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處越大,濕氣越重,無論男女,越早知道越好!

現代人們物質富裕,吃香的喝辣的都不在話下,可在社會發展越來富有的同時,人的健康卻落下了。現在的人很多都是亞健康體質,就是容易生病的意思。亞健康的人在惡劣天氣裡極其容易生病。

現在正值三伏天,三伏天氣候變幻莫測,時炎熱高溫,煩悶異常;時狂風暴雨,潮濕不堪。而人們生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與濕氣有關,在中醫上,濕氣是疾病的主要誘因,濕氣可怕性甚至被稱為萬病之首,就是說有疾病的地方首先就會有濕氣。

所以祛除濕氣是我們的重中之重,濕氣根除了,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

【濕氣重的症狀】

1.起床時看看

早上起床的時候可以看看自己的精神狀況,濕氣重的人早上會特別疲勞、頭也會暈暈的,還會發困,怎麼睡都睡不夠,整個人都打不起精神來,就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都覺得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麼就肯定是體內濕了。

2.低頭時看看

低頭看看自己的肚子,是否一天比一天大?是不是一直只增不減? 身體也會隨之發胖。就算減也只能減身體的體重,肚子還是一直都減不掉。這就是濕氣惹的禍。

3.刷牙時看看

在刷牙的時候也可以看看我們的舌苔狀況,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薄白而清靜,幹濕適中。但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4.上廁所時看看

上廁所時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大便,

正常的大便都是金黃色香蕉狀的,但是體內有濕的話,大便的顏色就會發青,溏軟不成形,再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淨。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濕了。

濕氣越重,濕毒就對人體的危害越大,可以分為這五級

一級濕毒:在表皮

症狀:皮膚騷癢,長濕疹,頭臉油膩、長痘。

二級濕毒:在肌肉

症狀: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級濕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濕,俗稱風濕。

症狀:肩周炎,肩痛,頸椎勞損,腰痛,風濕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四級濕毒:在臟腑(子宮、卵巢、脾胃、肺)

症狀:脾胃虛弱,便秘,多痰,婦科炎症。

五級濕毒:在身上(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

【祛濕方法】

1.拔火罐

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

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成書於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於後世的火罐療法。而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曾經盛行拔罐療法。

2.常用輔料祛濕

蔥、薑、蒜是我們家用最普通的輔料,它們在為我們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時,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騰騰的紅糖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也可以在淋雨後預防感冒使用。

3.食療祛濕

民以食為天,在古時候人們就通過不同的食療來進行治療各種病症,而祛濕同樣可以使用食療祛濕。

平時飲食應以清淡的食材為主,如:赤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還適合吃清利化濕的食物,如薏苡仁、蓮子、茯苓、蠶豆、鴨肉、鯽魚、冬瓜、絲瓜、葫蘆、苦瓜、黃瓜、西瓜、白菜、捲心菜、空心菜等。儘量防止吃辛辣燥烈、大熱大補的食物,如辣椒、狗肉、牛肉、羊肉、酒等溫熱食物和飲品,以及火鍋、油炸、燒烤之類。

而祛濕最好的莫過於薏米了,薏米性寒,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補肺、清熱、滲溫的功能,對平衡血壓和血脂也有好處。《本草綱目》中提及薏米“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養顏 駐容、輕身延年”。是我國古老的藥食皆佳的糧種之一。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

做法:用水將薏米和紅豆泡4到5小時後,把薏米洗淨炒熟,然後薏米、芡實、枸杞和紅豆下鍋煮沸後,小火煮30分鐘,放入生薑繼續用小火煮40分鐘左右,最後等粥變溫了就加糖或者蜂蜜即可食用

功效:利水消腫、解毒排膿、清熱去濕,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的功效

薏米山藥粥

材料:薏米、山藥、紅棗

做法:薏米、山藥、紅棗洗淨,薏米先泡上一晚上,紅棗泡十分鐘左右;山藥切好,然後所有材料一起放進鍋裡熬30分鐘即可

效果:具有健脾滲濕、滋補肺腎的功效,適合於有消化不良性腹瀉、大便溏泄、全身無力、心悸氣短等症狀者食用。

4.中藥祛濕茶

陳皮茯苓茶

材料:茯苓5g,陳皮2g。

做法:茯苓、陳皮洗淨,放入保溫杯中,沖入熱水,等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濕,化痰減肥,健脾燥濕,化痰祛脂。

茯苓薏米薑茶

材料:茯苓15~20g,薏米20g,生薑3片。

做法:將茯苓、薏米洗淨,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鐘。加入生薑,煮開後,轉小火煎煮30分鐘,趁熱喝。

功效:祛濕,健脾胃,暖胃。

總結:你看出你有濕氣的多少種症狀?你還有什麼有效的祛濕方法嗎?

-------------------------------------------------------------

健康伴我行,你想不想加入健康生活的行列呢?

長了又切。

【祛濕方法】

1.拔火罐

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

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成書於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於後世的火罐療法。而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曾經盛行拔罐療法。

2.常用輔料祛濕

蔥、薑、蒜是我們家用最普通的輔料,它們在為我們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時,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騰騰的紅糖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也可以在淋雨後預防感冒使用。

3.食療祛濕

民以食為天,在古時候人們就通過不同的食療來進行治療各種病症,而祛濕同樣可以使用食療祛濕。

平時飲食應以清淡的食材為主,如:赤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還適合吃清利化濕的食物,如薏苡仁、蓮子、茯苓、蠶豆、鴨肉、鯽魚、冬瓜、絲瓜、葫蘆、苦瓜、黃瓜、西瓜、白菜、捲心菜、空心菜等。儘量防止吃辛辣燥烈、大熱大補的食物,如辣椒、狗肉、牛肉、羊肉、酒等溫熱食物和飲品,以及火鍋、油炸、燒烤之類。

而祛濕最好的莫過於薏米了,薏米性寒,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補肺、清熱、滲溫的功能,對平衡血壓和血脂也有好處。《本草綱目》中提及薏米“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養顏 駐容、輕身延年”。是我國古老的藥食皆佳的糧種之一。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

做法:用水將薏米和紅豆泡4到5小時後,把薏米洗淨炒熟,然後薏米、芡實、枸杞和紅豆下鍋煮沸後,小火煮30分鐘,放入生薑繼續用小火煮40分鐘左右,最後等粥變溫了就加糖或者蜂蜜即可食用

功效:利水消腫、解毒排膿、清熱去濕,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的功效

薏米山藥粥

材料:薏米、山藥、紅棗

做法:薏米、山藥、紅棗洗淨,薏米先泡上一晚上,紅棗泡十分鐘左右;山藥切好,然後所有材料一起放進鍋裡熬30分鐘即可

效果:具有健脾滲濕、滋補肺腎的功效,適合於有消化不良性腹瀉、大便溏泄、全身無力、心悸氣短等症狀者食用。

4.中藥祛濕茶

陳皮茯苓茶

材料:茯苓5g,陳皮2g。

做法:茯苓、陳皮洗淨,放入保溫杯中,沖入熱水,等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濕,化痰減肥,健脾燥濕,化痰祛脂。

茯苓薏米薑茶

材料:茯苓15~20g,薏米20g,生薑3片。

做法:將茯苓、薏米洗淨,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鐘。加入生薑,煮開後,轉小火煎煮30分鐘,趁熱喝。

功效:祛濕,健脾胃,暖胃。

總結:你看出你有濕氣的多少種症狀?你還有什麼有效的祛濕方法嗎?

-------------------------------------------------------------

健康伴我行,你想不想加入健康生活的行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