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會兒上刀山,一會兒下火海,這個民族穀不簡單

這次雲南旅行,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景點——東巴穀。

我們是從玉龍雪山午後吃完飯去的,大家都有點精疲力盡了,但是一聽到去景點,我還是很興奮。

東巴谷在玉龍雪山腳,毗鄰麗江古城,

是雲南省著名的文化遺址之一。東巴穀以其獨特的東巴文化聞名於世。東巴谷居主要住著納西族人。那天去參觀的遊客很少,所以逛得很輕鬆,更沒想到的是,穀裡面有表演、有展覽、有小吃、有小酒,有吃有逛,更有味道。

遊客並不是很多,也很有民族特色

這條匠人街有買很多民族服飾:

東巴文字又被稱為"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用東巴文字寫成的東巴經也廣流傳於中國及許多歐美國家。


你能看懂嗎?

路邊還曬著茶葉,還有很多人在這裡買賣、居住

來到一個院子裡,一個當地居民在表演上刀山。

看完上刀山,又到一個屋子裡,有個人把一塊鐵棍燒得通紅,先是用手摸它,之後又燒紅,用舌頭舔,看得是驚心動魄。然後,就讓大家象徵性地、自願施捨點,其實這裡也是為了扶貧才開展的。

接著,還有搗糍粑,這裡叫餌塊。蘸著白糖吃,買來嘗嘗當地的土小吃!味道還真的很不錯,沒有糍粑那麼黏,反而是很清爽、很恰當的甜,因為是有煎一下的,所以外酥內軟,這一小塊才一元。

吃完餌塊,出來又有品嘗酒的,也是一小杯一元,小酒甜甜的,很爽口,這一吃一喝,心滿意足了!不起眼的小景點也變得格外有趣。

納西族保留著女系氏族的特點。女人出去幹活,男人則在家看書或做手工,所以在東巴谷,隨處可見精美的手工藝品。東巴穀還有僳僳族、他留人、普米族、摩梭族、藏族的民族的居民。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