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兩國為何放棄傳統俄式火炮,改用北約標準?

冷戰結束後,蘇聯陸軍的主要壓制火炮固定為兩個口徑,即122毫米和152毫米,有趣的是,這兩個口徑是一戰前沙俄陸軍從法國引進的,蘇聯陸軍火炮的這兩個口徑,分別對應的是北約陸軍的105毫米和155毫米,

這兩個口徑的火炮嚴重影響了幾乎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的火炮口徑,以中國陸軍為例,一直到現在,中國陸軍即便是在裝備的155毫米自行榴彈炮之後,其主力大口徑牽引火炮依然是152毫米加榴炮,目前尚無確定消息是否有哪一款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將其取代。

中國軍隊目前裝備的依然是老式152毫米加榴炮

近日,據美國媒體報導,芬蘭從韓國訂購了48門K9“雷電”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每門售價約330萬美元,2017年底前開始交付,2024年48門榴彈炮應該全部交付完畢。鄰近的愛沙尼亞將徵求芬蘭的建議,以決定是否購買12門K9榴彈炮。對芬蘭來說,拿到K9就能夠逐步淘汰冷戰時代購買的大部分俄制自行榴彈炮。與此同時,愛沙尼亞也在尋找大幅提高地面部隊火炮和機動能力的廉價機會。

愛沙尼亞斷定,購買K9使之更容易用可以承擔的代價更換其陳舊老化的俄制裝備。這種決定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韓國K9榴彈炮全球大賣

二戰結束後,鑒於二戰期間芬蘭曾經參加對蘇作戰的原因,

芬蘭陸軍同時裝備著大量東西方武器,其陸軍壓制火炮除了北約的155毫米口徑,也有華約的152毫米口徑,不過,從冷戰後開始,中立國芬蘭就已經開始將自己的武器裝備向北約標準看齊,此次訂購的韓國K9自行榴彈炮,能夠發射北約標準155毫米榴彈,能夠與芬蘭陸軍已經裝備的155K-98式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通用彈藥。

芬蘭陸軍155K-98榴彈炮

愛沙尼亞陸軍目前的重武器,依然是獨立之後接收的蘇聯陸軍裝備,不僅裝備時間長,而且因為加入北約的因素,難以獲得俄羅斯零配件,愛沙尼亞作為波羅的海三國之一,已經加入北約,在武器裝備上自然也要向北約標準看齊,不過,愛沙尼亞的經濟狀況不算很好,其武器裝備北約化進展比較緩慢,

在如今俄羅斯號稱24小時佔領波羅的海三國的條件下,愛沙尼亞打算加快自己的武器裝備北約標準化。

愛沙尼亞陸軍也裝備有2S3式152毫米自行榴彈炮

芬蘭和愛沙尼亞的安全,都已經受到了俄羅斯軍隊的威脅,以目前俄羅斯軍隊的實力,雖然不足以打一場稍微有些規模的持久戰,但卻可以像2008年俄格戰爭那樣,打一場俄式閃電戰,芬蘭和愛沙尼亞軍隊很早就已經開始了做好準備,準備應對俄羅斯的入侵。如今,兩國進行武器裝備北約標準化,更是強調了自己與俄羅斯劃清界限,即便是俄羅斯入侵,也無法利用繳獲的155毫米炮彈。

雖然不足以打一場稍微有些規模的持久戰,但卻可以像2008年俄格戰爭那樣,打一場俄式閃電戰,芬蘭和愛沙尼亞軍隊很早就已經開始了做好準備,準備應對俄羅斯的入侵。如今,兩國進行武器裝備北約標準化,更是強調了自己與俄羅斯劃清界限,即便是俄羅斯入侵,也無法利用繳獲的155毫米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