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方式,99%的家長都錯了!

到底該不該陪孩子寫作業,是困擾家長的難題之一。

陪寫作業

對孩子而言,家長陪同寫作業,就是多了一個監工,如果這個監工平時和孩子交流不夠,直接導致寫作業的氣氛瞬間凝固、嚴肅,出錯率上升,監工就容易變臉,搞不好又是一場“腥風血雨”。相信大家也有同感,小時候父母陪寫作業時,我們的關注點只有一個——父母什麼時候會離開!

不陪寫作業

其實也不好。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Triplett曾做過相關實驗,結果表明,在有他人旁觀的情況下,

人們的工作表現比自己單獨進行時更好,工作效率更高。同時,他也設計了兒童拉釣魚線的實驗,結果也證明了當有他人在場時,兒童拉得更賣力。因此,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是很必要的。

美國老師和家長不贊成“陪”孩子寫作業,指的是一種傳統的“中國式陪伴”。

傳統的“中國式陪伴”,其實不是“陪”孩子寫作業,而是幫助孩子“共同完成”作業。家長坐在一旁盯著孩子不停地說:“這一橫寫短點”,“用橡皮別那麼大勁”,“又錯了,你怎麼不想清楚再寫呢”…… 這種陪伴方式嚴重破壞了孩子的自製力和注意力,同時也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自信。

反觀美國,無論孩子自己做的作業做對、做錯,家長和老師都會鼓勵並誇獎道:“太棒啦,這些都是你自己完成的啊?”比起做作業的對錯,美國的家長更在乎的是孩子自我習慣的培養。

家長要陪孩子寫作業,不是要關注作業本身,

而是要陪伴孩子共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剛上小學的孩子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如果一開始家長就不陪孩子寫作業,孩子很容易養成懶散、注意力不集中、拖遝的習慣,日後想要改正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家長在孩子寫作業時,不要過度關注孩子作業內容的對錯,並且允許孩子在做完作業後可以自由支配剩下的時間。

家長不妨在孩子作業做完後,對作業進行檢查和輔導,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切勿直接告訴孩子錯在哪裡、如何改正,面對孩子的錯誤,家長也應多鼓勵和引導,幫助孩子在學習時養成專注、思考的習慣,等到孩子習慣養成,家長也就不用再過多地陪伴孩子了。

那麼,到底該如何正確地陪孩子寫作業呢?美小君給出以下建議。

正確的時間和地點

建立家庭作業的流程,讓孩子自己決定在哪裡、什麼時間完成作業,但是要確保完成的環境是安靜且沒有電視的。

有些孩子喜歡在餐桌上寫作業,有的則喜歡在臥室的地板上寫。建議讓孩子準備一個“作業盒子”,裡面有鉛筆、橡皮和畫筆,這樣孩子就可以帶上“作業盒子”,去任何地方,只要他決定做作業了。

有些孩子一回到家就想寫完作業,有些孩子可能想先吃點東西或者先玩一會兒再開始。讓孩子自己做主什麼時間完成,這樣會強化孩子的一種觀念:作業是我自己的事情。但是,最好不要拖到睡覺前再完成,因為這時孩子已經很疲倦了,這時完成作業,會增添不少不必要的壓力。

父母的陪伴

這個時期,家庭作業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練習和檢測孩子在學校學習情況的機會。

剛開始,你可以陪孩子一起讀完家庭作業的內容,然後請孩子解釋一下他接下來要做什麼。如果孩子不知道怎麼做,給他一定的建議。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待在他的房間,以備他有不懂的地方需要問你。待在一起,但不要離得太近,給孩子一定空間。如果作業太複雜,孩子一個人無法獨立完成,那麼你需要告訴老師。

不要替孩子改錯

作業的目的是説明老師弄清楚孩子到底掌握了多少課堂內容,以及孩子的能力發展如何。對家長而言,從作業中可以看到孩子的進步。

孩子把完成的作業交給你檢查,如果你發現了錯誤,可以對孩子說:“第五題有些問題,你看看能找到正確答案嗎?”和孩子一起找到問題,而不是你去修改問題。讓孩子自己來解決作業中的問題,有助於培養他的堅持能力和勇氣。

如果你想表揚孩子,應該表揚他的作業做得很棒,而不是他很棒。比如可以是“你為這件事付出了這麼多”,而不是“你好聰明。”

美式教育的確有注重鼓勵式教育的傳統,但美式教育更懂得反思性與啟發性教育的重要性,它尊重每一位孩子的個性與發展。

正確的時間和地點

建立家庭作業的流程,讓孩子自己決定在哪裡、什麼時間完成作業,但是要確保完成的環境是安靜且沒有電視的。

有些孩子喜歡在餐桌上寫作業,有的則喜歡在臥室的地板上寫。建議讓孩子準備一個“作業盒子”,裡面有鉛筆、橡皮和畫筆,這樣孩子就可以帶上“作業盒子”,去任何地方,只要他決定做作業了。

有些孩子一回到家就想寫完作業,有些孩子可能想先吃點東西或者先玩一會兒再開始。讓孩子自己做主什麼時間完成,這樣會強化孩子的一種觀念:作業是我自己的事情。但是,最好不要拖到睡覺前再完成,因為這時孩子已經很疲倦了,這時完成作業,會增添不少不必要的壓力。

父母的陪伴

這個時期,家庭作業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練習和檢測孩子在學校學習情況的機會。

剛開始,你可以陪孩子一起讀完家庭作業的內容,然後請孩子解釋一下他接下來要做什麼。如果孩子不知道怎麼做,給他一定的建議。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待在他的房間,以備他有不懂的地方需要問你。待在一起,但不要離得太近,給孩子一定空間。如果作業太複雜,孩子一個人無法獨立完成,那麼你需要告訴老師。

不要替孩子改錯

作業的目的是説明老師弄清楚孩子到底掌握了多少課堂內容,以及孩子的能力發展如何。對家長而言,從作業中可以看到孩子的進步。

孩子把完成的作業交給你檢查,如果你發現了錯誤,可以對孩子說:“第五題有些問題,你看看能找到正確答案嗎?”和孩子一起找到問題,而不是你去修改問題。讓孩子自己來解決作業中的問題,有助於培養他的堅持能力和勇氣。

如果你想表揚孩子,應該表揚他的作業做得很棒,而不是他很棒。比如可以是“你為這件事付出了這麼多”,而不是“你好聰明。”

美式教育的確有注重鼓勵式教育的傳統,但美式教育更懂得反思性與啟發性教育的重要性,它尊重每一位孩子的個性與發展。