在我看來這個可能也是一個偽命題,抱歉跑題了,這個問題今天不在這裡多說。Noah,你們的公司是否實現彈性工作制度,讓你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學習和自我提升?或者說公司是否鼓勵你思考未來的職業規劃,並願意為你提供幫助?我想這樣的公司在國內少之又少。同事胡說前公司就不夠開放,也不會考慮到讓你在工作外,
還去拓展什麼視野學習更多技能的可能性,公司搞996常態化加班制度,恨不得多侵佔你私人時間的企業,完全不允許你在工作之外有其他空間的企業,顯然是沒興趣給你時間自由嘛。

P S :公司的資源需要我們自己努力去爭取,領導需要我們自己去說服。但同時,我們選擇企業也需要思考,什麼樣的企業和領導,願意在我們的職業發展歷程上助我們一臂之力。

斜杠青年的身份自由

有了時間,我們是不是要思考未來扮演什麼角色。

我們在職場上的角色,不應該說是什麼大公司大項目負責人,某行業最大公司市場經理,這樣的虛偽的光環。

更關鍵的是沒有了行業公司的光環,我們還有什麼其他的身份?

如果這類身份越多,我們越不用擔心職場危機和失業。

作為能力平平的普通人,當然這件事也可以更簡單,比如:

你想學習外語,報個培訓班你就成了一個學生,加上一群一起學習的同學;

參加一個車友會,一起進西藏,一起飆車(開踏板車也可以的),甚至和王石一樣去試試珠峰。

不一定每個角色都可以讓你變現,然而你喜歡的每個角色,都延展了你生命的寬度和視野,從而增加人生無限的可能性。

眾所周知,如今社會如此功利,我們自己可能也一直喜歡強調“有效社交”。我們往往以為有效的社交是找能夠幫助自己的人。不幸的是,你無法提供對等的價值,別人為什麼要幫你?

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幫助你能幫助的人,未來說不定他們也能幫你一把。更重要的是,幫助別人,不也是自我價值實現的一種形式嗎?

有發展眼光的思想自由人

思想自由是最難的。

李笑來說,我們的人生遇到了最大的三個坑就是“莫名其妙地湊熱鬧”、“火急火燎地隨大流”、“操碎了別人的心肝”。我們的手機上有太多的app在不斷push,不斷佔用我們的時間,什麼用QQ郵箱/大寶/小米,真是不到low爆了,用蘋果/豐田/西鐵城,就是賣國賊,年過30不結婚,心理肯定有問題。

在互聯網經濟浪潮撲面而來的今天,很多市場規則都被互聯網打破,我們難道不應該看發展的眼光利用互聯網更好的學以致用嗎?

寫在最後

我的一名自由職業者,目前有一家很小的具有人情味的餐飲店,算是半個甩手掌櫃,座標深圳。相比離職前的大部分時間被束縛在辦公室裡,我也僅僅是獲得了時間自由。其實小店經營也有很大的壓力,從開店裝修,自雇傭到雇傭他人,再到現在還需要時不時開發新品,組織店內線上行銷活動,這兩年也不會太閑。參加了一些餐飲社群,但是他們都叫我粑粑(劈柴喂馬的粑粑).

目前學習培養一個店長,希望儘快成長,爭取實現角色自由!

斜杠青年的身份自由

有了時間,我們是不是要思考未來扮演什麼角色。

我們在職場上的角色,不應該說是什麼大公司大項目負責人,某行業最大公司市場經理,這樣的虛偽的光環。

更關鍵的是沒有了行業公司的光環,我們還有什麼其他的身份?

如果這類身份越多,我們越不用擔心職場危機和失業。

作為能力平平的普通人,當然這件事也可以更簡單,比如:

你想學習外語,報個培訓班你就成了一個學生,加上一群一起學習的同學;

參加一個車友會,一起進西藏,一起飆車(開踏板車也可以的),甚至和王石一樣去試試珠峰。

不一定每個角色都可以讓你變現,然而你喜歡的每個角色,都延展了你生命的寬度和視野,從而增加人生無限的可能性。

眾所周知,如今社會如此功利,我們自己可能也一直喜歡強調“有效社交”。我們往往以為有效的社交是找能夠幫助自己的人。不幸的是,你無法提供對等的價值,別人為什麼要幫你?

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幫助你能幫助的人,未來說不定他們也能幫你一把。更重要的是,幫助別人,不也是自我價值實現的一種形式嗎?

有發展眼光的思想自由人

思想自由是最難的。

李笑來說,我們的人生遇到了最大的三個坑就是“莫名其妙地湊熱鬧”、“火急火燎地隨大流”、“操碎了別人的心肝”。我們的手機上有太多的app在不斷push,不斷佔用我們的時間,什麼用QQ郵箱/大寶/小米,真是不到low爆了,用蘋果/豐田/西鐵城,就是賣國賊,年過30不結婚,心理肯定有問題。

在互聯網經濟浪潮撲面而來的今天,很多市場規則都被互聯網打破,我們難道不應該看發展的眼光利用互聯網更好的學以致用嗎?

寫在最後

我的一名自由職業者,目前有一家很小的具有人情味的餐飲店,算是半個甩手掌櫃,座標深圳。相比離職前的大部分時間被束縛在辦公室裡,我也僅僅是獲得了時間自由。其實小店經營也有很大的壓力,從開店裝修,自雇傭到雇傭他人,再到現在還需要時不時開發新品,組織店內線上行銷活動,這兩年也不會太閑。參加了一些餐飲社群,但是他們都叫我粑粑(劈柴喂馬的粑粑).

目前學習培養一個店長,希望儘快成長,爭取實現角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