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劇《四重奏》,價值觀不同在婚後變質的愛情,就讓它消散吧

有人說,喜歡是乍見之歡,愛是久處不厭。

《四重奏》裡,卷消失的老公卻說:我愛她啊,雖然愛她,但不喜歡她。

愛卻不喜歡,我在想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卷的老公消失了一年多,老公離開時脫下的襪子在客廳的地毯上擺了整整一年。

所有人都以為卷對老公的離去漠不關心,她像往常一樣參加朋友聚會,還重拾結婚前的愛好拉起了小提琴,她的婆婆還曾因此懷疑卷謀殺了自己的兒子。

只有地毯上的那雙襪子揭露著卷對老公的思念——她在等他回來。

經過前幾集的漫長鋪墊,卷的老公終於在第六集出現,我們也終於得以窺見一向神秘莫測的卷和老公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他們戀情的開始像每一對普通男女一樣,男方被女方獨特的氣質吸引,然後順理成章地約會、接吻、滾床單、結婚。

一開始,卷在老公眼中是有品味的象徵,自帶女神光環,和她約會每每讓他心中小鹿亂撞。

他送自己喜歡的詩集給她,她回贈自己喜歡的CD,在西餐廳吃飯、在公園看孩子放風箏、在影院看電影,戀愛時的他們看上去那麼合拍。

一切轉變,從婚後開始。

卷為了家庭心甘情願地放棄了拉小提琴的事業,全心做一名家庭主婦,洗衣做飯、生活全部圍著老公轉,並以此為自己的幸福。

卷的老公卻在朝夕相處中發現,那個曾經令自己愛慕的,充滿神秘氣息的戀人不見了,卻多了一個囿於油鹽醬醋的家人。

“原來,她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啊。”他失望地在心裡這樣想著,對妻子提不起半點興致。

最初,他靠著當初追求她時殘留的那點喜歡,

強迫自己去愛她,畢竟她沒有做錯任何事情。

但後來,他越來越發現,兩人從生活理念到價值觀都大相徑庭。

比如第一集就出現的炸雞梗,丈夫明明不喜歡在炸雞上澆檸檬汁,卻在妻子沒有詢問就澆上檸檬汁後默默吃了多年。直到妻子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知道真相。

這是丈夫對妻子的愛嗎?不,這是一種生疏。明明看不慣卻憋在心裡不說的生疏。

不僅如此,

丈夫還把很多事情都憋在了心裡。比如和妻子一起看自己最喜歡的電影時,看到興奮之處想要與身邊的人分享,卻發現對方已在中途睡著;在週末想和妻子一起去咖啡館坐坐時,妻子卻嫌天氣冷勸他在家喝咖啡。

還有那本婚前送妻子的詩集,她因為不感興趣再也沒翻開過...

價值觀的不合,他一幕幕看在眼裡,卻從不說破。卷覺得自己在丈夫面前毫無偽裝,這種愛情讓她心安。

丈夫卻每一刻都在偽裝,內心深處充滿痛苦。最鮮明的對比是當聽說一對老夫妻結婚40多年時,卷滿是羡慕地感慨“40年呢...”,丈夫卻垂頭喪氣,充滿恐懼“40年啊...”

後來,丈夫越來越不愛和妻子在一起,一次在外面喝悶酒時,一個女性朋友告訴他“人與人相處,要麼要價值觀合拍,要麼要度量大,否則很難走下去吧。”

大概是那時,丈夫才意識到,自己這兩點都無法做到。終於,他再也忍受不了這看似溫馨的人間地獄,跑出了那個家,再也沒回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價值觀不同的婚姻,維繫起來有多痛苦。

最後卷和丈夫最終選擇了和平離婚。沒有爭吵、沒有眼淚,他們像剛結婚時一樣,有說有笑地一起吃完最後一頓飯,然後互相幫對方取下戒指,出門辦理離婚手續。

想起《四重奏》的開頭,卷說“所謂夫妻,就是可以分開的家人。”我想,這大概就是“愛,但不喜歡吧”。

結婚10年的人說自己和妻子的感情從很早以前開始就已經變成了親情。

“再轟轟烈烈的感情,最後都會歸於平淡。”朋友說。

大概是因為太年輕,我總對“平淡”這個詞充滿恐懼。希望那個能夠陪自己走完一生的人,既可以時時都有乍見之歡,也能在精神上久處不厭。

這是否是一種貪心?

價值觀的不合,他一幕幕看在眼裡,卻從不說破。卷覺得自己在丈夫面前毫無偽裝,這種愛情讓她心安。

丈夫卻每一刻都在偽裝,內心深處充滿痛苦。最鮮明的對比是當聽說一對老夫妻結婚40多年時,卷滿是羡慕地感慨“40年呢...”,丈夫卻垂頭喪氣,充滿恐懼“40年啊...”

後來,丈夫越來越不愛和妻子在一起,一次在外面喝悶酒時,一個女性朋友告訴他“人與人相處,要麼要價值觀合拍,要麼要度量大,否則很難走下去吧。”

大概是那時,丈夫才意識到,自己這兩點都無法做到。終於,他再也忍受不了這看似溫馨的人間地獄,跑出了那個家,再也沒回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價值觀不同的婚姻,維繫起來有多痛苦。

最後卷和丈夫最終選擇了和平離婚。沒有爭吵、沒有眼淚,他們像剛結婚時一樣,有說有笑地一起吃完最後一頓飯,然後互相幫對方取下戒指,出門辦理離婚手續。

想起《四重奏》的開頭,卷說“所謂夫妻,就是可以分開的家人。”我想,這大概就是“愛,但不喜歡吧”。

結婚10年的人說自己和妻子的感情從很早以前開始就已經變成了親情。

“再轟轟烈烈的感情,最後都會歸於平淡。”朋友說。

大概是因為太年輕,我總對“平淡”這個詞充滿恐懼。希望那個能夠陪自己走完一生的人,既可以時時都有乍見之歡,也能在精神上久處不厭。

這是否是一種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