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夏季寶寶得了皮膚病怎麼辦?一篇文章教你學會處理

膿皰疹

一種常見的化膿性皮膚病。在醫院臨床上也稱膿皰瘡,

俗稱黃水瘡。表現為淺在性膿皰與膿痂。好發于口周及鼻周,具有接觸傳染性,能自身接種。多見於夏秋季節,好發于學齡前兒童。輕症寶寶沒有全身症狀,若不及時預防和治療病情加重即可併發周圍淋巴腺炎、癤腫、敗血症及急性腎炎。

常見表現:膿皰表皮薄,大小不等,較周圍皮膚稍隆起,皰液開始呈現黃色,不久渾濁,大皰破裂後可見鮮紅色濕潤的基底面,此後可結一層黃色的薄痂,

痂皮脫落後不留痕跡。

皮炎或濕疹

大人小孩都會有的常見病 。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就是平常說的過敏性皮膚病。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

常見表現:患有濕疹的孩子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發糙、脫屑,撫摩孩子的皮膚如同觸摸在砂紙上一樣。遇熱、遇濕都可使濕疹表現顯著。

蚊蟲叮咬

蟲咬皮炎本病又稱丘疹性皮炎(lichenurticatus)、嬰兒苔蘚(stroophulusinfantum)或小兒丘疹性皮炎,

是嬰幼兒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臨床特點 為散在性,性質稍堅硬,頂端有小皰的丘疹。 周緣有紡錘形紅暈,自覺瘙癢。

常見表現:患病的小兒皮膚會出現大小均勻的紅色丘疹,或丘疹樣水皰性皮疹, 瘙癢不安,常纏綿不愈,反復發作。由於瘙癢會使小兒哭鬧煩躁,若抓破皮膚可因繼發感染而致化膿。

日光性皮炎

日照性皮炎即日光性皮炎,

又稱日曬傷或曬斑,為正常皮膚經暴曬後產生的一種急性炎症反應,表現為紅斑、水腫、水皰和色素沉著、脫屑。

常見表現:春夏季節日曬數小時至十餘小時後,在曝光部位出現境界清楚的紅斑,鮮紅色,嚴重者可出現水皰、糜爛;隨後紅斑顏色見變暗、脫屑,留有色素沉著或減退。自覺燒灼感或刺痛感,常影響睡眠。輕者2~3天內痊癒,嚴重者一周左右才能恢復。個別患者可伴發眼結膜充血、眼瞼水腫。

日曬面積廣者,可引起全身症狀,如發熱、畏寒、頭痛、乏力、噁心和全身不適等,甚或心悸、譫妄或休克。

痱子

痱子是夏季或炎熱環境下常見的表淺性、炎症性皮膚病。因在高溫悶熱環境下,大量的汗液不易蒸發,使角質層浸漬腫脹,汗腺導管變窄或阻塞,導致汗液瀦留、汗液外滲周圍組織,形成丘疹、水皰或膿皰,好發於皺襞部位。

常見表現:小丘疹,小水泡。好發於夏季,

多見於排汗調節功能較差的兒童和長期臥床的病人。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

常見表現: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 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

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exanthema subitum,ES)又稱嬰兒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RI),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由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

常見表現:在發熱3~5天后熱度突然下降,皮膚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一般持續數日,無素色沉著及脫皮,多伴有大便稀。病情減輕,如無併發症可很快痊癒。

猩紅熱

為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中醫稱之為“爛喉痧”。

常見表現:其臨床特徵為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和疹退後明顯的脫屑,以及“楊梅舌”。少數患者患病後由於變態反應而出現心、腎、關節的損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尤以冬春之季發病為多。患者和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經由空氣飛沫傳播, 也可經由皮膚傷口或產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多見於小兒,尤以5~15歲居多。

水痘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成人發病症狀比兒童更嚴重。

常見表現:以發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皮 疹呈向心性分佈,主要發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強,水痘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乾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 接觸或飛沫吸入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該病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合併細菌感染會留瘢痕,病後可獲得終身免疫,有時病毒以靜止狀態存留於神經節,多年後感染復發而出現帶狀皰疹。

處理方法

*一般性護理:環境乾淨通風,清淡飲食,避免過敏性食物,多飲水,注意休息。

1膿包瘡:患處局部消毒清潔,酌情選擇用消毒及抗感染藥物

2濕疹:多選擇抗炎抗過敏藥物,,皮膚保濕,潤澤。

3日光性皮膚炎:避免直接強烈的紫外線照射。若曬傷了,可適當選擇一些有助皮膚恢復的藥品或護膚品。

4蚊蟲叮咬:選擇傳統的防蚊措施。可擦拭止癢消腫的藥物。

5痱子:保持皮膚涼爽。可擦拭痱子粉,松花粉等。

7傳染病:居家隔離,保持通風,並及時就醫。

8猩紅熱:抗生素治療,適當配合抗過敏止癢藥物,治療療程要充足。

問答區

問:專家,寶寶一熱就紅點,手肘關節內部總是癢癢,抓的通紅。

答:年齡越小,孩子皮膚越嬌嫩,可能一碰就出現紅點,如果紅點反復出現,最好帶到醫院

問:醫生我家寶寶就是濕疹非常嚴重反反復複的能不能介紹一下用什麼藥物好一點

答:濕疹是綜合性的措施,濕疹反復出現有可能皮膚本身有問題,或者有過敏因素,抗過敏止癢的藥物用到位沒有。

問:我家寶寶九個月了但是屁股上濕疹總下不去其它地方都是好的,這啥情況

答:如果是在陰囊周圍不容易好,因為經常摩擦,還有尿液。處理方法,能不用尿不濕儘量不用,局部要透氣,用抗炎抗過敏的藥物。

問:我家1歲4個月,現在正在水痘中,3號發病,我想問一下,能吃什麼水果,獼猴桃之類的嗎,能外出嗎(老人老說不能見風之類的)

答:如果確診是水痘,要抗病毒藥物治療,水果儘量選擇常吃的,熱帶水果先避免吃。要避免外出,因為可能受到外界影響加重病情或傳染給其他人。

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

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exanthema subitum,ES)又稱嬰兒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RI),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由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

常見表現:在發熱3~5天后熱度突然下降,皮膚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一般持續數日,無素色沉著及脫皮,多伴有大便稀。病情減輕,如無併發症可很快痊癒。

猩紅熱

為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中醫稱之為“爛喉痧”。

常見表現:其臨床特徵為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和疹退後明顯的脫屑,以及“楊梅舌”。少數患者患病後由於變態反應而出現心、腎、關節的損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尤以冬春之季發病為多。患者和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經由空氣飛沫傳播, 也可經由皮膚傷口或產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多見於小兒,尤以5~15歲居多。

水痘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成人發病症狀比兒童更嚴重。

常見表現:以發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皮 疹呈向心性分佈,主要發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強,水痘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乾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 接觸或飛沫吸入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該病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合併細菌感染會留瘢痕,病後可獲得終身免疫,有時病毒以靜止狀態存留於神經節,多年後感染復發而出現帶狀皰疹。

處理方法

*一般性護理:環境乾淨通風,清淡飲食,避免過敏性食物,多飲水,注意休息。

1膿包瘡:患處局部消毒清潔,酌情選擇用消毒及抗感染藥物

2濕疹:多選擇抗炎抗過敏藥物,,皮膚保濕,潤澤。

3日光性皮膚炎:避免直接強烈的紫外線照射。若曬傷了,可適當選擇一些有助皮膚恢復的藥品或護膚品。

4蚊蟲叮咬:選擇傳統的防蚊措施。可擦拭止癢消腫的藥物。

5痱子:保持皮膚涼爽。可擦拭痱子粉,松花粉等。

7傳染病:居家隔離,保持通風,並及時就醫。

8猩紅熱:抗生素治療,適當配合抗過敏止癢藥物,治療療程要充足。

問答區

問:專家,寶寶一熱就紅點,手肘關節內部總是癢癢,抓的通紅。

答:年齡越小,孩子皮膚越嬌嫩,可能一碰就出現紅點,如果紅點反復出現,最好帶到醫院

問:醫生我家寶寶就是濕疹非常嚴重反反復複的能不能介紹一下用什麼藥物好一點

答:濕疹是綜合性的措施,濕疹反復出現有可能皮膚本身有問題,或者有過敏因素,抗過敏止癢的藥物用到位沒有。

問:我家寶寶九個月了但是屁股上濕疹總下不去其它地方都是好的,這啥情況

答:如果是在陰囊周圍不容易好,因為經常摩擦,還有尿液。處理方法,能不用尿不濕儘量不用,局部要透氣,用抗炎抗過敏的藥物。

問:我家1歲4個月,現在正在水痘中,3號發病,我想問一下,能吃什麼水果,獼猴桃之類的嗎,能外出嗎(老人老說不能見風之類的)

答:如果確診是水痘,要抗病毒藥物治療,水果儘量選擇常吃的,熱帶水果先避免吃。要避免外出,因為可能受到外界影響加重病情或傳染給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