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豆瓣評分8.3,一部被埋沒的港片佳作——《虎度門》

人們常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要知道,這並非只是一句空話而已。它不僅包含了“戲劇來源生活而高於生活”的真諦,也反映出了“戲劇是給觀眾帶來情感共鳴”的本質。而人們也常常在現實生活中扮演著形形色色的角色,

只有努力做好自己,才能使得“人生”這一台戲更加精彩而完滿。

在香港,最擅長處理“戲劇與人生”關係的,莫過於被譽為是“話劇界金牌編劇”的杜國威。他曾寫出了《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南海十三郎》,《人間有情》這樣道盡人生滄海桑田的經典劇本。特別是直到去年仍在大規模公演的《南海十三郎》,主角江譽鏐“寫得好劇本,卻寫不好自己一生”的坎坷經歷,

不免令觀眾心生惻隱和唏噓。

1996年,由舒琪執導的電影《虎度門》同樣改編自杜國威的同名舞臺劇。

這是一部香港電影史上被埋沒的佳作,而豆瓣影友也給予了本片8.3的高分。

影片以傳統粵劇和現代生活的反差為切入點,它與《南海十三郎》的主題一樣,都是在詮釋“人生究竟是否如戲那麼完滿?”不過和《南海十三郎》陰鬱灰暗的底色並不相同,《虎度門》的故事則多了一絲溫暖的勵志成分,

充滿了“自我慰藉”式的打不死精神。

故事圍繞著縱橫戲壇三十載的粵劇文武生冷劍心(蕭芳芳飾)而展開。在舞臺上,她舉止做派瀟灑倜儻,眉宇之間盡顯英氣,讓她深受戲迷喜愛。在現實生活中,她為人豪氣,慷慨大方,備受戲迷愛戴。

儘管冷劍心已事業有成,不過在家庭中,由於她疏于管理,女兒不僅有著同性戀傾向,而且也面對著與自己親生兒子無法相認的事實。加上丈夫陳耀祖決定舉家移民澳洲,冷劍心也面臨著是否該捨棄自己事業的難題。

電影以大量生活化的情境和舞臺戲劇撐起了整個故事,

雖然平淡卻絕不平庸。舞臺上的冷劍心演盡不同的豪傑英烈,而在現實生活中,她同樣要扮演著母親,妻子等等不同的角色。生活中的冷劍心與舞臺上的冷劍心產生了矛盾,女性身份與戲曲裡的男性角色產生了矛盾。可以說在香港電影史上,從未有一個角色像冷劍心一樣如此的複雜。

據《虎度門》美術師雷楚雄回憶,在《虎度門》的原始劇本中,冷劍心這一角色本是正印花旦,但在蕭芳芳的建議下,將她改成了文武生。這一提議,也使這一角色有了更豐富的層次感。因此整部電影的戲劇衝突,正來自冷劍心自身的角色衝突。片中有這樣一幕,冷劍心為演好狄青,她要保證自己不受任何雞皮瑣事的干擾,因為一旦受到打擾,狄青便再也沒了義薄雲天的英雄氣魄。當她看到自己的親生兒子坐在台下卻不能相認時,便借用沉香救母一幕,宣洩自己的難過悲傷,因而潸然淚下。此時她的淚水,儼然是一個柔弱母親的真實寫照。

她在明嫂給她看蘭姐留下的相冊的一場戲,當她看到自己的親生兒子已從孩童蛻變成少年時,她也必須強忍住淚水,以表現出自己的堅強。

蕭芳芳對於冷劍心的一舉一動,尺度拿捏得十分精准,在角色性格之間相互轉換的遊刃有餘。對冷劍心的神態和步態掌握,並非只是照貓畫虎,而是做到神形兼備。當一直以英姿颯爽形象示人的她,最後一回站在戲臺上和台下觀眾惜別時,難得地流露出了內心的脆弱:“希望你們不要那麼快忘了我,一個在臺上奮鬥三十年的藝人。我冷劍心,今生無悔”。

蕭芳芳做到了“人戲合一”的最高境界。

觀眾在看到冷劍心的同時,難免便會想到蕭芳芳。

仿佛冷劍心就是蕭芳芳的化身,又或者說,冷劍心就是被戲劇化處理後的蕭芳芳。

而電影的另一個附加主題,要說的則是“虎度門”裡的契約精神。

所謂“虎度門”,指的是粵劇裡口耳相傳的專用術語,是劃分台前幕後的抽象概念。伶人們一旦跨出虎度門,就要忘記自我,全身心投入角色,直到曲終落幕。俗話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然而它對於本片來說並不適用。伶人們忍耐正直,信守承諾的美德,恰恰也是現代生活中的人們所缺乏的。

據《虎度門》美術師雷楚雄回憶,在《虎度門》的原始劇本中,冷劍心這一角色本是正印花旦,但在蕭芳芳的建議下,將她改成了文武生。這一提議,也使這一角色有了更豐富的層次感。因此整部電影的戲劇衝突,正來自冷劍心自身的角色衝突。片中有這樣一幕,冷劍心為演好狄青,她要保證自己不受任何雞皮瑣事的干擾,因為一旦受到打擾,狄青便再也沒了義薄雲天的英雄氣魄。當她看到自己的親生兒子坐在台下卻不能相認時,便借用沉香救母一幕,宣洩自己的難過悲傷,因而潸然淚下。此時她的淚水,儼然是一個柔弱母親的真實寫照。

她在明嫂給她看蘭姐留下的相冊的一場戲,當她看到自己的親生兒子已從孩童蛻變成少年時,她也必須強忍住淚水,以表現出自己的堅強。

蕭芳芳對於冷劍心的一舉一動,尺度拿捏得十分精准,在角色性格之間相互轉換的遊刃有餘。對冷劍心的神態和步態掌握,並非只是照貓畫虎,而是做到神形兼備。當一直以英姿颯爽形象示人的她,最後一回站在戲臺上和台下觀眾惜別時,難得地流露出了內心的脆弱:“希望你們不要那麼快忘了我,一個在臺上奮鬥三十年的藝人。我冷劍心,今生無悔”。

蕭芳芳做到了“人戲合一”的最高境界。

觀眾在看到冷劍心的同時,難免便會想到蕭芳芳。

仿佛冷劍心就是蕭芳芳的化身,又或者說,冷劍心就是被戲劇化處理後的蕭芳芳。

而電影的另一個附加主題,要說的則是“虎度門”裡的契約精神。

所謂“虎度門”,指的是粵劇裡口耳相傳的專用術語,是劃分台前幕後的抽象概念。伶人們一旦跨出虎度門,就要忘記自我,全身心投入角色,直到曲終落幕。俗話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然而它對於本片來說並不適用。伶人們忍耐正直,信守承諾的美德,恰恰也是現代生活中的人們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