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歐文從詹姆斯身上學到的最重要一課:永遠要讓自己做主!

在歐文發出那個有決裂意味的宣言前,在不久之前發生了一件小事,

一個極端無聊,但卻極富象徵意義的小事。

比盧普斯拒絕了克利夫蘭的邀約,選擇不成為騎士的新任總經理,而是繼續在ESPN擔任球評。

這其實聽起來並不是什麼樣值得去關心的事,比盧普斯過去沒有管理的經驗,雖然他曾經在球場上的確是一位出色的指揮官,但誰說他轉換跑道後就一樣的成功呢?

不過重點不在於他做的好還是做的差,而是在於他拒絕了騎士這一事上。

比盧普斯渴望成為擔任一支球隊的操盤手,這件事人盡皆知。而騎士看起來就是他最好的選擇,這一支球隊已經連續3年闖進總決賽,而且陣容完整,或許他們薪資空間已經不太足夠,因此無法在今年招攬到足夠幫助他們擊敗勇士的好手,但對比盧普斯來說,這是一個足夠大、但又不會有太大壓力的工作。

但比盧普斯告訴ESPN,他現在加入騎士的時機並不合適,因為他來到這是想幫助球隊獲取成功。

這句話很有深意,怎麼樣才能讓一支剛剛在總決賽敗給宇宙最強球隊、同時擁有這星球最好的球員,並且能保留球隊主要輪換陣容的球隊,在下一個賽季後突然變的不成功?

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讓這一支球隊強盛的原因,

突然在下一個賽季後消失。

這樣一說,情況頓時就明朗了許多,儘管勒布朗和他的團隊已經學到了足夠多的經驗,在今年休賽期從沒透漏他未來的去向,但是我們有很多理由相信,在明年他轉投湖人的這一傳言不是空穴來風。

這一個夏天詹姆斯非常安靜,或許他終於領會到該讓管理層去做屬於他們份內的工作,而不是自己插手決策。又或許他只是意會到這一支騎士,

在短時間內陣容已經很難升級,因此對下一個賽季期待不高了。

再次打進總決賽,並看看勇士會不會發生一些像是傷病之類的意外之事,去偷一個冠軍,失敗了就算了,反正目標是明年,這可能就是詹姆斯現在的心態。

而或許恰恰就是這一種心態,導致了歐文的不滿,最終憤而做出要求交易的決定。

在第一支球隊養成的習慣,往往會塑造一個球員最終的性格。科比的生涯起始自天使之城,這一支球隊有著深刻的歷史和文化,即使是像他這樣偉大的球員也不是球隊的唯一。所以他從來不敢太過造次,即使是在2006-07最孤獨、場內外受到的批評最多的時刻,他也頂多喊出交易我、試圖來逼宮,並且拿捏著分寸。

但詹姆斯和騎士隊的關係不太一樣,在他來之前這一支球隊的過往乏善可陳,而他所期盼的未來又太過龐大,就連老闆吉伯特都拿他沒辦法,這的確是他一人的球隊。

這導致他日後在做決定時,總有些目中無人,甚至有些冷酷。即使在經歷了決定1和決定2後,他鋒芒已經有所收斂,但仍舉手投足中投射出唯我獨尊的意思。

而雖然不是出自于他的本心,但他每一次的離去,都讓原先效力的那個城市變成毀滅後的廢墟,就像曾經的繁榮從來沒有過一樣。

皮爾斯和加內特的交易,為波士頓只用不到4年的時間就重新回到東部決賽,保羅為快船帶來了未來的先發和替補控衛貝芙麗以及路易士威廉姆斯,另外還有德克爾和一個2018年首輪選秀權(前3順位保護)。

在交易市場風貌完全改變的現代籃球下,我們不該再用忠誠來綑綁一位球星,為了自己的榮譽而加入到有實力的球隊去拼戰,這完全可以理解。

而且這其實不一定會產生對立,還記得皮爾斯、加內特、納什第一次回到主場時,球迷們怎麼歡迎他們的嗎?這其中沒有憎恨,只有感激和感動。

但是勒布朗不一樣,當他厭惡了年年失敗、以及和一群令人失望的球員做隊友時,他用一個最令人費解、同時也最無情的方式,宣佈把自己的天賦帶到南海岸去。

克裡夫蘭人狠狠的被傷害了,詹姆斯或許在那一刻也真正的成為大人,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些不被原諒的事,所以他之後拼了命想要完成救贖。

當他重新宣佈自己要回來打家鄉籃球時,我其實願意相信他不是只為了勝利,而是真真切切想為這塊蠻荒之地帶來一座冠軍。

可是在回到這裡後,他還是改不了過去那種操控球隊的毛病,過去在邁阿密有更強勢的萊利壓著他,但在克利夫蘭他是王,一切他說了算。

所以他逼使球隊簽下湯普森的溢價合同(當年沒有球隊會給到超過6000萬),導致之後的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把球隊的空間完全鎖死。今年也是大呼小叫的說要一名替補控衛,結果簽下了百無一用的德隆。

接著,當這一支球隊已經開始嗅的到衰頹的味道時(就像2014年熱火那樣),他就毅然決然地離開這裡。

不講任何情面,目前看起來是這樣。

歐文的職業生涯,詹姆斯其實算的上是他的貴人,他幫助了歐文成長,並讓他在沒有這麼大壓力的情況下,拿到了總冠軍,這也是前者目前所獲得最好的榮譽。

否則以他在詹姆斯來之前的帶隊成績:21勝、24勝、33勝,他現在得到的評價可能仍是一名得分好手,如此而已。

更不要說他在2015年賽季效率大幅提升、成為一名東部勁旅中第2好的球員,這都是在勒布朗身邊所得到的成就。

2014賽季歐文:場均20+6+4,命中率43%,使用命28.2,真實命中率53.3%

2015賽季歐文:場均21+5+3,命中率47%,使用率26.2,真實命中率58.3%

他在生涯第4年實現了突破,在歷史前5好的球星羽翼下度過,就算不是全部,但應該也有很大一部分該歸功於詹姆斯。

他們兩人實際上是天生一對,歐文是現階段詹姆斯所能得到的最好幫手,而詹姆斯也補上了歐文欠缺的所有領袖該有的能力。

這一季的使用率歐文30.8,已經比詹姆斯的30還高了,至少也是並駕齊驅。

顯示詹姆斯對這一位元小老弟的器重,也的確願意給他空間發揮,畢竟他本來就不是會小氣分享球權的球員。

但是詹姆斯心裡或許依舊認為他應該掌控一切,雖然我們稱騎士為三巨頭球隊,但實際上只是勒布朗的球隊,和馬刺三巨頭、綠軍三巨頭、勇士三巨頭完全是另一個概念。

所以他身邊的人永遠就像是一群功能性球員一樣,永遠為了輔佐他而存在,當然真正的功能性球員和他一起打球,絕對是如魚得水。

但對一些巨星來說,包括波什、韋德、歐文、樂福,在他身邊都要萎靡。

他就像是一個真正的王者一樣,各種意義上掌握著球隊,包括決策上。

如果下一個賽季,詹姆斯真的離開了,騎士會變成怎麼樣呢?這一支球隊是圍繞詹姆斯打照的,其他人來帶都不可能帶到同樣的高度。

如果詹姆斯之後真的去了湖人,那明年將滿26歲的歐文,將被迫在一支重建球隊中待上2年,磨損掉自己的身價和青春。

在過去的籃球世界不會有這種問題,那時候市場上的巨頭交易遠不像現在發達,每一支球隊都圍繞著自己的球星建隊,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

歐文會發出這樣的聲明,更像是臨時起意、是一種壓迫的手段,如果他真的想要被交易,那應該要在賽季一結束就表明立場,那時候大部分交易都還沒有起頭,他才能有機會找到更好的下家。

現在這個時機拋出想要離開的態度,再加上各家記者的傳聞,可以看出這實際上是一次攤牌,他想要詹姆斯真正的表明自己的立場,他想要獲得一名冠軍球星該有的尊重。

如果詹姆斯還想要在下一個賽季有所作為,那他在這一刻起(至少是這一季),要把兩位明星隊友真正意義上看做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球星。

當然騎士目前還是他的球隊,但他不能在自己悶起頭來幹大事了。在休賽期自己一個人規劃好未來的行程,然後再一次用自己的利益,為他人的生涯做出選擇,這一點都不酷,也完全不尊重自己的搭檔。

但是如果他對自己的城市還有情,他應該要避免再做出和前2次一樣有待商榷的決定,至少也得是漂漂亮亮的離開。

而歐文,他成為了史上首位不想跟詹姆斯一起打球的球員,不管如何想把命運握在自己手裡的想法,值得佩服。

雖然他和騎士未來的去路渺茫,但就憑著敢於拒絕天下第一人的心氣,我相信他有的是美好未來。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僅用這兩句,與其共勉。

而發生在騎士身上的這一件要求交易的事件,實際上正是現代籃球的一個縮影:球員被置於球隊之上。

而這一文化的代表性人物,正好就是詹姆斯,他和他的團隊試圖破壞球隊和聯盟之間的決策機制,讓那些頂級球員也能參予到重大決策來,而歐文顯然有和他學到一些皮毛。

然而現在這一種現象已經有些矯枉過正,巨頭籃球本身並沒有不好,但是現在這慢慢變成了一種取巧的投機主義。

就算是在籃球公園打三對三,我們也都會儘量的將球隊的實力分佈的平均些,當一群聯盟一陣的選手組成一隊時,那籃球的價值和平衡將毀於一旦。

並且拿捏著分寸。

但詹姆斯和騎士隊的關係不太一樣,在他來之前這一支球隊的過往乏善可陳,而他所期盼的未來又太過龐大,就連老闆吉伯特都拿他沒辦法,這的確是他一人的球隊。

這導致他日後在做決定時,總有些目中無人,甚至有些冷酷。即使在經歷了決定1和決定2後,他鋒芒已經有所收斂,但仍舉手投足中投射出唯我獨尊的意思。

而雖然不是出自于他的本心,但他每一次的離去,都讓原先效力的那個城市變成毀滅後的廢墟,就像曾經的繁榮從來沒有過一樣。

皮爾斯和加內特的交易,為波士頓只用不到4年的時間就重新回到東部決賽,保羅為快船帶來了未來的先發和替補控衛貝芙麗以及路易士威廉姆斯,另外還有德克爾和一個2018年首輪選秀權(前3順位保護)。

在交易市場風貌完全改變的現代籃球下,我們不該再用忠誠來綑綁一位球星,為了自己的榮譽而加入到有實力的球隊去拼戰,這完全可以理解。

而且這其實不一定會產生對立,還記得皮爾斯、加內特、納什第一次回到主場時,球迷們怎麼歡迎他們的嗎?這其中沒有憎恨,只有感激和感動。

但是勒布朗不一樣,當他厭惡了年年失敗、以及和一群令人失望的球員做隊友時,他用一個最令人費解、同時也最無情的方式,宣佈把自己的天賦帶到南海岸去。

克裡夫蘭人狠狠的被傷害了,詹姆斯或許在那一刻也真正的成為大人,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些不被原諒的事,所以他之後拼了命想要完成救贖。

當他重新宣佈自己要回來打家鄉籃球時,我其實願意相信他不是只為了勝利,而是真真切切想為這塊蠻荒之地帶來一座冠軍。

可是在回到這裡後,他還是改不了過去那種操控球隊的毛病,過去在邁阿密有更強勢的萊利壓著他,但在克利夫蘭他是王,一切他說了算。

所以他逼使球隊簽下湯普森的溢價合同(當年沒有球隊會給到超過6000萬),導致之後的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把球隊的空間完全鎖死。今年也是大呼小叫的說要一名替補控衛,結果簽下了百無一用的德隆。

接著,當這一支球隊已經開始嗅的到衰頹的味道時(就像2014年熱火那樣),他就毅然決然地離開這裡。

不講任何情面,目前看起來是這樣。

歐文的職業生涯,詹姆斯其實算的上是他的貴人,他幫助了歐文成長,並讓他在沒有這麼大壓力的情況下,拿到了總冠軍,這也是前者目前所獲得最好的榮譽。

否則以他在詹姆斯來之前的帶隊成績:21勝、24勝、33勝,他現在得到的評價可能仍是一名得分好手,如此而已。

更不要說他在2015年賽季效率大幅提升、成為一名東部勁旅中第2好的球員,這都是在勒布朗身邊所得到的成就。

2014賽季歐文:場均20+6+4,命中率43%,使用命28.2,真實命中率53.3%

2015賽季歐文:場均21+5+3,命中率47%,使用率26.2,真實命中率58.3%

他在生涯第4年實現了突破,在歷史前5好的球星羽翼下度過,就算不是全部,但應該也有很大一部分該歸功於詹姆斯。

他們兩人實際上是天生一對,歐文是現階段詹姆斯所能得到的最好幫手,而詹姆斯也補上了歐文欠缺的所有領袖該有的能力。

這一季的使用率歐文30.8,已經比詹姆斯的30還高了,至少也是並駕齊驅。

顯示詹姆斯對這一位元小老弟的器重,也的確願意給他空間發揮,畢竟他本來就不是會小氣分享球權的球員。

但是詹姆斯心裡或許依舊認為他應該掌控一切,雖然我們稱騎士為三巨頭球隊,但實際上只是勒布朗的球隊,和馬刺三巨頭、綠軍三巨頭、勇士三巨頭完全是另一個概念。

所以他身邊的人永遠就像是一群功能性球員一樣,永遠為了輔佐他而存在,當然真正的功能性球員和他一起打球,絕對是如魚得水。

但對一些巨星來說,包括波什、韋德、歐文、樂福,在他身邊都要萎靡。

他就像是一個真正的王者一樣,各種意義上掌握著球隊,包括決策上。

如果下一個賽季,詹姆斯真的離開了,騎士會變成怎麼樣呢?這一支球隊是圍繞詹姆斯打照的,其他人來帶都不可能帶到同樣的高度。

如果詹姆斯之後真的去了湖人,那明年將滿26歲的歐文,將被迫在一支重建球隊中待上2年,磨損掉自己的身價和青春。

在過去的籃球世界不會有這種問題,那時候市場上的巨頭交易遠不像現在發達,每一支球隊都圍繞著自己的球星建隊,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

歐文會發出這樣的聲明,更像是臨時起意、是一種壓迫的手段,如果他真的想要被交易,那應該要在賽季一結束就表明立場,那時候大部分交易都還沒有起頭,他才能有機會找到更好的下家。

現在這個時機拋出想要離開的態度,再加上各家記者的傳聞,可以看出這實際上是一次攤牌,他想要詹姆斯真正的表明自己的立場,他想要獲得一名冠軍球星該有的尊重。

如果詹姆斯還想要在下一個賽季有所作為,那他在這一刻起(至少是這一季),要把兩位明星隊友真正意義上看做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球星。

當然騎士目前還是他的球隊,但他不能在自己悶起頭來幹大事了。在休賽期自己一個人規劃好未來的行程,然後再一次用自己的利益,為他人的生涯做出選擇,這一點都不酷,也完全不尊重自己的搭檔。

但是如果他對自己的城市還有情,他應該要避免再做出和前2次一樣有待商榷的決定,至少也得是漂漂亮亮的離開。

而歐文,他成為了史上首位不想跟詹姆斯一起打球的球員,不管如何想把命運握在自己手裡的想法,值得佩服。

雖然他和騎士未來的去路渺茫,但就憑著敢於拒絕天下第一人的心氣,我相信他有的是美好未來。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僅用這兩句,與其共勉。

而發生在騎士身上的這一件要求交易的事件,實際上正是現代籃球的一個縮影:球員被置於球隊之上。

而這一文化的代表性人物,正好就是詹姆斯,他和他的團隊試圖破壞球隊和聯盟之間的決策機制,讓那些頂級球員也能參予到重大決策來,而歐文顯然有和他學到一些皮毛。

然而現在這一種現象已經有些矯枉過正,巨頭籃球本身並沒有不好,但是現在這慢慢變成了一種取巧的投機主義。

就算是在籃球公園打三對三,我們也都會儘量的將球隊的實力分佈的平均些,當一群聯盟一陣的選手組成一隊時,那籃球的價值和平衡將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