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你必然會錯過的所謂“機會”

孫正義覺得睡覺都是在浪費時間,是的,社會這台機器現在運轉的越來越快,

若不狂奔,很快就落下了。

昨晚翻完一個人的朋友圈後可能有些方興未艾,開始一條條地翻自己的,一開始只是想回顧一下自己的去過的,越往後翻越不自覺的搖頭,翻到後來羞得自己臉都紅了,趕緊將其設置成只能看最近三天的。

第一條是13年6月發的,內容竟然是我終於搗鼓明白怎麼用朋友圈了。這一下子驚得我一身冷汗。

現在作為一個互聯網工作者,

大學畢業的時候對互聯網幾乎一無所知,除了絞盡腦汁掃蕩藏匿在暗處的島國動作片外,我幾乎都沒什麼檢索能力,更別說對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思考和互聯網文化、互聯網時代的接受和歡迎了。

如果不是後來鬼使神差去了優豹從做文案開始瞭解互聯網,我現在對互聯網的認識和判斷還會不會想現在一樣?我有沒有可能會淪落成一個對互聯網懵懵懂懂的局外人?這不得不讓我心驚之餘又有些慶倖。

是的,雖然我在14年中的時候開始慢慢瞭解互聯網文化、融入互聯網生活,但我知道我真的遲到了。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再早一點融入互聯網生活,或許我也可以搞出來一個共用單車來。

我是一個喜歡一個人走路,而且走路時腦子裡經常在胡思亂想的人。15年春節的時候,我在蘭州準備飛上海,由於家離蘭州400多公里,故而提前一天到蘭州,

晚飯過後我在大街上閑溜達,看到政府搞得公共自行車矗立在寒風中,大都佈滿了灰塵,顯然是很少有人用的。

忽然我腦子靈光一閃,覺得政府的這種公共自行車有很多的問題,造成了資源浪費。首先是宣傳不到位,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要怎麼才能騎這個自行車,需要去哪裡辦卡或者交押金,也不知道是不是收費,怎麼收費。其次是取車停車的位置太死板,

這只能是固定路線固定地點範圍內的人才方便使用。

我又想起來13年4月份去杭州玩,西湖邊有好多租自行車的,然後杭州也有很多政府搞得公共自行車,騎著單車逛西湖才是最愜意的選擇嘛。所以本來準備去租車的,結果一個阿姨說去那裡(具體我忘了是哪裡了)辦張卡,叫300塊錢押金,走的時候去那裡將卡退了就行,車可以隨便騎,收費方式跟現在的共用單車如出一轍。

杭州的公共自行車比蘭州有用太多,我就想可不可以用一張通用的卡去開啟自行車,而且可以隨便停到某個地方而不是固定的停車點,這樣蘭州的公共自行車也一定會被利用起來,預感告訴我現在沒人騎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騎,而是騎這車太麻煩、不適用。

然後我腦子又開始鄙視跟批判ZF,有看得見的手瞎指揮一定不行;同時我覺得騎自行車真的可以解決一部分交通問題,而且還挺有意思,這部分人應該不少,參照杭州來說,這個應該能做成一門生意。

我那時後可能還不太清楚什麼是APP,我想的辦法是辦卡,充值,這個卡可以開任何一輛自行車,騎完之後鎖了就行了。

就這麼一瞬間,我已經到了賓館,上去之後就躺床上看電視了。

現在看來,太快上床可能並不是件好事。

如果去賓館的路可以再長一點,我就可以想的再多一點。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當時對互聯網瞭解的太膚淺,那時候可能都不太明白APP是啥,也感受不到移動互聯網正在洶湧而來。當然了,那時候也絕對沒有創業的想法,更不知道有大量的天使投資人和VC可以融資。

我那個時候剛開始邊寫文案邊做策劃邊做研究,一開始研究傳統金融行業,到後來研究互聯網金融和時事政策,開始慢慢瞭解互聯網,融入互聯網。

但是那個時候一心想著在一線搞事情而不是在背後做研究,當聽到老闆說我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很強,以後將我定位成研究經歷並準備成立研究院讓我帶隊時我覺得這不是我要的,另外知道廣告公司工資遠不及甲方的時候我就選擇去了P2P公司。

那時候沒去做研究或許是對的,但是太重視金融了肯定是錯的。互聯網明顯要比金融重要得多。互聯網是今後一切商業模式的基礎設施,如果這時候你還將他只是當成一個工具,那說明你已經被落在後面了很遠了。今後一定是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的時代,社會分工會有大調整,社會運轉效率將會更高,變化會越快。

人都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要做正確的選擇,就要保持好奇心,接觸新事物。

永遠做少數的維新派,千萬別做多數的守舊派。否則,機會擺在你面前,你也把握不住。

因為沒有深刻認識互聯網,15年的我,註定不可能是大衛。如果這一念之想也算是一個“機會”的話,錯過這個機會是必然的。

而且還挺有意思,這部分人應該不少,參照杭州來說,這個應該能做成一門生意。

我那時後可能還不太清楚什麼是APP,我想的辦法是辦卡,充值,這個卡可以開任何一輛自行車,騎完之後鎖了就行了。

就這麼一瞬間,我已經到了賓館,上去之後就躺床上看電視了。

現在看來,太快上床可能並不是件好事。

如果去賓館的路可以再長一點,我就可以想的再多一點。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當時對互聯網瞭解的太膚淺,那時候可能都不太明白APP是啥,也感受不到移動互聯網正在洶湧而來。當然了,那時候也絕對沒有創業的想法,更不知道有大量的天使投資人和VC可以融資。

我那個時候剛開始邊寫文案邊做策劃邊做研究,一開始研究傳統金融行業,到後來研究互聯網金融和時事政策,開始慢慢瞭解互聯網,融入互聯網。

但是那個時候一心想著在一線搞事情而不是在背後做研究,當聽到老闆說我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很強,以後將我定位成研究經歷並準備成立研究院讓我帶隊時我覺得這不是我要的,另外知道廣告公司工資遠不及甲方的時候我就選擇去了P2P公司。

那時候沒去做研究或許是對的,但是太重視金融了肯定是錯的。互聯網明顯要比金融重要得多。互聯網是今後一切商業模式的基礎設施,如果這時候你還將他只是當成一個工具,那說明你已經被落在後面了很遠了。今後一定是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的時代,社會分工會有大調整,社會運轉效率將會更高,變化會越快。

人都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要做正確的選擇,就要保持好奇心,接觸新事物。

永遠做少數的維新派,千萬別做多數的守舊派。否則,機會擺在你面前,你也把握不住。

因為沒有深刻認識互聯網,15年的我,註定不可能是大衛。如果這一念之想也算是一個“機會”的話,錯過這個機會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