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知名街頭攝影師回歸家庭,只為記錄癌症父親的最後時光

△ 2014年12月,鐮倉,父親,84歲。

2014年4月,日本攝影師Shin Noguchi拍下一張父親的照片,

百感交集。

這之前,他剛剛從醫生那裡得知了83歲的父親罹患IV期肺癌的消息,“我沒有第一時間將病情告訴父親,這是出生以來第一次,只有我知道一個關於他的秘密,而他自己卻被蒙在鼓裡。”

此後三年裡,這位從前一心只撲在街拍上的攝影師,回歸家庭,將鏡頭對準了自己的父親。

△ 2014年4月,鐮倉,父親,83歲。

△ 2017年5月,相模原,父親,86歲。

因為多年的“攝影成癮”,Noguchi的家人早已習慣了相機的存在。

與之前碎片化式地捕捉家庭變化不同,這一次關於父親的長期影像記錄,則賦予了他的照片更多的意義。

父親有時候會跟他說,

“留下我的照片吧,因為我的生命即將走到終點”。

△ 2016年5月,相模原,父親,85歲。

“你的父親,沒有多少日子了。”

Noguchi從醫生那裡瞭解到,IV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低於10%,這是父親的第四個年頭,不久前,他剛過完87歲的生日,“至少,他現在還活著。我們全家對於生活的態度,

都是比較積極樂觀的”。

在與病魔抗爭的這幾年,Noguchi鏡頭下的父親,所展露出的快樂遠勝於憂愁。

只要條件允許,他最喜歡的就是跟孫輩們一起玩耍,“老人真的就如孩子一般”。

△ 2016年5月,相模原,父親,85歲。

△ 2017年5月,相模原,父親,86歲。

Noguchi父親的一邊肺已經衰竭,身體每況愈下,甚至常常無法行走。不過,他仍然保留著吸煙的習慣,“這是他的‘倔強’。”

△ 2017年5月,相模原,父親,86歲。

△ 2017年5月,相模原,父親,86歲。

“不,我不會。每當我按下徠卡的快門,就是在向他發送一個安靜的資訊,‘請不要死,爸爸!’”

當有人問起在拍攝的過程中,是否會回避一些太過私人的畫面時,Noguchi這樣回答道。

△ 2017年5月,相模原,父親,86歲。

在“回歸家庭”之前,Noguchi最為人熟知的身份還是街頭攝影師。

他曾屢獲殊榮,用鏡頭記錄下了生活中許多矛盾並引人深思的畫面。

“街頭攝影永遠能展示真理”,是他一直信奉的。

這裡所指的“真理”存在於社會中、街道上,以及人們的生活中,不一定是能看到的。

△ Shin Noguchi自拍。

在Noguchi看來,日本這個國家非常敏感纖細,很容易就會失去“平衡”。

他的作品中引用了“凡人皆有過,唯神能寬恕”這一概念,表現出日常中不穩定空間的影像,也試圖傳達出這種“不穩定”、“扭曲”的存在其實是由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

Something Here

這裡的東西

“人們在這個社會拼命地生活著。時而哭,時而笑,時而孤獨,時而互相支持。我捕捉到的一些畫面,可能他們自己在日常中都沒有注意到。我試圖用這些照片去證明馬克·吐溫的‘事實比小說還離奇’。

我想和其他人分享這些時刻,同時也希望他們明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一些非凡的時刻,它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發生。

我在這裡,就在這裡。你在這裡,就在這裡。這裡有一些美麗而特別的東西,它可能只是持續一個瞬間,但我們總是相互聯繫著的。”

—— Shin Noguchi

Sorry, You'll Never Walk Alone

對不起,你永遠不會獨行

這個項目是以《Something Here》為基礎延展而來的。

當人們意識到自己是個孤獨的存在時,甚至沒有時間通過“鏡子”去看見真實的形象,也不會去注意到其他人的外觀。為了適應、融入這個社會,人們“瘋狂”地為此而活。

Noguchi試圖通過這個項目,展現出“你與社會所作的鬥爭一定有人會關注到”的想法,並且試圖傳遞出一個社會諷刺性資訊,在這個不斷蓬勃發展的社會,甚至沒有太多時間讓你沉浸在孤獨和寂寞之中。

他希望人們能感覺到人的本質和社會的本質之間的矛盾。

The World the Children Made

孩子們的世界

Before You Make Me

在你讓我之前

- The End -

本文綜合編譯自featureshoot及攝影師官網

編輯:小麥

本文為拍者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 2017年5月,相模原,父親,86歲。

在“回歸家庭”之前,Noguchi最為人熟知的身份還是街頭攝影師。

他曾屢獲殊榮,用鏡頭記錄下了生活中許多矛盾並引人深思的畫面。

“街頭攝影永遠能展示真理”,是他一直信奉的。

這裡所指的“真理”存在於社會中、街道上,以及人們的生活中,不一定是能看到的。

△ Shin Noguchi自拍。

在Noguchi看來,日本這個國家非常敏感纖細,很容易就會失去“平衡”。

他的作品中引用了“凡人皆有過,唯神能寬恕”這一概念,表現出日常中不穩定空間的影像,也試圖傳達出這種“不穩定”、“扭曲”的存在其實是由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

Something Here

這裡的東西

“人們在這個社會拼命地生活著。時而哭,時而笑,時而孤獨,時而互相支持。我捕捉到的一些畫面,可能他們自己在日常中都沒有注意到。我試圖用這些照片去證明馬克·吐溫的‘事實比小說還離奇’。

我想和其他人分享這些時刻,同時也希望他們明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一些非凡的時刻,它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發生。

我在這裡,就在這裡。你在這裡,就在這裡。這裡有一些美麗而特別的東西,它可能只是持續一個瞬間,但我們總是相互聯繫著的。”

—— Shin Noguchi

Sorry, You'll Never Walk Alone

對不起,你永遠不會獨行

這個項目是以《Something Here》為基礎延展而來的。

當人們意識到自己是個孤獨的存在時,甚至沒有時間通過“鏡子”去看見真實的形象,也不會去注意到其他人的外觀。為了適應、融入這個社會,人們“瘋狂”地為此而活。

Noguchi試圖通過這個項目,展現出“你與社會所作的鬥爭一定有人會關注到”的想法,並且試圖傳遞出一個社會諷刺性資訊,在這個不斷蓬勃發展的社會,甚至沒有太多時間讓你沉浸在孤獨和寂寞之中。

他希望人們能感覺到人的本質和社會的本質之間的矛盾。

The World the Children Made

孩子們的世界

Before You Make Me

在你讓我之前

- The End -

本文綜合編譯自featureshoot及攝影師官網

編輯:小麥

本文為拍者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