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軍師司馬懿:自古君王多寂寞,唯有英雄留其名

寫了很多關於三國的評論,一直覺得兩個人最難評價,一個是孫權,一個是司馬懿。《軍師聯盟》這部戲拍的不錯,拍出了一個較為真實的司馬懿,但是吳秀波還是演的太正了,相較于於和偉的曹操,

有點成了配角。但是從歷史真實來看,司馬懿也何嘗不是時代的配角呢?

可是,其孫司馬炎卻建立了西晉,一統亂世,這就不得不讓人思考了,司馬懿究竟何德何能,竟能滅蜀吞吳,後來居上?

其實,三國的紛爭,從曹劉之後就已經從軍事力量的較量轉而成為政治局勢的博弈了。此處,請忽略諸葛亮的六出祁山,曹家除了收回遼東拓展河西,和孫劉就沒打過什麼大仗了。

而司馬懿也談不上是一個軍事家,但他善守,能忍,也能識時務顧大局。所以自曹丕上位之後,漸漸的成為歷史舞臺的主角。

其父司馬防有八個兒子,司馬懿是次子,司馬家號稱“八達”,是一個龐大的宗族,也是士族的代表人物。

曹丕代漢自立,

實際上是取得了以司馬懿和陳群為代表的士族的支持,這是一種政治交換。而在此之前,曹丕的不受待見,卻讓司馬懿認為是機會,力挺其上位,也因而獲得了自己應有的地位和權力。

為何司馬懿要投資曹丕,因為司馬懿在曹操那不受待見,也因為當時有荀彧、程昱這些頂級謀士,還輪不到他出謀劃策。而且曹操何其精明,早就看出司馬懿的反骨了,可是他卻不在意曹丕對其的倚重。

為甚麼呢?

因為從頭到尾他就沒打算傳位給曹丕,先是長子曹昂,早年戰死;後是幼子曹沖,又不幸夭亡;最後希望傳位於曹植,但是無奈那個楊修太“雞肋”,曹植也是一個“阿斗”。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了。

曹丕早有帝王之志,也是最能和漢臣遺老們走得最近的,

但是他卻無帝王之能。為何?

他心中壓抑的怨恨太多了,也太注重情感,而且三國鼎立,曹丕即使稱帝能做的也不過是政治平衡和妥協,很難定鼎天下和如其父一樣逐鹿中原。所以司馬懿早早地看准了這一點,也早早的埋下了代魏自立的種子。

可惜天不遂人願,曹丕曹睿也都不是昏君,曹氏宗親也不全是無能之輩。不過,堅持就是勝利,三十年後,幼主曹芳繼位,

司馬懿及其子司馬師、司馬昭開始執掌大權,終於又在數年後最終發動兵變,取曹魏而代之。

這些是司馬懿願意看到的結果麼?當然,代魏之時他也死了,那是他兒孫的事了。也許,伺候了曹家四代君主的他也算是夠意思了。但是,他也是歷史輪回的產物,魏末名士嵇康就給出了答案,寧可被司馬昭腰斬,也不願意與其合作。

所以說,從某種意義上講,司馬懿和曹操是一類人,都無形中成為了一個王朝的奠基者,但是結果卻都事與願違,因為,西晉不過存在短短四十年就滅亡了。

但是司馬懿非曹操那樣的真英雄,曹操沒想當皇帝,但卻想一統天下;司馬最多可算是亂世梟雄,還是一個特別能忍會裝的。以至於到了八十歲,才能真正的揚眉吐氣的幹點自己想幹的事。什麼事?

不過還是權謀那點事唄!大軍師嘛!

從這一點上講,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其實是成就了曹操的兒孫曹丕和曹睿,曹丕作為開國之君,雖短暫執政七年,但是卻能銳意進取,並以江山和後世相托司馬懿,至少是對的起江山,也對得起朋友了。

而司馬懿身後的漢人士族們,卻在其後的兩晉南北朝三百年裡繼續著亂世爭雄,血流成河,幾乎滅種。這不得不說,司馬懿又成為變治為亂的始作俑者。

曹操若是還活著,肯定會指著司馬懿的鼻子大罵:孤的江山一統,孤的不拘一格,孤的前衛思想,就被你們這幫孫子又輕鬆打回原形了。

還好,四百年後楊堅出現了,算是替曹家完成了夢想。

張鋒 2017.7.23寫于成都翠彧軒

魏末名士嵇康就給出了答案,寧可被司馬昭腰斬,也不願意與其合作。

所以說,從某種意義上講,司馬懿和曹操是一類人,都無形中成為了一個王朝的奠基者,但是結果卻都事與願違,因為,西晉不過存在短短四十年就滅亡了。

但是司馬懿非曹操那樣的真英雄,曹操沒想當皇帝,但卻想一統天下;司馬最多可算是亂世梟雄,還是一個特別能忍會裝的。以至於到了八十歲,才能真正的揚眉吐氣的幹點自己想幹的事。什麼事?

不過還是權謀那點事唄!大軍師嘛!

從這一點上講,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其實是成就了曹操的兒孫曹丕和曹睿,曹丕作為開國之君,雖短暫執政七年,但是卻能銳意進取,並以江山和後世相托司馬懿,至少是對的起江山,也對得起朋友了。

而司馬懿身後的漢人士族們,卻在其後的兩晉南北朝三百年裡繼續著亂世爭雄,血流成河,幾乎滅種。這不得不說,司馬懿又成為變治為亂的始作俑者。

曹操若是還活著,肯定會指著司馬懿的鼻子大罵:孤的江山一統,孤的不拘一格,孤的前衛思想,就被你們這幫孫子又輕鬆打回原形了。

還好,四百年後楊堅出現了,算是替曹家完成了夢想。

張鋒 2017.7.23寫于成都翠彧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