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月經期外的異常出血會讓女性緊張,其實並不一定是癌症作祟!

月經剛結束幾天就又來了,這是很讓人頭疼的事,

年輕人擔心這樣影響以後的懷孕,年歲大點的擔心是癌症的徵兆。的確,月經期外的異常出血在婦科很常見,也很複雜,下面的三種最常見的情況可以幫你“對號入座”,安撫一下糾結的心。

排卵期出血

年輕未生育的女性的異常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有兩種:一個是“排卵期出血”,大多發生在排卵期前後,也就是月經乾淨後7天左右,這種出血的量較少,持續時間在12-72小時左右,可以伴有輕微腹痛、乳☆禁☆房脹痛,

之所以發生,和排卵期的雌激素波動有關;還有一種出血是因為“黃體功能不全”,多是在正常月經來臨前的少量出血,一直持續至月經來潮。這兩種情況的人,既往的月經大多規律,出血時間在月經中期,而且出血時間短,量少。

初步判斷自己是不是排卵期出血,有個辦法很簡單,就是測“基礎體溫”。排卵後的基礎體溫會升高0.3度-0.5度,如果是體溫上升後發生了出血,

很有可能是排卵期出血了。

這個辦法也是判斷是否存在黃體功能不全的好辦法。通常排卵的月經週期體溫偏高的時間大於10天,黃體功能不全的人,這段時間會縮短,小於10天。當然,最保險的是去醫院通過化驗檢測了。

偶爾發生的排卵期出血多數可以自愈,不需要治療,如果反復發生就需要在排卵前後使用雌激素或孕激素治療。黃體功能不全主要治療方法是黃體支援,

月經週期的後半週期補充孕激素,但這些都需要醫生拿主意。

子宮內膜息肉

對年輕未婚女性來說,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腺肌症,子宮內膜惡變和增生的情況較少,但如果發生多次出血,B超又提示子宮內膜增厚時,就不是排卵期出血了,就需要排除子宮內膜的病變。這一點對超過40歲的女性尤為重要,如果她還有肥胖、糖尿病、高血脂、乳腺增生的病史,最好做個診斷性刮宮或宮腔鏡,

既可以止血又可以瞭解子宮內膜的情況,子宮內膜息肉經常是引起這種異常出血的原因。

激素撤退性出血

有服用“緊急避孕藥”歷史,也會在排卵期發生出血,但與排卵期出血無關,是用藥後的激素撤退性出血,這種出血一般血量不多,時間不長,不需要治療,可以觀察出血情況,等待自然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