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489彈 批評過《戰狼1》,但阻擋不了我對《戰狼2》的喜歡

其實,兩年前在《戰狼1》上映的時候,我曾經對其進行過批評,

雖然那部電影將“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作為主調,也是我喜歡的,但劇情中一些不合乎邏輯和法理的倉促之處,引人詬病。

但這些都阻擋不了我對眼前這部《戰狼2》的喜歡,雖然在《戰狼2》上映之後,可以想像一定還有人會對它橫挑鼻子豎挑眼,但不得不說,你能從這部電影裡清晰看到導演兼主演吳京和整個創作團隊的日漸成熟,更能看到中國電影正在崛起一支逼近好萊塢動作電影的力量的團隊。

《戰狼2》前部的鋪墊部分,將主人公――吳京飾演的戰狼中隊軍官冷峰直接糾纏於一場現實性針對性很強的社會事件中,冷峰的一位戰友在出國執行任務時壯烈犧牲,當冷峰和戰友們護送戰友的骨灰回到他的家鄉時,

卻遭遇其家人正在被黑社會威脅,而黑社會的目的是為了強拆征地,冷峰在忍無可忍中憤怒出手,一腳下去黑社會頭目生死不明,冷峰卻因之被脫了軍裝入獄3年。

其實,我並不想說這處的情節設計有怎樣深刻的社會涵義,而想說它特別符合好萊塢商業電影一貫的情節設置,先把主人公打到最低點,然後讓他自己在未來的情節裡一步一步往上爬起來。

與吳京從前的電影一樣,《戰狼2》最吸引人的還是它從始至終,甚至一口氣都不讓觀眾喘息的拳腳、槍戰和炮火――而炮火又其實是這部電影所特有的,之前的吳京動作電影、甚至國產動作電影,主要還是展示拳腳功夫,兼帶展示一些槍法。這回,情節將這位戰狼中隊的前兵王送到了可以更自由自在大展拳腳的非洲(或索馬里或利比亞),

當然也不會錯過烈度更高的戰鬥,及至電影在後半部,以坦克戰代替拳腳戰之時,人們會錯覺地以為,這並不是在看中國式電影,而是在看好萊塢電影,連《速度與激情》也不敢使用的重火力武器也一併上場了。

是役,電影向觀眾隆重展示了冷峰作為中國軍人上天攬月、下海捉鱉的各種本事,尤其是幾處他靈活操縱、指揮坦克對決的戲份拍得尤其出彩,

更富有藝術創作的靈感,這在之前的中國動作電影裡幾乎還從來沒人試過。

當然,也可能是他們實在試不起。

《戰狼2》是次為了在非洲實地取景,為了可以利用各種強硬火力實拍,看得出來是下了血本的,並且發揮了比拳拳到肉的動作戲對觀眾更為強大的吸引作用。

非但如此,其實中國人在非洲拉開血肉戰場,這本身已打破了中國電影史的紀錄,我不記得之前哪部電影找到如此重量級的非洲故事,由一個中國退役特種兵對陣一個非洲本土的恐怖組織及其背後的帝國主義利益集團(軍火商及雇傭兵),雖然電影並沒有把這兩個做惡非洲的罪惡組織進行明確的指代,但許多意思你一看就明白。

而出現在《戰狼2》裡的救援、撤僑似乎更為真實地揭示了那些表面看來令人激動不已的新聞事件的背後內容,比如中國人和中國公司在那些非洲和中東諸國內亂中遭受到的嚴重生命、財產損失,這中間必須有更勇敢的中國人做出更勇敢的犧牲,等等。

現在,我們大部分觀眾肯定是把這部電影當成動作、槍戰片來看的,但說實話,它更是一部嚴肅的國際軍事、政治題材電影,擁有比從前中國電影都少有的大格局,我個人覺得這是這部電影非常成功的一面,它展示了當下無數在祖國境外奮鬥生活的中國人的故事。

電影中,由丁海峰飾演的解放軍海軍某艦隊司令在關鍵時刻命令部隊用導彈直接打擊屠殺中國同胞的非洲恐怖組織和西方雇傭軍的段落,尤其是他站在鏡頭前聲嘶力竭地吼著“開火”的那一瞬間一定會得到觀眾的迴響。

我把電影中的這類情節稱為殘酷的真實,這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並不知曉的一些中國軍人所經歷的真實的犧牲,是時時刻刻真實發生著的――比如,現在中印兩國軍隊在洞朗地區的直接對峙(衝突)的大量文字視頻內容出現之後,人們才突然發現,原來我們所經歷的和平生活,其實一直在背後發生著巨大的未曾示人的安全成本,正如前段時間最流行的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其實是有人為你默默地負重前行。

在此,向所有默默守衛祖國和平的偉大的中國軍人致敬。

並且發揮了比拳拳到肉的動作戲對觀眾更為強大的吸引作用。

非但如此,其實中國人在非洲拉開血肉戰場,這本身已打破了中國電影史的紀錄,我不記得之前哪部電影找到如此重量級的非洲故事,由一個中國退役特種兵對陣一個非洲本土的恐怖組織及其背後的帝國主義利益集團(軍火商及雇傭兵),雖然電影並沒有把這兩個做惡非洲的罪惡組織進行明確的指代,但許多意思你一看就明白。

而出現在《戰狼2》裡的救援、撤僑似乎更為真實地揭示了那些表面看來令人激動不已的新聞事件的背後內容,比如中國人和中國公司在那些非洲和中東諸國內亂中遭受到的嚴重生命、財產損失,這中間必須有更勇敢的中國人做出更勇敢的犧牲,等等。

現在,我們大部分觀眾肯定是把這部電影當成動作、槍戰片來看的,但說實話,它更是一部嚴肅的國際軍事、政治題材電影,擁有比從前中國電影都少有的大格局,我個人覺得這是這部電影非常成功的一面,它展示了當下無數在祖國境外奮鬥生活的中國人的故事。

電影中,由丁海峰飾演的解放軍海軍某艦隊司令在關鍵時刻命令部隊用導彈直接打擊屠殺中國同胞的非洲恐怖組織和西方雇傭軍的段落,尤其是他站在鏡頭前聲嘶力竭地吼著“開火”的那一瞬間一定會得到觀眾的迴響。

我把電影中的這類情節稱為殘酷的真實,這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並不知曉的一些中國軍人所經歷的真實的犧牲,是時時刻刻真實發生著的――比如,現在中印兩國軍隊在洞朗地區的直接對峙(衝突)的大量文字視頻內容出現之後,人們才突然發現,原來我們所經歷的和平生活,其實一直在背後發生著巨大的未曾示人的安全成本,正如前段時間最流行的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其實是有人為你默默地負重前行。

在此,向所有默默守衛祖國和平的偉大的中國軍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