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東省莒縣:產業扶貧進村入戶,助力貧困戶長效脫貧

《第一書記動態》:★刊發扶貧政策資訊 ★報導第一書記動態★宣傳扶貧工作典型★反映扶貧工作問題

本刊訊(通訊員:申國發)山東省莒縣把產業扶貧作為貧困戶長效脫貧的重要措施,通過把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吸納到產業鏈上,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引進和培育市場主體,構建產業項目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

確保貧困群眾通過產業發展實現長久穩定脫貧。

一、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貧困戶務農收入。整合2017年各級專項扶貧資金7725.5萬元,建設各類大棚345個,建設扶貧車間3處,建設105KW光伏發電站一座,建設占地20畝果蔬交易市場一處,建設占地200畝櫻桃園一處,建設占地120畝觀光採摘園一處。專案全部建成後,將通過流轉土地、吸納務工、利潤分紅等方式,建立與貧困戶穩定利益聯結機制,

使貧困戶實現一業得“多金”,惠及2.1萬餘名貧困人口。

二、發展鄉村旅遊業,開闢貧困戶增收新管道。圍繞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造“旅遊名城”,充分發揮浮來山龍頭景區帶動作用,精心打造丹鳳山、嗡嗡樂園、九龍山、躍龍山等重點旅遊專案。指導嶠山鎮大石頭河北村百果園採摘園、大穆家村臥牛坡採摘園、于家莊抱崮頂觀光採摘園、老牛旺村旅遊觀光採摘園、南澗休閒觀光採摘園以及庫山解家河採摘園爭創省級精品採摘園。

省旅遊扶貧資金扶持項目燕窩嶺採摘園已經分別向大石頭河南和大石頭河北兩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分紅73017元。

三、建設扶貧車間,實現貧困戶就近就業。利用鄉鎮街道、村集體閒置土地、房屋創辦廠房式“扶貧車間”,或設置分散加工的居家式“扶貧車間”,組織農村貧困人口從事農產品加工、手工工藝等生產活動或來料加工業務,

為農村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創造條件。縣人社局對打造“扶貧車間”的生產經營主體,安置5人以上貧困人口就業的給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與貧困人口簽訂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社保及崗位補貼;與貧困人口簽訂“承攬合同”並承諾年收入超過貧困線的給予每人1000元補貼,目前在全縣打造“扶貧車間”42處。

四、實施電商扶貧,拓寬貧困戶農產品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