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兒童劇《海底迷宮》開拍 小朋友海邊“奇幻探險”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實習生 肖金鳳

7月23日上午,“中外優秀少兒讀物系列兒童劇開機儀式暨新聞發佈會”在青島書城舉行。

隨後,首部為推廣閱讀開拍的兒童劇《海底迷宮》在東海中路的海邊正式開拍,記者到現場探班。本次參演的6名小演員均為青島本地的普通小學生,雖然天氣很熱,但小演員們拍戲的興趣不減。據製片方介紹,中外優秀少兒讀物系列兒童劇的拍攝,旨在以多媒體形式為廣大少年兒童介紹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從而逐步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

拍攝現場:

小朋友海邊“奇幻探險”

7月23日下午,天氣悶熱,氣溫高達35℃,但在東海中路海邊的小洞窟內,一群孩子正在各種拍攝器材旁,有的對臺詞,有的按照導演的要求在檯子上跳上跳下,雖然個個熱得小臉通紅,但真正實拍時,孩子們都盡情表現,臺詞準確,動作表情到位,非常自然。

編劇張蕾告訴記者,正在拍攝的《海底迷宮》是一部奇幻冒險題材的兒童短劇,講述一群小朋友去海底探秘,在洞窟受到了一些海底生物的攻擊,經歷重重困難和歷險終於逃出來的故事。

當天拍攝的戲份就是最重要的洞窟戲份,“他們會遇到一個成年人,會留有一點懸念,這個成年人想救他們呢還是想害他們呢?”導演劉溢告訴記者,《海底迷宮》從兒童的視角出發,有探秘、有奇幻也有海洋知識。這部25分鐘的短劇計畫拍攝三天,海底探秘的環節主要在此拍攝,除了洞窟還會選擇沙灘等外景,“因為是奇幻題材,很多怪異的海底生物我們會做特效”。

演員挑選:

海選自青島各所小學

當天的拍攝現場共有6位小朋友,最小的8歲,最大的12歲,都是通過《童音放飛童話》活動從青島各所小學選拔出來的。導演劉溢透露,自2016年開始,通過兩屆海選,書果星球團隊已經簽約了30名優秀小演員,“挑選演員的標準是具有一定閱讀能力和表演素質的孩子。

為了保證影片品質,我們對小演員進行了系統的演員培訓,在實拍之前,也會針對劇本進行演練。雖然現在還很青澀,但他們的表演非常自然、接地氣,看到這些小朋友,就知道這都是我們身邊的同學、鄰家的孩子,很親切”。

主演之一的李彥霖今年8歲,在當天的發佈會上,她作為代表上臺發言,充滿童趣,她說:“老師告訴我們,拍戲是一個很艱苦的工作,可能要不斷重複,還要有紀律性。

有自己的戲時,生病了都不能請假,有時候下著雨也要拍。但我們做好了準備,保證完成任務、服從導演安排,一起拍出自己不後悔的作品,給媽媽看,給同學看!”

李彥霖的爸爸李志平告訴記者,李彥霖在海逸小學上學,開學讀三年級。這是她第一次拍攝外景,“以前除了學學美術和舞蹈,並沒有進行表演方面的特別培養,她的同學先參加了書果星球的選拔活動,就鼓動她也去。他們給出一段動畫片,讓她給角色配音,沒想到她竟然被選上了”。

雖然拍戲當天很熱,家長們都很心疼孩子,但看到孩子們這麼興奮,沒有一個喊累,家長們都很欣慰。李志平說,“這是她的一個成長經歷,將來她回頭看看會覺得很美好,也是對她的一個鍛煉。”李志平透露,李彥霖比較喜歡探案推理類的圖書,她最近在看的是《福爾摩斯》,剛剛還自己挑了一本《米小圈》。當獲悉拍劇的目的是為了推進兒童閱讀,李志平說感覺這一形式非常新穎,“用影視劇的方式去表現文學作品,對於不愛看書的小朋友來說,會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培養好的閱讀習慣更重要”。

劇本改編:

蹲下去和孩子同一視線

從現代兒童閱讀理念來看,兒童閱讀本身是一種從內而外的過程,內是對於文本層面的理解,而外則是文本之外的應用和創造。編劇張蕾介紹說,中外優秀少兒讀物系列兒童劇從劇本內容的設置上尤其著力于從兒童本位出發,臺詞方面注重兒童的語言習慣和表達邏輯,內容方面注重選取兒童易於理解和表現的情節點,故事編排上注重兒童的認知和心理發展水準,表演設置上注重兒童的身體動覺智能水準,“有的時候還是要去蹲下去,和孩子同一視線,其實孩子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在臺詞方面,也要把書面的文字改成適合當下孩子心理的、生活化的語言”。

此次開拍的中外優秀少兒讀物系列兒童劇有著豐富的藝術風格體裁,通過體驗式的角色關係,讓孩子體驗不同的人物形象,人物關係,在後期製作上,通過寫實的或是寫意的美學處理,讓孩子看到鏡頭下的自己和銀幕上另一種人生故事的展現。

青島出版社有限公司少兒期刊中心總經理黃東明表示,兒童劇正是連接孩子與閱讀的媒介,“兒童劇改編自優秀的兒童作品,同時又能指導小朋友對某一個角色進行表演,這就是對兒童閱讀思維的培養。”

記者採訪主創團隊獲悉,他們提出了四維閱讀教育理念,融合主題研學、採訪體驗、少兒劇表演等研學實踐活動,突破傳統意義的閱讀界限,開啟閱讀教育多維度、立體化的新視野、新模式。團隊自2012年起,一直承擔“紅領巾閱讀推廣計畫”在全國的主要實施工作,本次中外優秀少兒讀物系列兒童劇的拍攝即是“紅讀計畫”的創新嘗試。

[編輯: 焦琳]

他們給出一段動畫片,讓她給角色配音,沒想到她竟然被選上了”。

雖然拍戲當天很熱,家長們都很心疼孩子,但看到孩子們這麼興奮,沒有一個喊累,家長們都很欣慰。李志平說,“這是她的一個成長經歷,將來她回頭看看會覺得很美好,也是對她的一個鍛煉。”李志平透露,李彥霖比較喜歡探案推理類的圖書,她最近在看的是《福爾摩斯》,剛剛還自己挑了一本《米小圈》。當獲悉拍劇的目的是為了推進兒童閱讀,李志平說感覺這一形式非常新穎,“用影視劇的方式去表現文學作品,對於不愛看書的小朋友來說,會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培養好的閱讀習慣更重要”。

劇本改編:

蹲下去和孩子同一視線

從現代兒童閱讀理念來看,兒童閱讀本身是一種從內而外的過程,內是對於文本層面的理解,而外則是文本之外的應用和創造。編劇張蕾介紹說,中外優秀少兒讀物系列兒童劇從劇本內容的設置上尤其著力于從兒童本位出發,臺詞方面注重兒童的語言習慣和表達邏輯,內容方面注重選取兒童易於理解和表現的情節點,故事編排上注重兒童的認知和心理發展水準,表演設置上注重兒童的身體動覺智能水準,“有的時候還是要去蹲下去,和孩子同一視線,其實孩子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在臺詞方面,也要把書面的文字改成適合當下孩子心理的、生活化的語言”。

此次開拍的中外優秀少兒讀物系列兒童劇有著豐富的藝術風格體裁,通過體驗式的角色關係,讓孩子體驗不同的人物形象,人物關係,在後期製作上,通過寫實的或是寫意的美學處理,讓孩子看到鏡頭下的自己和銀幕上另一種人生故事的展現。

青島出版社有限公司少兒期刊中心總經理黃東明表示,兒童劇正是連接孩子與閱讀的媒介,“兒童劇改編自優秀的兒童作品,同時又能指導小朋友對某一個角色進行表演,這就是對兒童閱讀思維的培養。”

記者採訪主創團隊獲悉,他們提出了四維閱讀教育理念,融合主題研學、採訪體驗、少兒劇表演等研學實踐活動,突破傳統意義的閱讀界限,開啟閱讀教育多維度、立體化的新視野、新模式。團隊自2012年起,一直承擔“紅領巾閱讀推廣計畫”在全國的主要實施工作,本次中外優秀少兒讀物系列兒童劇的拍攝即是“紅讀計畫”的創新嘗試。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