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妯娌之故事篇:三十年沒紅過臉

到今年,正定 縣西咬村的李俊琴 和馮新蘭已經做了 三十年的妯娌。雖 說早年就分了家, 但 兩 家 房 子 緊 挨 著,一塊兒伺候老 人。這妯娌倆說起 這些年的相處,沒 紅過臉,沒吵過嘴,

遇事一起扛,互相 扶持著一起走了過 來。

親密無間的一家人

李俊琴是嫂子,1983年嫁給了哥哥馬 鳳辰。那時婆婆已經臥病在床,種地、照 顧家裡、伺候婆婆是她過門後每天都要忙 活的事兒。

1987年的冬天,馮新蘭和弟弟馬立新 結了婚,也進了馬家的門。婆婆因為病情 嚴重當時一直在住院,

因為二兒子的婚禮 才專門回了家。家裡安排她住在哥哥馬 鳳辰那兒,由他們兩口子照顧。

那會兒李俊琴有兩個兒子,一個一周 歲,一個三周歲,一家老小連帶下不了床 的婆婆都得靠她管。看她實在太辛苦,婆 婆提出來要去二兒子家裡住。李俊琴心 想,人家新媳婦剛過門,哪能叫人家端屎 端尿地伺候人?

但左勸右勸勸不住,婆婆堅持要去二 兒子家住。

新娘子馮新蘭也沒推脫,接了 婆婆過來,各種洗洗涮涮、拆縫被褥都做 得盡心盡力。

可惜的是,沒多久,婆婆病情惡化,送 回醫院也沒能緩過來,去世了。

送走了婆婆,一家子的生活還得繼 續。兄弟倆是賺錢養家的主力,哥哥馬鳳 辰開著拖拉機給人運沙子,弟弟馬立新也 一直在外邊打工,幹的都是重體力活兒。 李俊琴和馮新蘭留在家裡種地,妯娌倆都 心疼自家當家的,大大小小的家務事兒能 包攬的就全攬到自己頭上,

儘量不讓他們 沾手。

那時候公公身板還硬朗著,兩家人輪 流照料,妯娌倆在衣食住行上樣樣都精 心。哪怕是輪到兄弟家管,自家做了什麼 好吃的,都給老人端去一碗。

老人還特別愛乾淨,衣服鞋襪都換得 特別勤。一換下來,妯娌倆不用另囑咐就 主動拿去洗涮乾淨。

後來,老人走在街上,街坊鄰居常開 玩笑說“,你這年紀越大倒是越精神了”。

除了齊心協力照顧老人,兄弟兩家的 關係一直也是親密無間的。李俊琴兩個 兒子,馮新蘭兩個女兒,在她們眼裡都是 自家孩子,孩子們到了飯點走到誰家就在 誰家吃飯,互相都不見外。

誰家逢著個大事小情的,互相搭把 手是常事兒。農忙的時候,地裡的活 兒也都是兄弟兩家一起幹,誰家先誰 家 後 ,誰 家 活 多 誰 家 活 少 ,從 來 不 計 較。

照顧公爹成了妯娌倆的頭等大事

本來生活一直按部就班,安安穩穩, 孩子們也慢慢長大了,李俊琴還通過考試 在村小學當了教師。沒想到的是,變故發 生在2008年。

妯娌倆的公公因為腦血栓進了醫院, 回來後雖然走路行動不成問題,但腦子有 些不清楚了。

從那會兒起,她倆照顧公爹更是多花 上十分的心思。平時吃飯穿衣上必須惦 記得更周到,老人去趟廁所,她們都得跟 在後邊提醒。

雪上加霜的是,2010 年的時候,老人 又不小心摔了一跤,直接摔折了胯骨。送 去醫院做了手術,後期的恢復卻一直不 好,從此躺在了床上起不來了。這下照顧 公爹成了妯娌倆的頭等大事。

一天三頓飯自然不用說,做好了先緊 著老人吃,一口一口地喂完,才顧得上別 人。根據老人的生活習慣,每天估摸著時 間,該大便小便了,扶他起來方便。當然, 拉尿到床上是難免的,給老人洗完身子, 衣服被褥什麼的都得及時拆洗縫補。除 此之外,還得特別留心他的身體狀況,吃 多少,排泄多少,哪裡看著不正常,需要吃 點什麼藥,全都是必須操心的事兒。

李俊琴除了教課,其餘時間都和自家當家的商量著來,他出去幹活兒,自己就 留在家裡伺候公公,村小學離家也不遠, 有事的話,家裡一個電話,她就從學校趕 緊回來幫忙。

馮新蘭也一樣,去地裡幹活,得估 摸著時間,每隔一個多小時就往家跑 一趟,伺候完公公的事,又趕緊跑回地 裡幹活。

“那時候是真的又苦又累。”妯娌倆都 這麼感慨,但又異口同聲地說:“這是應該 的。”

其實兄弟兩家都過得不容易,種地的 種地,上班的上班,打工的打工。有人就 給他們出主意,說把老人送敬老院去吧, 花點錢,自己能清閒點兒。

兩家人思來想去,考慮半天,最後結 論是不放心。把老人送去養老院,要是隔 幾天去看一次,他們肯定從早到晚惦記 著,老人是不是吃好喝好了,衣服被褥有 沒有及時換洗,病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每 天都去看看,那還不如自己在家伺候老爺 子更方便順手。

馮新蘭

平時吃飯穿衣上必須惦 記得更周到,老人去趟廁所,她們都得跟 在後邊提醒。

雪上加霜的是,2010 年的時候,老人 又不小心摔了一跤,直接摔折了胯骨。送 去醫院做了手術,後期的恢復卻一直不 好,從此躺在了床上起不來了。這下照顧 公爹成了妯娌倆的頭等大事。

一天三頓飯自然不用說,做好了先緊 著老人吃,一口一口地喂完,才顧得上別 人。根據老人的生活習慣,每天估摸著時 間,該大便小便了,扶他起來方便。當然, 拉尿到床上是難免的,給老人洗完身子, 衣服被褥什麼的都得及時拆洗縫補。除 此之外,還得特別留心他的身體狀況,吃 多少,排泄多少,哪裡看著不正常,需要吃 點什麼藥,全都是必須操心的事兒。

李俊琴除了教課,其餘時間都和自家當家的商量著來,他出去幹活兒,自己就 留在家裡伺候公公,村小學離家也不遠, 有事的話,家裡一個電話,她就從學校趕 緊回來幫忙。

馮新蘭也一樣,去地裡幹活,得估 摸著時間,每隔一個多小時就往家跑 一趟,伺候完公公的事,又趕緊跑回地 裡幹活。

“那時候是真的又苦又累。”妯娌倆都 這麼感慨,但又異口同聲地說:“這是應該 的。”

其實兄弟兩家都過得不容易,種地的 種地,上班的上班,打工的打工。有人就 給他們出主意,說把老人送敬老院去吧, 花點錢,自己能清閒點兒。

兩家人思來想去,考慮半天,最後結 論是不放心。把老人送去養老院,要是隔 幾天去看一次,他們肯定從早到晚惦記 著,老人是不是吃好喝好了,衣服被褥有 沒有及時換洗,病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每 天都去看看,那還不如自己在家伺候老爺 子更方便順手。

馮新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