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命途多舛的她 因中通快遞重獲新生

天生殘疾的李小麗,從小在別人的嘲笑聲中長大,
越來越自卑的她提前走出校門,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但讓她感到絕望的是,由於身有殘疾,走上社會後連一個做服務員的機會都沒有。結婚後,她原以為生活終歸平靜,但是命運再一次和她開起了玩笑。2014年為了挽救早產的孩子,使得原本清貧的家庭負債累累,“我很想出去找工作,但是幾乎不可能有人願意聘用我,我感到很絕望.......”23歲的李小麗說。

中通快遞貴州公司瞭解到這一情況後,

第一時間聯繫到當地政府,表示願意給李小麗提供一個就業機會。2016年9月份,穀腳鎮黨委政府工作人員來到李小麗家裡,向她介紹“精准扶貧”專案。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李小麗於2016年10月份來到貴州公司操作部,主要負責分揀、掃描工作。

李小麗剛入職後不久,就迎來了“雙十一”快遞業務高峰。公司顧及到李小麗的特殊情況,並沒有給她安排太多的工作任務,

但出人意料的是她每天不僅按時完成自己的任務,還主動幫助其他的同事。“‘雙十一’當天她一個人就完成了兩千多票快件的任務量,直到淩晨三四點才離開操作間,稍作休息後第二天又按時回到工作崗位上。”

在中通工作,讓李小麗最自豪的莫過於受人尊重、有人關懷。

十一月中旬的一天,李小麗正蹲在地上掃描快件,同事不小心用裝快件的筐子碰到了李小麗的頭。見狀,同事立馬焦急地問道:“你沒事吧?你怎樣了?疼不疼........”本來頭被砸得挺疼的,看到同事緊張的表情,李小麗忍不住笑出聲來。“雖然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對於我來說,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以前很少有人會這樣關心我,考慮我。”李小麗繼續說道:“平時忙得時候他們都會過來給我幫忙,
顧及到我的身體原因,她們也從來不會給我安排重活兒......”採訪中,李小麗還欣喜地告訴小編,來中通工作後,她終於經濟獨立了,“以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自己也可以賺錢,公司不僅包吃包住,每個月還能領到幾千塊錢工資,我再也不用向老公要錢了。”

如果你現在去中通貴州公司操作場地,就會看到一個瘦小的身影正在緊張的掃描、分揀,

人手不夠時她還會去主動幫忙裝車、卸車......一切都進行地井井有條,絲毫看不出她是個有殘疾的人。“在中通,我過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價值,幫助家裡改善生活條件,我感覺在中通好像遇到了另一個自己,有一種獲得重生的感覺。”李小麗興奮地說。

精准扶貧,快遞大有可為

貴州省龍裡縣穀腳鎮位於貴州省中部,因交通不便,經濟落後,這裡的居民大多選擇外出打工。但是近年來,隨著東南沿海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西部地區收入水準逐年增長,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者選擇回鄉就業。然而,在大多返鄉的務工者中,他們沒有經過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在就業方面還處於打工的初級階段,缺乏一技之長,大多靠體力掙錢,當他們體力優勢一旦喪失,就會失去就業能力。

為改變現狀,穀腳鎮人民政府實行“政府搭台、企業支援、群眾唱戲”的模式,與中通快遞貴州公司達成協議,並建立“龍裡縣穀腳鎮‘一戶一人’就業脫貧中通基地”,積極推動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促進農民增收。

自建立“中通基地”以來,中通貴州公司堅持以人為本,不僅為扶貧就業員工提供工作崗位,免費食宿,還建立了“員工之家”,一個小型的“圖書館”,讓他們在工作之餘,提高自身知識水準,以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截至目前,中通貴州公司已為當地提供扶貧就業崗位130餘個。

這裡的居民大多選擇外出打工。但是近年來,隨著東南沿海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西部地區收入水準逐年增長,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者選擇回鄉就業。然而,在大多返鄉的務工者中,他們沒有經過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在就業方面還處於打工的初級階段,缺乏一技之長,大多靠體力掙錢,當他們體力優勢一旦喪失,就會失去就業能力。

為改變現狀,穀腳鎮人民政府實行“政府搭台、企業支援、群眾唱戲”的模式,與中通快遞貴州公司達成協議,並建立“龍裡縣穀腳鎮‘一戶一人’就業脫貧中通基地”,積極推動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促進農民增收。

自建立“中通基地”以來,中通貴州公司堅持以人為本,不僅為扶貧就業員工提供工作崗位,免費食宿,還建立了“員工之家”,一個小型的“圖書館”,讓他們在工作之餘,提高自身知識水準,以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截至目前,中通貴州公司已為當地提供扶貧就業崗位130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