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青島地鐵2號線東段年底通車 將可與3號線換乘

原標題:地鐵2號線東段年底通車

記者昨日從青島地鐵集團獲悉,2號線東段(李村公園站-芝泉路站)在相繼完成了洞通、軌通、電通以及具備電客車行駛條件等重要節點後,各項開通前的準備工作正加快推進,

目前機電設備安裝已全部完成。按照計畫,今年10月東段將完成綜合聯調,11月中旬完成空載試運行,年底前通車。屆時,地鐵2號線將在五四廣場站和李村站實現與3號線的換乘,貫通主城區東西南北的地鐵大動脈雛形初具,青島也將步入雙線換乘新時代。

2號線三大換乘站建設提速

地鐵2號線全長約25公里,設站22座,線路起自市北區泰山路站,終至李滄區李村公園站,

為東岸城區西南—東北向的骨幹線路。其中,李村站、五四廣場站是地鐵3號線和2號線的換乘站,苗嶺路站是2號線和11號線的換乘站。

李村站位於京口路和夏莊路交匯處,處於商圈位置,周邊主要為購物廣場、企事業單位、學校和商住區。記者在2號線李村車站的施工現場看到,來自中鐵十一局電務公司的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地面石材鋪裝、牆面搪瓷鋼板以及天花板吊頂的安裝。

“目前,每天的施工人員約有七八十人,各項施工進度均按照計畫工期順利推進。 ”中鐵十一局電務公司總工程師羅鋼元告訴記者,等到通車時,在這裡與3號線通過換乘大廳和A出入口即可便捷換乘2號線。

在地鐵2號線的苗嶺路站,同樣也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苗嶺路站位於深圳路與苗嶺路交叉口東側,沿深圳路東側綠化帶內南北方向佈置,為2號線和11號線的換乘站,

兩站“T”型換乘。這個車站的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的施工工作由中鐵四局集團電氣化工程有限公司和青島安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負責。記者在位於負一層的車站站廳層看到,整個車站已經漸顯雛形,工人們正在進行地面工程施工。目前,整個車站的機電安裝工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通風空調系統、給排水、消防等附屬設施的安裝調試,預計將持續兩個多月時間,
通過驗收後轉入其他施工環節。

另外,2號線和3號線的換乘站五四廣場站目前也按照施工計畫加快推進。

搭建便捷軌道出行線網

相對於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是體現其優勢的重要因素。從國內已建成運營地鐵的城市來看,軌道交通只有形成網路,才更有效率。據瞭解,成都、南京、廣州等國內多個城市地鐵線路開通一至兩年後,客流走廊才逐步增多。當城市中其他線路陸續開通,並通過換乘站與首條線路實現互通互聯後,地鐵客流才逐漸穩定攀升。南京地鐵在2005年建成首條線路,全長21公里,開通一年後的日均客流只有13萬人次。但至2010年,南京地鐵運營里程增加到84公里,線網初步建成,網路化效應逐步顯現,2013年的日均客流達到了124萬人次。“通常情況下,市區內的軌道交通主要承擔著市區中遠途距離運輸任務。從目標人群來說,距離網站500米左右是選擇地鐵出行的核心人群,距離網站1公里也在地鐵目標人群的覆蓋範圍之內。如果只建成孤立的一二條線路,缺乏換乘條件,地鐵的吸引力將大打折扣。 ”地鐵集團副總工程師黃艦說,青島地鐵2、3號線作了良好的換乘規劃,今年年底,2號線東段通車後,將在李村站和五四廣場站實現與3號線換乘,從而為嶗山與李滄、市南等區域之間搭建起便捷的軌道出行線網。

地鐵開通拉動旅遊發展

目前,地鐵3號線全線通車已經半年多,單條線的客流吸納力開始彰顯。特別是隨著旅遊旺季到來,日均客流更是呈現出明顯的增長態勢,從開通初期的13萬人次增至現在的16萬人次左右,最高客流達到25萬人次。其中,占比較大的是通勤客流,還有一部分是旅遊客流。 “有研究表明,地鐵對旅遊產業的拉動也不可小覷。 2號線東段通車後把青島沿海一線最美的海岸線串聯起來,從五四廣場一直到石老人海水浴場,堪稱一條最美海岸地鐵線,將成為青島這座海濱旅遊城市的新亮點,有利於吸引更多的旅遊客源。 ”黃艦介紹,據外地地鐵城市經驗,隨著地鐵線路成網運營,具備換乘條件後,客流量不是隨開通線路數量簡單疊加,而是將成幾何倍數增長。更大程度方便居民出行,提高城市運轉效能,提升城市能級。

記者 吳帥 攝影報導

[編輯:亞麥]

當城市中其他線路陸續開通,並通過換乘站與首條線路實現互通互聯後,地鐵客流才逐漸穩定攀升。南京地鐵在2005年建成首條線路,全長21公里,開通一年後的日均客流只有13萬人次。但至2010年,南京地鐵運營里程增加到84公里,線網初步建成,網路化效應逐步顯現,2013年的日均客流達到了124萬人次。“通常情況下,市區內的軌道交通主要承擔著市區中遠途距離運輸任務。從目標人群來說,距離網站500米左右是選擇地鐵出行的核心人群,距離網站1公里也在地鐵目標人群的覆蓋範圍之內。如果只建成孤立的一二條線路,缺乏換乘條件,地鐵的吸引力將大打折扣。 ”地鐵集團副總工程師黃艦說,青島地鐵2、3號線作了良好的換乘規劃,今年年底,2號線東段通車後,將在李村站和五四廣場站實現與3號線換乘,從而為嶗山與李滄、市南等區域之間搭建起便捷的軌道出行線網。

地鐵開通拉動旅遊發展

目前,地鐵3號線全線通車已經半年多,單條線的客流吸納力開始彰顯。特別是隨著旅遊旺季到來,日均客流更是呈現出明顯的增長態勢,從開通初期的13萬人次增至現在的16萬人次左右,最高客流達到25萬人次。其中,占比較大的是通勤客流,還有一部分是旅遊客流。 “有研究表明,地鐵對旅遊產業的拉動也不可小覷。 2號線東段通車後把青島沿海一線最美的海岸線串聯起來,從五四廣場一直到石老人海水浴場,堪稱一條最美海岸地鐵線,將成為青島這座海濱旅遊城市的新亮點,有利於吸引更多的旅遊客源。 ”黃艦介紹,據外地地鐵城市經驗,隨著地鐵線路成網運營,具備換乘條件後,客流量不是隨開通線路數量簡單疊加,而是將成幾何倍數增長。更大程度方便居民出行,提高城市運轉效能,提升城市能級。

記者 吳帥 攝影報導

[編輯:亞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